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紀委、市文聯、市劇協創排上演的大型反腐題材現代京劇《腳印》,經過一年多的策劃、組織、編排、首演、修改、完善、巡演,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下面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2017大型反腐題材現代京劇《腳印》觀后感,歡迎閱讀!
篇一:2017大型反腐題材現代京劇《腳印》觀后感
談到反腐題材,人們自然會想到貪腐者的種種劣跡,而更多的文藝作品均是羅列貪腐者的犯罪事實,一件件呈現在舞臺上,引發人們對貪腐者的憎恨之情。而京劇《腳印》的作者卻另辟蹊徑,從貪腐者給社會造成影響的同時,給家人帶來的是無法彌補的傷痛與磨難的角度展開故事情節,從而發人深省,真正起到警醒、警示、“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這是該劇成功的關鍵。
獨特的視角
一個劇本選題非常重要,創作者首先要選好角度,角度的確定,為突出主題奠定了基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深得民心,是因為我們的黨員干部曾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浴血奮戰,打下了江山。劇中的劉敬山13歲當長工,15歲參加革命,險些死在敵人的鍘刀下,他為革命出生入死,曾經是個功臣。他救過薛大娘一家的命,而薛大娘也兩次救過他的命,因為有這種血溶于水的關系,薛大娘在劇中女主人公蘩惠蘭(劉敬山的妻子)面前,隱瞞了自己唯一的兒子三林,因劉敬山克扣河工款,吃了發霉的小米面死于治河工地的真相。老人家承受著巨痛,但她怕給蘩惠蘭傷口上撒鹽,始終守口如瓶。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中國老百姓代表,當他(她)們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拯救時,他們從內心里感謝黨的恩情。當他們受到委屈時,卻以博大的胸懷,包容一切。劇情演到此處,觀眾無不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作為編劇,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歌頌、披露、批評或鞭撻。我們的責任還應該是拯救。我們黨的領導干部,每個人都曾經付出過,對革命有過功勞,又具備聰明才智,曾是國之棟梁,否則我們黨不會賦予其手握重權。不難看出當代劇作家蘭萬玲那種“志潔行廉弘揚正氣,心系社會筆底波瀾”的情懷。劇作家的意圖是想通過手中的筆,啟發、教育黨員干部,如何運用好手中的權力。因為,路是歷史的荒原。人走過后會留下腳印,一步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就是一頁歷史,是對一個人生命的詮釋。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走過的路,都會留下印跡。而每個人的一生應留下一段怎樣的歷史,這卻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人生之行悠遠,人生之路漫漫。人生即“腳印”。在一串串腳印中,能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往昔的崢嶸歲月以及今天的現實生活。因此走好人生每一步,不要讓人生之路布滿悔恨、愧疚、遺憾至關重要!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關乎黨心、民心。在反腐倡廉力度空前的今天,懲治貪官是必要的,而真正要挽救、警示黨內那些已經或正在走向腐化墮落的人,作家筆下的女主人公委實是一個重要例證。因此,我們黨的領導干部,必須做到手莫伸,心莫貪,兩袖清風坦蕩蕩,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無愧、無憾于每一個腳印。不要因一念之差,誤入歧途,失去黨性原則,自毀終身。該劇的任務是力圖真正使貪腐者在靈魂上懺悔,從而達到自我救贖的目的。所以說《腳印》是以一個全新的角度詮釋了一個時代人們普遍關注的主題。
人性的開掘
曹禺曾說過“多年來,我傾心于人物,我總覺得寫戲主要是寫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畫人物這個問題。”文學即人學,一定要寫好人物,戲劇尤為如此。戲劇的重點是開掘人性(包括個性和共性),開掘的越深、越廣就越深刻。人的感情與欲望充滿著變化與矛盾,優秀的作品應該表達出人性中的困惑、迷茫與自我掙扎的復雜性。因此,我們說,人性是任何作品最永恒的話題。
