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3周年。然而輿論都認為,擔負著“抽肥補瘦”、促進社會公平使命的個人所得稅似乎很難達成所愿。
新的個稅法是9月1日起實行的,與之前的個稅法最大的不同是,它所規(guī)定的個稅起征點提高到了3500元。這就是說,新的個稅法把相當一部分低收入群體從個稅征收對象中排除出去。
可是,工薪所得稅在個稅總收入的比重幾年來始終在6成左右。據(jù)國家財政部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上半年個稅完成2136.73億元,其中工薪所得稅收入1308.05億元;個稅總收入為5820億元,而工薪所得稅3577億元;去年個稅總收入6531億元,工薪所得稅4092億元;今年前三月工薪稅占整個個稅比重還是如此。換句話說,不管個稅起征點降低多少,工薪稅占個稅比重是不變的。
財稅部門一直在說,這幾年工薪階層的收入一直在增加,所以工薪所得稅也隨之增加。這當然是事實。但這卻擋不住一個事實:個稅實際上在“抽瘦補肥”。因為工薪階層基本上都是中低收入人群。
眾所周知,整個國家稅收應該是“抽肥補瘦”,應該是國家和社會的第二次分配,使社會分配更加公平,那么高收入人群應該負擔更多的稅收,而低收入人群承擔少一點的稅收。然而以一部個人所得稅法來擔負社會的“抽肥補瘦”的任務,那是不現(xiàn)實而且不合法的。因為現(xiàn)在實行的個人所得稅法,早不是1994年之前的《個人收入調(diào)節(jié)稅暫行條例》,現(xiàn)在的個稅法的主要功能也早已不是調(diào)節(jié)貧富收入差距,而變成了“工薪稅”。
另一方面,在中國稅收收入總額中,個稅只是位列第六的稅種,而前面的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營業(yè)稅、進口增值稅、消費稅五大稅,都是間接稅,可以轉(zhuǎn)嫁到普通消費者身上,也就是工薪族除了承擔直接稅的個稅中的六成,間接稅也主要由他們來承擔。
由此,也可以看出,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的中國稅負重不重的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中低收入的工薪族稅負不輕,而高收入者的稅負不重。
要改變“抽瘦補肥”為“抽肥補瘦”,需要改變的不僅是個稅法,不僅是提高個稅起征點或征稅方式,還有整個稅收體系,即把目前的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體系改為以直接稅為主。
無論是對個稅法三年來的檢討,還是加強稅收征管,抑或改革稅制,都要圍繞將我國的以間接稅為主改為以直接稅為主的稅收體系的目標,這樣才能達到稅收“抽肥補瘦”的目的,使我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