醫生和殯葬工作者常常成為被人詬病的對象,可能是因為當自己最親最重要的人落到他們手中的時候,你就覺得你那個重要的他(她)像一件物體一樣被擺弄著。下面是相關的《入殮師》觀后感,歡迎欣賞與借鑒。
經典影片《入殮師》觀后感【篇一】
當死亡變得常見,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把人物化,截斷感情的鏈接,來保護自己?
《入殮師》讓我最感觸的地方就是社長和大悟兩人在給逝者入殮的時候的尊重。每一個動作里面都充滿了愛。雖然是看盡了滿目的死亡,但是他們還沒有將逝者物化成一具尸體。內心還保留著對每個人的獨立性的尊重,我想這就是村上小姐為什么說社長與眾不同的原因了。
與現實的對比,和與電影中其他人的對比,都能看出師徒兩人的獨特。電影中大悟爸爸去世的時候,來的兩個當地的殯葬工作者的態度就和我所見過的現實情況一摸一樣:他們只想快點把事情做完,七手八腳的就要把大悟父親搬走。
去愛,產生了感情,意味著失去的時候會感到痛苦。為了避免痛苦,有些人選擇了將人物化,不產生任何感情,沒有愛,沒有尊重。
片中的大悟也經歷著理解自己父親的重重歷程。一開始說出自己父親跟情人私奔的事情的時候是那么的若無其事,冷漠的讓我驚訝。后來發現,其實只是在保護自己而將事情說得那么輕描淡寫。最后在爸爸去世的時候,大悟忠于學會拋開憤怒和怨恨,嘗試去理解爸爸。這樣的心情,化作每一個動作,給爸爸做入殮的儀式,像舞蹈一樣優美,莊重。爸爸的死亡,為大悟的人生打開了一道新的門扉。
像大悟和社長那樣的人的內心是堅強的,懷著對人性的崇敬,日復一日面對死別,還能保持著對每一個逝者的尊重。有很多時候,很多人,對著活的人都做不到,感受不到別人的困難和心情,一心只想著怎樣把自己的工作快點做完,然后拿工資過自己的生活。
差幾秒就死活不肯開門的銀行保安,接電話態度奇差的辦公室職員,貪污賑災款項的地方官員,往奶粉里面摻有毒化學藥品卻裝不知道的老板……這些形形式式的人,也沒有把別人當人看待吧?這種人有什么資格批評醫生呢?自己不是一樣對別人的困難和心情茫然不顧嗎?
如何接受別人的心情,就向死者親友的悲愴的心情,每時每刻都懷著尊重,并嘗試去理解和接受別人的獨一無二心情。這是入殮師帶給我的思考。
后記
整理本科時期的日志翻出了這篇文章。依然能感受到當時敲下一只只方塊字時內心的激蕩和困惑。
整整四年過去了,現在自己成了一個全職的家庭治療師。每天面對的是來訪者家里錯綜復雜的故事和纏綿的情感,面對的是關系的喪失與情殤。赫然發覺自己與醫生和入殮師仿佛同行:在工作中,我需要有效而自然地融入別人的家庭關系中,感受當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與他們同歡笑共悲滄;也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抽離,讓他們擔當起屬于自己的責任,恢復到沒有我參與的日常生活中去。
個案結束以后,感激也好,不舍也好,我們不再聯系。雪泥鴻爪,面對一次次的離別,也是一段段關系的死亡,難免會有一瞬間的失落。前天個案結束后,我看著那兩張形形式式的夫妻父子母女情人祖孫坐過的沙發,像是長年沏茶的杯子那樣,即使空空如也,也散發著濃郁的人情味。在某種意義上,我也是一名入殮師,幫助人們為一段關系,為一段經歷,為一些必須放下的東西作好好地告別,然后繼續前行。
我很慶幸自己可以如此敏感地去感受離別,卻沒有喪失自己。工作的對象不是物件,他們面對的不是“問題”,尋求的不是單純的答案和解決,而是每個人都無可避免的獨一無二人生拷問。
四年以后,內心依然激蕩,依然困惑,依然相信體驗和交流可以增進人類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依然堅持勇敢去愛,直面愛之后的喪失。