《腳印》的主人公蘩惠蘭是罪犯的妻子,她不是一個普通女人,她雖出身農村,但父親從小教她識字,她不僅知書達理,又向往革命。當年劉敬山作為地下黨負責人把她引上革命道路時,她對他是一種崇拜,他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他倆有過美好的戀情,曾是眾人羨慕的一對兒,他們一同走過了戰爭年代的血雨腥風,丈夫曾經是那么優秀。解放了,他們有了顯赫的地位,丈夫身居要職,然而,由于兩地分居,他進了大城市,經不住燈紅酒綠的誘惑,認為吃點、喝點、享受點沒什么,最后倒在了糖衣炮彈面前,成了人民的罪人。蘩惠蘭痛苦至極,她恨丈夫害黨、害民、害國家,辜負了黨多年的培養。但在她的內心深處卻無法將丈夫忘記,因為他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而且又有兩個孩子。作為一個女人,他在她的心靈上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這種夫妻情是根深蒂固的。但她是黨員、干部,站在黨性的立場上,她必須在思想上跟他劃清界限。因此,面對人們的不理解、冷漠、懷疑的目光,她理智地承受著,而且主動要求到編織袋廠上班,參加勞動,改造思想。當她頂著重重壓力,被下放農村時,村里的孩子們追著她揚沙土、爛菜幫……她的自尊心受到屈辱,直至想到了卻殘生,戰友徐明救了她。薛大娘看她年輕,太苦了,有意撮合她與徐明,想讓她走出陰影,重新生活。蘩惠蘭是一個女人,再堅強的女人也需要一副男人的臂膀,她太累了!就在蘩惠蘭和徐明要吃訂婚飯時,劉敬山的弟媳以蘩惠蘭要改嫁、孩子不能改姓、受委屈為由,要領走孩子。她據理力爭,劉敬山弟弟的一席入情入理的話,她明白了他們是為孩子好,于是她忍痛讓他們帶走了孩子。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在失去丈夫之后,又失去孩子,她所承受的痛苦與重壓是可想而知的。她欲死不行,欲嫁不能,在磨難中滾煮著,煎熬著……
當蘩惠蘭得知薛大娘的兒子六年前死于治河工地時,她徹底清醒。然而,在她的內心,劉敬山依然是她的丈夫,她被薛大娘的寬容深深感動,劉敬山對不起兩次救過他命的恩人,她此時要替丈夫賠罪,于是,雙膝跪倒在薛大娘面前。每每演到此處,觀眾得到強烈的震撼,紛紛落淚,繼而是雷鳴般的掌聲。劇情跌宕起伏,出人意料,此處推向高潮。同時,蘩惠蘭決定走出痛苦,重新生活。
蘩惠蘭多舛的命運不能不引發我們深刻的思考,貪腐給社會和家庭究竟帶來了什么?在文學表達上,劇作家注重內心情感的刻畫,進行人性的開掘,不難看出劇作家內心的悲憫之情。劇作在強化人物內心情感及心理沖突的種種體現及大量的閃回手法,使人們得到藝術享受的同時,不能不生發出一種沉甸甸的思考,有惋惜、有痛心,久久的,難以平靜……
篇二:2017大型反腐題材現代京劇《腳印》觀后感
8月底《腳印》首場演出,獲得重大成功。北京市原常務副市長張百發觀看演出后,對該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戲排得很好,演出很成功,無論劇情、作曲還是演唱都是很棒的,也是當今劇壇少見的,可以作為廊坊品牌進北京、進長安劇院演給中央領導看、演出給全國人民看。”市委書記馮韶慧對張百發同志前來指導表示感謝并當即指示:市紀委要積極推進,市委宣傳部、市文聯要積極參與,力爭打造精品,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2017年1月10日《腳印》首場巡演,市紀委書記魏國東對該劇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這個戲角度好,用京劇藝術呈現在舞臺上,如此感人!比作報告、學文件更有宣傳教育意義。”他表示下一步全力支持提高該劇,爭取將該劇打造成精品力作。
全國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腳印》,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文化報、光明日報、央視網、中國作家網、中國京劇藝術網、中國戲劇網、鳳凰網、搜狐網、光明網、中國文化傳媒網、中國社會科學網、國家數字文化網等都對《腳印》進行了宣傳報道。
看一部戲,通常是正著看,從頭看到尾。這有點像看一部小說。如果我讓你倒著看,或是從中拆開看,不知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我敢肯定的是,這樣的看法,對觀眾、讀者的審美是需要某種挑戰的,換句話說,倘若不具備一定的專業性是很難如此挑剔、選擇的。
