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CTV-9《筑夢路上》紀錄片觀后感2016
《筑夢路上》是一部展現中國共產黨95年波瀾壯闊歷史的大型文獻紀錄片,32集紀錄片需要展現的內容很多,但不曾想,9月上榜的“中國好人”,甘肅臨洮縣原縣長柴生芳能夠名列其中,讓“中國好人”的名牌更閃亮。
柴生芳是國家貧困縣里走出的一位“洋博士”。當年,他北京大學畢業后赴日本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后毅然回到家鄉,并從省直機關申請到甘肅貧困地區工作,先后在國家重點扶貧縣隴西、安定和臨洮任職,一干就是八年。
“此木生芳”,柴生芳把自己的名字分解寫在一本日記的扉頁上,并多次向周圍朋友解釋說,此木生芳,那一定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才好。這是一個樸素的使命追求,他并用一生去踐行,做得樸實無華,卻又轟轟烈烈。他為民、務實、清廉,堅守信念理想,踏實努力肯干,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誘發心源性猝死。柴生芳,就是新時期的“焦裕祿”。
說焦裕祿,這在中國當是家喻戶曉。上世紀六十年代一曲《焦裕祿我們的好書記》,傳唱至今而不衰,讓無比敬仰。身為縣委書記,焦裕祿始終繼承與發揚黨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永葆勞動人民的本色,嚴于律己,他心中有黨,心中有民,為改變蘭考貧窮落后的面貌,不畏艱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焦裕祿是好干部、好黨員,是人民的好公仆,不為名、不為利,不怕苦、不怕死,全心全意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成為縣委書記及全黨學習的好榜樣,以及革命和建設中的一面旗幟。焦裕祿精神更成為我黨一筆寶貴的財富和一座共產黨人的豐碑,所以,半個世紀以來,黨和人民不會忘記他,他的事跡與精神更成為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的教材,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數次到蘭考,要求黨員干部要把焦裕祿精神作為自己的鏡子。
讓我們欣喜的是,“焦裕祿”時代輩出,孔繁森、楊善洲、孫文龍、柴生芳,等等,他們盡管奮斗在不同時代,但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越是困難越向前,為任一屆、造福一方,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為了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夙夜在公,艱苦奮斗,春蠶到死絲方盡。
在我黨95年漫長的歷程中,“焦裕祿”已不是一個人,而成為一塊共產黨人的豐碑,向社會詮釋了什么叫做官、做人,如何做一個好官、好人。今天,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決勝全面小康,面對機遇與困難,我們更需要焦裕祿精神,需要黨員干部人人都是焦裕祿,也需要廣大人民,人人都能學習和發揚焦裕祿精神,艱苦奮斗,大公無私。這樣,就能夠凝聚起磅礴的力量,去實現偉大的目標。
【2】CCTV-9《筑夢路上》紀錄片觀后感2016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中央電視臺近期播出了32集文獻紀錄片《筑夢路上》。一路看下來,這部鴻篇巨制傳達的鮮明主題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斗,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部片子的特色,不只是由宏大敘事主題決定,還取決于它的敘事內容和方式。《筑夢路上》選取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的32個重大事件,各構成一集,通過一個又一個故事,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中國共產黨*民在風雨兼程的筑夢路上做了些什么、是怎樣做的。這樣的敘事內容和方式,使跨度將近一個世紀的敘事空間被集中的主線串接起來,這就是一個夢想、一條道路、一組精神。正是這三條主線,揭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什么能夠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個夢想就是中國夢。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各種各樣的政治力量都為此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過探索和努力,結果都失敗了。中國共產黨脫穎而出,被歷史和人民選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領導力量,是因為她既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筑夢路上》講的就是先鋒隊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先鋒隊為了實現民族復興是怎樣走在前列、探索奮斗的。全片敘述的是中國共產黨奮斗中的重大事件、作出的重大選擇、創造的重大成就,每一集都與實現民族復興息息相關。在不少集里,創作者還對中國共產黨的奮斗與中國夢的關系有意識地作了勾連。比如,第三集把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艱難歲月對革命未來如“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的暢想,與同時期知識界關于未來中國夢想的征文一事對照起來敘述,即是一例。這樣的敘述,使觀眾很容易體會到全片的主題。
一條道路就是中國道路。中國共產黨*民的奮斗歷程,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重要歷史時期。無論搞革命、搞建設,還是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道路決定命運。走什么樣的道路決定著中國夢的前進方向和實現途徑,決定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否迎來光明前景。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時期做的最主要事情就是尋路,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探索開拓并堅持發展了這條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筑夢路上》前15集,主要敘述中國共產黨為開創和拓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所做的奮斗犧牲,為探索中國道路所做的艱辛努力,為建設所做的艱苦奮斗。沒有革命和建設時期對道路的探索、創造和積累,就不可能最終找到。《筑夢路上》后17集,集中筆墨描繪中國道路的開創和展開,以大量事實告訴觀眾,擔當領導完成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中國共產黨人,是怎樣在這條道路上帶領人民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的。特別是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和發展豐富實踐的各集,展示了許多重大戰略的部署和落實,以筑夢路上的新故事,彰顯了當代中國的道路自信。
一組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和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有信仰的牽引。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信念是共產黨人的信仰之“旗”、精神之“鈣”。中國共產黨在筑夢路上不僅帶領人民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傳奇故事,還創造和積累了一系列彰顯政黨性質、反映民族精神、體現時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偉大精神。《筑夢路上》反映了從黨的領袖到普通黨員百余人次的事跡片斷,涉及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經濟特區拓荒牛精神、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等。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精彩體現。《筑夢路上》告訴人們,中國共產黨是靠自己的精神作風把人民凝聚在一起共同奮斗的,而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全體人民來實現,必須通過不斷為人民造福來體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講好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故事,就是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前提和題中應有之義。
【3】CCTV-9《筑夢路上》紀錄片觀后感2016
我們一直在奮斗中期待,我們一直在期待中努力,我們一直在努力中堅持,我們一直在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征途中前進著,我們一直在為了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而拼搏著。是的,我們還在路上,并且很有可能,我們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為了我們的夢,在路上繼續探索著……
筑夢路上,我們需要“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態。
這種心態,是一種氣度,一種精神,一種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勇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難免會有艱難挫折,難免會有各種誘惑,也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激流涌蕩。我們能做的就是能有一種平和的心態:艱難困苦不能動其氣,富貴利祿不能亂其心。
筑夢路上,我們需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獻精神。
雷鋒同志在其日記中寫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同樣地,如果你是廣大青年中的一員,你是否在為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著?如果你是青年中的黨員,你是否準備了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筑夢路上,我們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實干,我們需要的是不求索取的無私奉獻。
筑夢路上,我們需要“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自信。
我們的中國夢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夢,這個夢不是虛幻不實的空想,不在遙不可及的彼岸,而是必定能夠實現的理想。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不懈地踐行馬克思主義地實踐觀,深刻領悟并執行,積極建設和完善,我們就有理由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中國精神的鼓舞下戰勝征途中的任何艱難險阻,使我們偉大的中國夢,夢想成真,我們要有這樣絕對的自信。
筑夢路上,吹響“筑夢”的號角,凝聚實干的共識,我們的期待,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堅持,一定會有所收獲;只要我們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偉大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