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報考大學根據省排名對嗎
高考位次主要是指文科、理科考生的高考總分在全省對應科類的具體排名。如果是文科生,那么成績對應的位次,就是你在全省所有文科考生中的排名。
高考位次作為填報志愿的科學依據之一,所以報考大學根據省排名是對的,能夠幫助大家快速鎖定合適的大學范圍。具體該如何做?以下為詳細的步驟:
第一步,根據本人的省排名換算近三年的高考分數,也就是換算同位分。高考總成績對應的省位次排名,就是考生的高考成績排名,通過一分一段表大家可以換算出近三年的高考成績。比如說一名四川考生,2021年高考理科成績為600分,對應位次為20631名。查詢四川近三年的一分一段表可以知道,20631名在2020年對應分數為610分,2019年對應分數為622分,2018年對應分數為611分。可以得知,該排名每一年對應的分數都是不相同的,說明高考不是看分數,而是看排名。
第二步,根據分數波動的區間找出近三年的院校招生數據。我們可以將分數波動區間設置為上波動5分下波動10分或20分,分別找出2020年理科收分在590分~615分的學校,2019年理科收分在602分~627分,2018年理科收分在591分~616分的學校。然后將這些學校名單、性質、收分、排名作為表格。
第三步,根據學校實力、位置和專業進行篩選。由于第二步篩選出來的大學名單會比較多,且會出現相同的大學,所以第三步就要做好歸納,再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報考哪些院校。
2、投檔線可以看出大學排名嗎
學校公布投檔線之后,只能根據投檔分看出學生的高考成績排名,并不能看出大學的排名是多少。不過如果一所院校的投檔線越高,就說明這所院校的實力強,更受大家的認可,所以大家都更愿意填報。由于投檔到該校的人多了,學校勢必會提高招生門檻,這樣一來大家都認為這所學校好。
通常情況下,學校投檔分數線越高的一般在各大榜單中的排名就會越高,因為排名也是衡量學校實力的一方面。不過有時候也會有例外,一些學校雖然排名比較靠前,但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太好,導致報考學生不多,且高分考生投檔較少,所以投檔線可能就會與一些排名相對靠后但地理位置優越的學校一樣。
3、高考志愿如何填報
第一步:清楚所在省市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和數量
雖然各省高考實行平行志愿報考,遵守“分數優先、遵循志愿”投檔原則,可由于新高考的改革,各省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卻不相同,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高考填報方式是“院校+專業”志愿報考方式,1所院校+5-6個專業志愿為一個大學志愿,本科批又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考生可填報15所左右大學志愿,代表省份河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山西、陜西等地。
第二種高考志愿報考方式是“專業+院校”報考方式,以“一個專業+一所院校”為一個大學志愿,考生不僅可以自由地選擇喜歡的專業報考,還可以選擇報考心儀的大學,并且可以填報96個至112個大學志愿,對考生來說再也不擔憂志愿滑檔了,代表省份主要是新高考省份河北、重慶、遼寧、山東等地。
第三種高考志愿報考方式是“院校專業組”報考方式,以“院校專業組+5到6個專業”為一個大學志愿,考生可以連續報考同一個大學的不同專業組,也可以選擇不同大學的專業組,最多填報45個大學志愿,這種志愿報考方式使用省份是新高考省份江蘇、湖南、湖北、福建和廣東。
因此在填報高考志愿之前,考生和家長要了解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和數量,特別是實施新高考“3+1+2”模式的河北、江蘇、廣東、湖南、湖北等省份的考生和家長,今年是新高考第一年高考,更要清楚報考方式和報考志愿數量,做好準備。
第二步:新高考省份考生要了解專業對選科的要求
相比傳統的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報考,新高考“3+1+2”模式省份的考生填報志愿會更難一點,不僅高考志愿報考數量增多,并且大學招生專業會對選科有明確要求,可能文理分科前文科生能報考的一些專業,比如金融學、數學、統計學等專業,新高考考生就報考不了了。
比如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學的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要求考生選擇“物理”科目;比如985高校北京師范大學的心理學、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專業要求考生首選“物理”再選“化學”科目;比如“兩財一貿”中央財經大學的保險學、投資學、統計學類、金融學類等專業要求考生選擇“物理”科目。
所以實施新高考“3+1+2”選科模式省份的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前,一定要多去了解專業對選科的要求,尤其211/985高校、醫學類院校,它們招生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會比較多,大家要去關注。
可能會有家長問:“如何查找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去所在省份招生考試網查詢,像湖北、重慶等地已經公布了大學專業對選科的要求;第二種方法就是考生想了解哪所大學,就去這所大學本科招生網去查,兩種方法都特別方面,考生可以去了解。
第三步:查找近三年院校招生最低分排名數據,找出大學范圍
高考志愿報考我們會采用“省位次”方法挑選大學,即是用高考成績排名來對比院校招生數據來選擇大學,那我們就需要查找院校近三年招生最低分排名數據,很多考生和家長并清楚如何找這個數據,老師推薦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去所在省份教育考試院查找,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你想要的招生數據;第二個方法直接在網上搜索“某年某省份本科批院校投檔線”,甚至你可以找出別人統計好的院校近三年招生數據;因此查找數據比較簡單,大家千萬不要傻傻地掏錢買數據。
需要提醒一點,可能院校給出的數據只有最低分并沒有排名,那我們需要用“一分一段表”換算下,查到近三年院校招生最低分排名數據后,我們就可以根據高考成績排名進行波動找出大學范圍。
比如考生高考成績排名是30000名,那我們就找出招生分數排名在50000名至31000名的大學,也可以找出招生分數排名在60000名至30000名的大學,因為考慮到院校位置及專業,大家盡量去擴大排名范圍找出更多大學來選擇。
第四步:根據報考大學和專業,篩選大學并確定報考大學
通過第三步,我們可以選擇出40所大學或60所大學,選擇如此多的大學并一定全部適合我們報考,因為有的大學可能院校位置不好、可能是較高收費、可能綜合實力不強等等,所以我們需要根據報考大學和專業先去篩選大學。
比如考生想報考省會城市的大學,那我們就先把院校位置在省會城市的大學篩選出來;比如考生又想學財經類專業或電子信息類專業,那我們就把有這些招生專業的大學也篩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