我愿意做這樣的嘗試,盡管我算不得所謂的戲曲專家。八月三十一日,應廊坊市劇協的邀請,我和幾位媒體同仁到廊坊市的明珠影劇院觀看了由廊坊市紀委聯合幾家文藝單位共同推出的新編大型現代京劇《腳印》。我沒想到,八十多歲的北京市原常務副市長、京劇戲迷張百發同志也來了,他就坐在我的身后。我知道,在政界,有很多的京劇愛好者,如朱?基、李瑞環、丁關根、張百發等同志,他們不光愛好,還以不同的方式為京劇的振興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今天,我特別想聽聽百發同志看完《腳印》的觀后感。
《腳印》一劇,以新中國反貪第一大案??劉青山、張子善案真實故事為背景題材,創造性地再現歷史,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大貪污犯劉敬山被執行槍決及其生前身后的故事,全劇緊緊圍繞劉敬山妻子蘩惠蘭的命運主線展開,從人性的角度來塑造劇中人物,藝術地再現歷史。近些年,關于反腐題材的戲曲作品還是有的,大都是歷史劇,如寫宋相呂端、明朝廉吏于成龍、清朝禁煙英雄林則徐的,作為現代戲,直接將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反貪大案搬上舞臺的,這還是第一次。《腳印》的編劇兼制作人蘭萬玲,曾多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劇作獎以及曹禺劇本獎、戲劇百花獎,先后創作出《山妹子》、《女人九香》、《宋相呂端》、《什剎海》等十幾部大戲。這次選擇《腳印》,顯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我的理解是,題材是確定的,是眾人皆知的,但如何選擇角度,塑造人物,以致創作出精彩的唱詞,就是非確定的,是劇作家、導演和演員的藝術再創造了。
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對現代京劇是熟悉的,這主要來源于“文革”中的八個樣板戲。如何讓新編現代京劇吸引觀眾,贏得觀眾的認可,這對于一部戲所有的人員都是極大的挑戰。為了使劇本在創作上有精彩的表現,蘭萬玲抱著歸零的心態,不斷地去尋找史料,到民間去采風調查,在初稿完成后,不斷地找專業和非專業人士去征求意見。記得在北京征求專家意見時,她記錄的筆記就有一大厚本。這樣誠懇的態度一度很打動我,要知道,這對于一個早已功成名就的六十歲的女劇作家而言,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同時,為了早日把這部大戲搬上舞臺,她到京津冀三地去請導演、演員、舞臺設計,還要尋找經濟支持單位。
我們是提前十分鐘到劇場的。坐在我那一排邊側座位的是兩個女性,從交談中得知她們是姑嫂倆。我問她們,你們特別愛看京劇嗎?嫂子說,我們很少看戲,是朋友送我們的票。我又問,你們知道劇情嗎?小姑說,不知道,聽說是早年間槍斃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的。見她們手中每人手里只拿著一瓶礦泉水,我把手中多余的節目單給了她們一份,說趁開演之前你們先看看劇情吧。
十分鐘后,大幕拉開,場景一下把人們帶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天津。當演員穿著五十年代特制的服飾、手舉著懲治貪污腐敗的橫幅振臂高呼時,我身邊的那對姑嫂一下子笑翻了天,她們連聲說太好玩兒了。好玩兒嗎?我怔怔地看著她們,顯然她們已經多年沒有進過劇院了。這樣的情形,我敢肯定地說,即使放在北京、上海、西安這樣的大城市,也不保證不會出現。多年來,我們總說戲大于天,可我們又怎樣對待那些普通的觀眾呢?以我父母所居住的北京郊區看,除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演出過評劇《奪印》外,至今還就真沒有看過什么專業劇團的大戲!是條件不允許嗎?當下的劇團、劇場多如牛毛;是老百姓手里沒錢嗎?我父母那里的居民大部分是拆遷戶,誰家沒有個百八十萬的存款?我看,關鍵是演職人員的市場定位。像這次參與《腳印》制作的大廠評劇團,他們幾十年始終把市場放在田間地頭,贏得了眾多老百姓的喜歡,也贏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隨著劇情的展開,在長達兩個半小時九場段的演出中,觀眾隨著劇情的展開,時而唏噓不止,時而笑聲不止,每到精彩唱段,觀眾總是報以熱烈的鼓掌和一派叫好之聲。我幾次側目去看百發同志,發現已然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一絲睡意也沒有,他觀看的非常安靜,很少隨著觀眾情緒的變化而變化。我想,百發同志作為建國初期的勞動模范,青年突擊隊的帶頭人,他看著《腳印》,通過劉敬山個人和家庭命運的起伏轉折,他一定會思緒萬千。再看旁邊的那對姑嫂,她們已經不再說笑,完全沉浸在劇情之中。當看到蘩惠蘭被打成右派受到侮辱的奚落時,嫂子居然用手不斷擦拭眼角的淚水。我當時的直覺是,這個戲成功了!
