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擔任今年春晚歌舞類節目總監的謝南介紹,今年春晚的主創思想是“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志氣”,要求節目做到“文化性、藝術性、通俗性較好地融合,使觀眾感受到歡樂祥和、普天同慶的氣氛”。以下是思而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關于2017年央視雞年春晚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參考學習,希望本文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央視雞年春晚觀后感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春節前夜xx號,萬人矚目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現場直播。
一開始,晚會進行得非常順利,可快進行到一半時,不好的事情發生了!人的口型和聲音對不上了。直到快結束時才恢復正常。就這樣,短短的一夜之間,網絡上的各種評價便充斥著眼球,這其中,有的叫好,有的指正,有的贊賞,也有的批評。
春晚從1983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了xx年的風雨歷程了。xx年來,春晚漸漸地被大眾所接納,漸漸地被大眾所喜愛,因此,每次辦春晚都有了壓力。工作人員精心的創作設計,讓春晚這個民眾大舞臺能夠滿足老老少少的口味。可是,因為人們看慣了千篇一律的春晚,原來一開始的新鮮感褪去了,于是有些人便提出要取消春晚的決定。可我卻認為,春晚是春節的一大亮點,沒有了春晚,新年還能有中國風嗎?
對于這次春晚,在我看來雖有不足之處,但已經很讓我滿足了。小品人物雖不新出,但所表演的小品卻能令人捧腹大笑;最新的主持組合給春晚添加了不少新意;真唱,春晚中最大的突破,雖然有些人認為唱的不是很好,但這一大突破,已經給了觀眾一種震撼感。
春晚的節目熱播著,時間點點滴滴地過去,零點的時鐘即將敲響,“5、4、3、2、1”我迎來了新的一年,閉上眼,許了一個心愿。20xx,緩緩離去,背負著那沉重的悲哀;20xx,悄悄來到,它帶著我的希望,對新一年的無限希望
2017年央視雞年春晚觀后感
我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終于把一年一度的春節給盼來了!每年春節都少不了干一件事:那就是在大年三十看中央一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我們一家子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著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
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很不錯: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有滑稽逗人的相聲;有抑揚頓挫的詩朗誦……節目是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繚亂,看著精彩紛呈的節目,我想到了這么多精彩節目的背后,有多少人為之操心勞累,連到了大年三十還不能和家人團聚!我不禁被他們所感動,這時,我看節目的滋味又不同了。
里面的一些節目給我的印象很深2017年雞年春晚觀后感推薦2017年雞年春晚觀后感推薦。其中的一個家庭唱他們自己譜曲作詞的歌曲《我愛我家》,他們一家是多么地溫馨、幸福啊!聽著這首歌曲,我不禁想到我們這一代是多么得幸福,生活在新中國,爸爸媽媽把我們當作掌上明珠,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時還會與父母頂嘴,現在想想,真不應該呀!真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好好學習呀!
還有一個就是:“十二生肖鬧新年”。“十二生肖”們精彩的雜技表演,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他們那熟練、輕巧的動作,和著歡快的音樂,把過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這時我感覺無比興奮,過年啦!
當然,這次春節聯歡晚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很多欠缺。比如說:這次晚會娛樂性的節目太少,歌曲反而太多,而有很多節目的中心并不能反映過年還有節目的穿插也不是很恰當,很多歌曲連在一塊,讓人看得都乏味了。這些,都是我看后的感覺2017年雞年春晚觀后感推薦讀后感。
如果我來安排這次春節晚會的話,我一定盡心盡責,把節目搞的耐看性強一點,有趣一點,有新意一點;節目的穿插恰當一點,選的節目歡快一點,把過年的氣氛突出一點;還要根據個人的喜好和年齡的不同來安排些節目,最好啊,讓觀眾們鎖住頻道,一步也不走開。
隨著過年的倒計時,迎來了新的一年。我喜歡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它讓我們在歡笑聲中看到了新年的到來。但是,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也有很多不足,我希望春節聯歡晚會的導演能對這些不足做出些改進,我等著看明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會辦得越來越精彩,越來越成功!
2017年央視雞年春晚觀后感
“春到福來!”近400人表演的開場歌舞,揭開了猴年春晚的序幕。“20xx,我們朋友圈越來越大。20xx,我們獲得感實實在在!”閆妮、沙溢、蔡國慶等人用說唱的方式,把人們帶回充滿激情和歡樂的20xx年。在長達4個半小時的節目里,人們有歡笑也有淚水,有驚喜也有震撼。春晚不僅帶給觀眾視聽上的享受,也讓大家感受到全家人在一起的溫暖。
本屆春晚語言類節目收獲不少好評,除了春晚“熟臉”馮鞏照常現身外,孫濤、邵峰等表演的小品《放心吧》則講述了因手機詐騙電話“猜猜我是誰”所引發一連串誤會。此外,《將軍與士兵》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由侯勇、句號等參演,講述了軍長在膝蓋積液的情況下仍刻苦訓練的故事,弘揚了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談到語言類節目中的“新面孔”,由修睿、喬杉、婁藝瀟帶來的小品《快遞小喬》笑點突出,令人印象深刻。該小品講述了喬杉扮演的快遞員與修睿扮演的家電維修工,在除夕夜發生的一系列誤會。
央視春晚每年都會有一首親情歌曲廣為流傳,從早年的《常回家看看》到近年的《時間都去哪了》、《當你老了》,無一不唱出舐犢情深與兒女孝心。今年,由楊洋和歌唱家佟鐵鑫演唱的一首《父子》依舊了延續催淚的特點,樸實的歌詞和溫情的演唱觸動了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
另外,一首《相親相愛一家人》由內地演員胡歌搭配臺灣歌手許茹蕓演唱,令網友追捧。據了解,節目中的少數民族風情表演,春晚的編導設計了多層同心圓造型的舞蹈,代表著兩岸同心同源一家親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