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教師工資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最新消息,教育部副部

思而思學網

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近日發布的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公告顯示,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2.2萬億元,占GDP的比例達到4.28%,實現了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4%目標。4%是怎么實現的,又是怎么用、怎么管的?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20日就這些問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政策得力 財政給力 地方努力

記者:由于我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一直很低,4%的目標遲遲未能實現。2010年,國家教育規劃綱要要求2012年限期完成這一指標,我們為什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達成目標?

杜玉波: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政策得力,為實現4%,國務院專門印發意見,出臺嚴格落實教育經費法定增長要求、提高財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預算內基建投資用于教育的比重、拓寬財政性教育經費來源渠道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其決心之大、努力程度之高,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二是財政給力,在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中,財政性教育經費所占的比重超過80%,是教育事業的第一大保障;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公共財政預算撥款所占比重接近90%,是經費來源的第一大渠道;在全國公共財政支出中,財政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超過16%,是公共財政的第一大支出。三是地方努力,2.2萬億年度財政性教育經費中,中央支出不到20%,80%都在地方。可以說,如果沒有地方的努力,4%不可能實現。

明確預算 分解任務 逐級落實

記者:按期實現4%目標,資金投入量大,任務十分艱巨,必須有一系列可操作、可執行的政策措施?

杜玉波:財政部會同教育部采取了三大舉措:一是逐級核定了財政教育支出占比。4%是一個全國性指標。在現有體制下,中央財政對地方,分省、分年度合理核定了財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例,各省財政對市縣,也采取同樣的辦法進行了合理分解,逐級落實。這是實現4%目標最的舉措。二是拓寬了財政性教育經費來源渠道。主要包括:統一征收教育費附加,全面開征地方教育附加,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教育資金。2012年,來自這三大渠道的經費占9%,是財政教育投入的重要補充。三是建立了評價激勵機制。財政部會同教育部對各地財政教育投入狀況進行了動態監測、綜合評價,并設立綜合獎補資金,對落實較好的,給予了獎勵;對財政教育支出增幅低于公共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的,直接“一票否決”,充分調動了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對實現4%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不是終點 而是新的起點

記者:我們應如何看待4%的實現?

杜玉波:4%的實現,說明財政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但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們舉辦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需要增加錢的地方還很多。目前,全國各級各類教育有2.6億名在校學生和1500萬名教師,加起來差不多是1個美國、2個俄羅斯、4個法國的人口規模。維持這么大規模教育的正常運轉,需要持續穩定增長的財力保障。實現4%后,每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超過2萬億元,總規模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特別是各級各類教育生均經費遠低于中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必須看到,我國教育的薄弱環節還很多,差距還很大,需要各級政府嚴格落實教育經費法定增長要求,依法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鞏固4%成果,進一步提高教育經費保障水平。

保基本 補短板 促公平

記者:4%主要用在哪里?遵循什么原則?

杜玉波:4%成果來之不易。為把有限的教育經費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們把握了一個基本原則:突出重點,用好增量,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新增教育經費主要向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傾斜,向弱勢群體傾斜,向教師隊伍建設傾斜,主要用于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保基本就是保義務教育,保教師工資,保學校運轉和改善辦學條件;補短板就是補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同時實施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促公平就是要解決困難群體接受教育的問題、困難地區發展教育的問題。目前,全國2.6億各級各類教育學生中,2/3享受免費教育政策,2/3享受各種資助政策。

努力構建教育經費管理的“高壓線”

記者:每年2萬多億元,不是小數目。如何管好這筆錢?

杜玉波:我們總結的心得就是制度管錢、厲行節約、陽光財務。在制度建設上,統籌完善教育財務制度體系,堅持用制度管錢管事,確保經費使用管理有章可循;在經費開支上,重點抓好開源節流,厲行勤儉節約,確保把有限的教育資金用在“刀刃”上;在強化監管上,重點抓好信息公開,推行“陽光財務”,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范、透明。

通過制定重大項目資金監督檢查辦法,將教育經費納入國家教育督導范圍,采取執法檢查、審計監督、專項督導、統計公告等有效手段,有力督促和指導各地各校加強教育經費的使用管理。全國教育經費年年統計公告,部門預決算、“三公”經費年年定期公開,重大民生政策上網上墻公示,教育財務信息公開工作逐步推開,透明度越來越高。例如,推動直屬高校第一次以規范的方式公開預算、決算信息。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建立了膳食委員會,實行了校長陪餐制,加強了社會監督。

構建政府、個人、學校、社會的橫向分擔機制

記者:如何擴大社會投入?

杜玉波:對義務教育,需要完善的是各級政府之間的縱向分擔機制,而對非義務教育,則要完善政府和個人、學校、社會的橫向分擔機制。第一,政府可以購買服務的,一定不要全包。4%的錢主要用來保基本、兜底線,提供義務教育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要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作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創新財政支持方式,加大購買服務、獎勵支持力度等。當前,民辦教育的發展有很多體制機制上的障礙,要拿出對策,有所突破,探索建立對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財政獎補制度。第二,應該由個人承擔的,一定要有合適的分擔辦法。具體分擔多少,應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綜合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經濟承受能力、財政撥款水平和教育培養成本、辦學條件、學生資助水平等因素,要科學論證,嚴格審批程序,并保證一段時期內的基本穩定。第三,需要社會力量分擔的,一定要積極鼓勵。在政府層面,要進一步完善財政捐贈配比政策和捐贈教育激勵機制,落實個人教育公益性捐贈支出在所得稅稅前扣除規定,充分調動民間捐資助學的積極性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