看一部戲成功不成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演出結束后已然十點多鐘,在劇場休息室,百發同志不顧年邁,與演員們親切交談,對這部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稍后,從北京來的幾位專家姚欣、周傳家等人又談了很好的意見。對于百發同志和專家的意見,我把精彩處都記在筆記本上。在最后發言中,我說,我想從最后往回倒著說:大戲落幕后,我問我身邊的一對姑嫂,對這部戲滿意嗎?她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告訴我,她們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這么精彩的大戲了。而在剛開演時,她們說的是“太好玩了”。我以為,一部戲能讓普通的觀眾說出好玩、精彩就足夠了。所謂好玩,是指劇本舞臺的呈現形式,精彩則是指藝術的審美高度。也許普通觀眾欣賞的程度遠不如專家們專業,但觀眾的評判是不容忽視的。離開了觀眾的藝術,終究是短命的。
篇三:2017大型反腐題材現代京劇《腳印》觀后感
看一部戲,通常是正著看,從頭看到尾。這有點像看一部小說。如果我讓你倒著看,或是從中拆開看,不知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我敢肯定的是,這樣的看法,對觀眾、讀者的審美是需要某種挑戰的,換句話說,倘若不具備一定的專業性是很難如此挑剔、選擇的。
我愿意做這樣的嘗試,盡管我算不得所謂的戲曲專家。八月三十一日,應廊坊市劇協的邀請,我和幾位媒體同仁到廊坊市的明珠影劇院觀看了由廊坊市紀委聯合幾家文藝單位共同推出的新編大型現代京劇《腳印》。我沒想到,八十多歲的北京市原常務副市長、京劇戲迷張百發同志也來了,他就坐在我的身后。我知道,在政界,有很多的京劇愛好者,如朱?基、李瑞環、丁關根、張百發等同志,他們不光愛好,還以不同的方式為京劇的振興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今天,我特別想聽聽百發同志看完《腳印》的觀后感。
《腳印》一劇,以新中國反貪第一大案??劉青山、張子善案真實故事為背景題材,創造性地再現歷史,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大貪污犯劉敬山被執行槍決及其生前身后的故事,全劇緊緊圍繞劉敬山妻子蘩惠蘭的命運主線展開,從人性的角度來塑造劇中人物,藝術地再現歷史。近些年,關于反腐題材的戲曲作品還是有的,大都是歷史劇,如寫宋相呂端、明朝廉吏于成龍、清朝禁煙英雄林則徐的,作為現代戲,直接將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反貪大案搬上舞臺的,這還是第一次。《腳印》的編劇兼制作人蘭萬玲,曾多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劇作獎以及曹禺劇本獎、戲劇百花獎,先后創作出《山妹子》、《女人九香》、《宋相呂端》、《什剎海》等十幾部大戲。這次選擇《腳印》,顯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我的理解是,題材是確定的,是眾人皆知的,但如何選擇角度,塑造人物,以致創作出精彩的唱詞,就是非確定的,是劇作家、導演和演員的藝術再創造了。
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對現代京劇是熟悉的,這主要來源于“文革”中的八個樣板戲。如何讓新編現代京劇吸引觀眾,贏得觀眾的認可,這對于一部戲所有的人員都是極大的挑戰。為了使劇本在創作上有精彩的表現,蘭萬玲抱著歸零的心態,不斷地去尋找史料,到民間去采風調查,在初稿完成后,不斷地找專業和非專業人士去征求意見。記得在北京征求專家意見時,她記錄的筆記就有一大厚本。這樣誠懇的態度一度很打動我,要知道,這對于一個早已功成名就的六十歲的女劇作家而言,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同時,為了早日把這部大戲搬上舞臺,她到京津冀三地去請導演、演員、舞臺設計,還要尋找經濟支持單位。
