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是當前社會非常重視的教育崗位,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十分重要,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分享給大家的小學教育專科大學排名,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小學教育專科大學排名
拓展閱讀: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簡稱南師大(或南師、南京師大),經歷國立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國立中央大學)師范學院、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金陵大學師范教育有關科系等歷史階段發展至今,學校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江蘇省屬重點大學。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1952年在原南京大學、金陵大學等有關院系的基礎上組建南京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師范大學。目前,學校正著力建設“綜合性強,辦學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并為今后建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國內高水平大學”奠定堅實基礎。2017年2月,中國一流大學百強榜發布,南京師范大學排名第50。
南京師范大學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江蘇省屬重點大學。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該學堂是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發祥地之一,后歷經兩江優級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江蘇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時期;其另一源頭為1888年創辦的匯文書院,后發展為私立金陵大學,1951年與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曾稱私立金陵女子大學)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在原南京大學、金陵大學等有關院系的基礎上組建南京師范學院,校址設在原金陵女子大學校址。1984年改辦成南京師范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并入(現為南京師范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能源院)。
南京師范大學作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師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李瑞清、江謙、郭秉文、李叔同、張士一、陶行知、陳鶴琴、吳貽芳、孟憲承、徐悲鴻、高覺敷、潘玉良、張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陳邦杰、陳洪、吳作人、李旭旦、孫望等諸多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曾在此主政或執教。更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在此潛心耕耘,著書立說,培育后學。經過一代又一代南師人薪火相繼、身教言傳,歷史性地生成了“嚴謹樸實”的學術品格,育就了“以人為本”的厚生傳統,砥礪出“團結奮進”的拼搏意識,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學校以“正德厚生、篤學敏行”為校訓,形成了“嚴謹、樸實、奮發、奉獻”的優良校風。
南京師范大學不斷推進“厚生育才”戰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據南京師范大學官方網站介紹:學校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國家特色專業8個,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計劃3門,教育部雙語教學示范課程7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1項,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理科基礎學科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各1個,以及4個省級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中心)。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評為優秀;學生在“挑戰杯”等全國競賽中多次獲得特等獎和金獎,3篇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據學校官網介紹:“十一五”以來,學校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發表論文3篇;獲得授權專利355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00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89項(其中6項成果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4部專著入選“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文庫”,1項成果入選200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
南京師范大學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校內機構和人事制度、教學科研管理及后勤社會化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整體推進學校事業發展。學校社會影響不斷擴大,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廠(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高校節能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科技先進高校”、“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江蘇省留學回國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園林式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