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團大戰》電影觀后感
我看過許多影視片,其中有讓人苦笑不已的《笑花》,有讓人感動不已的《暖春》,還有斷案如神的《包青天》……,但是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影視片那就數《百團大戰》了。
那時擔負正太鐵西段破擊任務的第一二九師,與20日20時發起攻擊。左翼隊在進攻陸家莊戰斗中,用火燒掉了守倉庫的日軍,殲敵數百人,繳槍幾百支。21日的黎明,右翼隊之第十三團,在進攻桑掌和鐵爐戰斗中,全殲守敵幾百余人。總預備隊之第十四團對獅垴山的爭奪,戰斗更為激烈。獅垴山位于正太鐵路的“咽喉”要地。戰役發現后,為防止敵人搶占獅垴山,攻擊我軍側“背”,第一二九師將總預備區,并以第十四團控制了獅垴山。從20日至26日,替人從兩百增至六百余人,在飛機的掩護下,開始施放毒氣,連續向獅垴山進行了猛攻。我軍英勇抗擊,堅守六晝夜,殲敵將近五百人,保證了戰斗的順利進行。而后,第十四團主動轉移。經過日晝宣夜連續不斷地和敵人戰斗,第一二九師部隊先后拿下了正太鐵路線上各個地點。至此,壽陽、陽泉等幾個少數城鎮,正太鐵路基本為我軍控制。而后,我軍在廣大參戰群眾積極地協助下,對鐵路和橋梁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使正太鐵路西段陷入了“癱瘓”。
2.百團大戰電影觀后感
值此抗戰勝利70周年,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去寶龍廣場電影院觀摩了最新上映的主旋律抗戰大片——百團大戰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段旁白,大體的意思是說,國民黨被日軍干的hold不住,同時我黨也被日軍包圍,中國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接下來是鄧超(飾張自忠)的打醬油時間,約用時五分鐘,目的是再次強調國軍在正面戰場節節敗退,日軍步步緊逼,八路軍要是還只會在西北瞇著不出來,中國就要完蛋了。以此來彰顯我黨和我軍主動出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緊接著,畫面切換到偉大領袖毛主席,站在西北的黃土地上,叉著腰,說電影名字怎么還沒出來啊,于是電影的名字馬上就出來了
電影的主角是彭德懷,第二主角是左權,大體的過程是,先是彭德懷被日軍包圍了太久了,于是偷摸著給日軍來了一炮,把日本那個軍官(記不住名字了)當時就給搞蒙了,趁著日軍沒搞清情況的時候,進攻了日軍一個重要據點,錘的日軍軍官蛋嗷嗷疼。日本痛定思痛,遂在我軍內部打入一內奸,并且派出一支小隊入侵了我軍一重要軍工廠,彭德懷親自前往督戰,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最終這股日軍在我軍強力進攻下被殲滅。
當然,這三段戰役之間一直穿插各種煽情片段,或是偉人高瞻遠矚式感慨,或是戰士們前仆后繼式壯烈犧牲,或是八路軍和群眾的魚水之情。
然后,在另外一段旁白中,百團大戰宣告勝利,偉大領袖毛主席再次站在黃土地上,叉著腰,對底下的八路軍戰士們進行畫餅式洗腦。
原想著電影就應該在毛爺爺的慷慨致辭和講話中結束,結果后面似乎彭德懷和左權又來了段富有基情的感慨,于是乎左權就在1942年的戰爭中犧牲了。
另外,
1. 鄧超打醬油的那段,鏡頭有意強調民國的青天白日旗,而且我八路軍的布帽子上也戴著青天白日帽徽,說明我黨開始肯定和愿意承認國民黨在抗戰正面戰場時發揮的作用。
2. 依舊有描述日軍屠殺平民百姓,賤淫掠殺的鏡頭。
3. 依舊有描述駐守日軍軍紀渙散,好吃好喝的鏡頭,但是同時也有很大篇幅描述日軍堅決果敢的作戰精神和令人敬佩的軍人氣概。
4. 比較客觀地展示了八路軍和日軍的武器裝備差距,未發現有某隊長排長營長舉著把沖鋒槍掃射鬼子的情景,未發現有某神槍手拿著自制狙擊槍秒殺日軍頭領的情景,未發現某八路軍女戰士被俘后手撕鬼子的場景。
5. 日軍援軍偽裝紅十字,我軍看到紅十字居然上當受騙,值得玩味
6. 蔣校長口中說出102個團時的表情,很有意思
7. 依舊會有沖鋒號的聲音,話說抗戰劇中經常看到舉旗子的人被射殺,卻從來沒看到過吹沖鋒號的被打死的。看來這是一份好職業。
8. 蔣介石聽廣播的時候,自帶同聲傳譯(宋美齡),毛主席聽廣播時,只能由身邊的小兵翻譯
9. 雖然電影的主角是彭德懷,但是宣傳海報上還是毛爺爺居中,說明勝利和業績首先是屬于領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