我們是提前十分鐘到劇場的。坐在我那一排邊側座位的是兩個女性,從交談中得知她們是姑嫂倆。我問她們,你們特別愛看京劇嗎?嫂子說,我們很少看戲,是朋友送我們的票。我又問,你們知道劇情嗎?小姑說,不知道,聽說是早年間槍斃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的。見她們手中每人手里只拿著一瓶礦泉水,我把手中多余的節目單給了她們一份,說趁開演之前你們先看看劇情吧。
十分鐘后,大幕拉開,場景一下把人們帶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天津。當演員穿著五十年代特制的服飾、手舉著懲治貪污腐敗的橫幅振臂高呼時,我身邊的那對姑嫂一下子笑翻了天,她們連聲說太好玩兒了。好玩兒嗎?我怔怔地看著她們,顯然她們已經多年沒有進過劇院了。這樣的情形,我敢肯定地說,即使放在北京、上海、西安這樣的大城市,也不保證不會出現。多年來,我們總說戲大于天,可我們又怎樣對待那些普通的觀眾呢?以我父母所居住的北京郊區看,除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演出過評劇《奪印》外,至今還就真沒有看過什么專業劇團的大戲!是條件不允許嗎?當下的劇團、劇場多如牛毛;是老百姓手里沒錢嗎?我父母那里的居民大部分是拆遷戶,誰家沒有個百八十萬的存款?我看,關鍵是演職人員的市場定位。像這次參與《腳印》制作的大廠評劇團,他們幾十年始終把市場放在田間地頭,贏得了眾多老百姓的喜歡,也贏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隨著劇情的展開,在長達兩個半小時九場段的演出中,觀眾隨著劇情的展開,時而唏噓不止,時而笑聲不止,每到精彩唱段,觀眾總是報以熱烈的鼓掌和一派叫好之聲。我幾次側目去看百發同志,發現已然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一絲睡意也沒有,他觀看的非常安靜,很少隨著觀眾情緒的變化而變化。我想,百發同志作為建國初期的勞動模范,青年突擊隊的帶頭人,他看著《腳印》,通過劉敬山個人和家庭命運的起伏轉折,他一定會思緒萬千。再看旁邊的那對姑嫂,她們已經不再說笑,完全沉浸在劇情之中。當看到蘩惠蘭被打成右派受到侮辱的奚落時,嫂子居然用手不斷擦拭眼角的淚水。我當時的直覺是,這個戲成功了!
看一部戲成功不成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演出結束后已然十點多鐘,在劇場休息室,百發同志不顧年邁,與演員們親切交談,對這部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稍后,從北京來的幾位專家姚欣、周傳家等人又談了很好的意見。對于百發同志和專家的意見,我把精彩處都記在筆記本上。在最后發言中,我說,我想從最后往回倒著說:大戲落幕后,我問我身邊的一對姑嫂,對這部戲滿意嗎?她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告訴我,她們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這么精彩的大戲了。而在剛開演時,她們說的是“太好玩了”。我以為,一部戲能讓普通的觀眾說出好玩、精彩就足夠了。所謂好玩,是指劇本舞臺的呈現形式,精彩則是指藝術的審美高度。也許普通觀眾欣賞的程度遠不如專家們專業,但觀眾的評判是不容忽視的。離開了觀眾的藝術,終究是短命的。在此,祝賀《腳印》的探索與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