經典影片《入殮師》觀后感【篇二】
這個世界上最擅長表現死亡之美的民族也許是大和民族。
日本江戶時代,一個名叫田代陣基的武士用7年的時間寫成了一本叫 《葉隱聞書》的論語集,這本冊子的內容涉及到大量的切腹、復仇和獨特的死亡觀念,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死亡之美的強烈崇拜。而后世證明,《葉隱聞書》所表現出的這種獨特的死亡觀恰恰就是所謂“武士道”的精髓所在。
日本人這種對死亡審美的態度在中國人看來始終是難以理解的。
舊時的中國人對死亡充滿極度的恐懼,認為死亡是絕望的,充滿無盡的苦痛,于是世俗生活中往往表現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一部分人安分守己,寄希望于塵世“積德”,以免死后去陰曹地府受苦。另一部分人則驕奢淫逸,極力填補自己無盡的欲望,甚至動用一切手段來延長自己的“陽壽”,最突出的范例就是那些尋求仙丹的古代帝王。而這種不同生活態度的人們往往有著明顯的階層劃分。但對死亡的終極恐懼則是兩者共通的源頭。
兩種不同文化的差異很難做出一個孰優孰劣的選擇,因為我們知道,對死亡的恐懼心理并不來源于我們文化本身中的獨特之處,而是來源于人類的本性。只是我們文化中很難真正找出一種成分,它是能夠幫助凡人克服這種恐懼之心的。但大和民族卻找出了一種相對有效的方法。
而這種方法就是“武士道”中獨特的死亡觀。
一般來說,人類習慣逃避死亡,而武士道則是要直面死亡,要思考怎樣去死,并且致力于實現死亡瞬間散發出的“美學價值”。這種美學意義上的死亡,被他們贊譽為所謂的“落花之美”。在美學上看待死亡,那些殘忍血腥的死亡場面所帶給人們的那種恐懼感會被最大限度地沖淡,并且升華成為一種極致之美。
聽起來似乎有些變態,但這確實是他們文化中具有獨特魅力的核心部位。而日本人對于自己民族文化核心部位的守護和傳承,其堅決程度是身為鄰邦的我們根本無法想象的。
在這個時代,我們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來源于那個島國的文化產品,能夠非常充分的說明這一點。而電影作品則更是一種直觀的表現。
獲得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入殮師》是近期的熱門話題,這部電影如今引起較大范圍的關注,很大原因上是來源于它獲得的獎項。不過當人們津津樂道于影片的死亡主題時卻往往忽略了這個主題原本在日本電影中所沿襲的悠久傳統。而在這個傳統中,《入殮師》實際上還算不上其中一個尤其突出的代表。
基于文章所探討的主題,僅以“審美態度下的獨特死亡觀”這點來進行影片的分析和探討,(篇幅有限,其他涵蓋的意蘊暫不贅述)你會發現,《入殮師》沒有更深入或更獨特地展現出原本能夠展現出的價值。(在技法運用的層面上也很平淡)而《入殮師》的勝利也不應歸功于電影本身的勝利,也許更大程度是大和民族獨特文化魅力的勝利。而西方世界對這種謎一樣的民族文化特質難以掩飾的癡迷使得這部原本略顯平庸的作品被裝點上炫目的光環。
“死亡并不是終結,而是一扇門,象征著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入殮師》中的這段臺詞我們似曾相識,村上的小說中有很多段類似的獨白,譬如:“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而《入》片中對“死”“生”相互轉化,萬物生生不息的樸素唯物主義生死觀也在《紅胡子》《?山節考》等片中一脈相承。
但這些并不是大和民族獨特死亡觀中最富有魅力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