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網上有篇獵頭公司寫的關于互聯網行業薪水分析的文章《互聯網業薪水分析:拒offer率飆高,應該怎么屯PM、碼農?》,引起了IT從業者們相當熱烈的討論,點擊量奇高。看評論,基本分為兩派:一派是感謝派——感謝互聯網公司讓他趕上了好日子;另一派則是仇視派——對比下來,自己滿眼都是淚。
片面的評論文中薪酬數字的多少是沒有意義的,一是因為薪酬永遠要與付出一起看。高年薪、高收入的背后往往是長期的加班、更重的壓力、更大的時間成本投入。二是從文章的發布方來看,獵頭公司是有夸大的動力并用高薪酬來鼓勵碼農們跳槽的。這樣,他們就可以賺到客戶不菲的服務費。這正是獵頭的盈利模式。
看清楚這兩點,我們就不用單方面糾結于薪資數字本身。我們要做的是,透過數字、行情表現分析事件本質。微觀經濟學中講,價格長期是由供需關系、市場決定的。換句話說,究竟互聯網人才應該是個什么范圍的薪金水平,長期來看,同樣是由互聯網行業市場所決定的。(如下圖)這里談的市場,我認為有兩層含義:第一,從各行業看,首先要保證互聯網行業相比其他行業是有市場、有競爭力的。傳統的、過氣的產業我認為談人才競爭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大盤子已經沒有了。第二,就互聯網行業內來看,各細分領域所處的發展周期、供求關系強度也是不同的,需要進一步分析。
行業盈利水平是決定薪金水平的第一層要素
在一個行業市場的不同時期,其供需關系是不同的。一般來講,在一個所謂的朝陽產業中,行業發展迅速、前景廣闊,人才需求量大,那么,這時的人才待遇將會處于高水平,人很搶手;慢慢的,行業的發展速度會放緩,趨于平穩,進入成熟期;而當一個產業經過成熟期,出現瓶頸,甚至進入衰退期時,行業中的人相應的可能會丟掉飯碗,被迫轉型。從艾瑞的數據(以網絡活躍人數為例)可以看到,互聯網行業目前仍處于上升發展期,遠未觸及天花板。這就保證了互聯網的大盤子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