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五年制大專是什么意思?和傳統高等院校相比有什么不同?五年制大專的培養模式是什么?下面是五年制大專的相關內容,各位小伙伴,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五年制大專是什么
“2+3”五年制大專又稱“初中起點大專教育”,招收參加中考的全國初中畢業生、高中未畢業的學生,無戶籍限制。
擁有自主招生考試,達到錄取成績后,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前兩年學習高中課程,后三年學習“高職專科”課程,學業期滿頒發國家教育部統一印制的《高等學校畢業學歷》,此學歷為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大專畢業后還可參加高職升本科考試,繼續深造大學本科學歷。
五年制大專院校與傳統高等院校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五年一貫制院校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職業技能;五年制大專學校特點在于前2年就讀高中課程,后3年選擇專業就讀大學的模式。
2、五年制大專培養模式
學生五年均在同一所高職院校或高等師范學校學習,學校采用4.5+0.5的培養模式,即前三年主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程和相關專業課程;第四年開設大學?茖哟蔚墓舱n和專業課,最后半年安排學生頂崗實習。學生學籍前三年按照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五年制學生納入高等教育管理范疇。
學業期滿頒發國家教育部統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此學歷為國家承認的全日制?茖W歷,修業年限注明“五年一貫制”字樣,與三年制專科基本無異。畢業生具有繼續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資格。畢業生就業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下,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
3、五年制大專發展管理
1、辦學定位:
以大學專科學歷層次的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標、招收參加中考的初中畢業生、實施五年一貫制培養模式、融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于一體的職業教育。
2、發展原則:
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有利于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堅持遵循職業教育規律,有利于初中畢業生合理分流和中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堅持人才培養質量標準,有利于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堅持改革創新,有利于形成五年制高職優勢特色。
3、專業建設:
五年制大專以專業為基本載體。五年制大專專業設置與建設堅持“適應多樣化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需求、適合五年一貫制培養模式、具有明顯優勢特色”相統一的原則。
4、全面提高五年制大專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以實施“職教名師培養工程”、“專業帶頭人培養工程”、“雙師型教師培養工程”等為重點,努力建立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人才引進層次和質量,保持教師總量與事業發展規模和效益相適應,滿足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需要,生師(專任教師)比控制在20:1之內。
5、深化五年制大專課程改革:
根據職業崗位素質技能要求和五年制大專學生特點,發揮五年一貫的學制優勢,系統設計、科學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健全具有五年制高職特點的課程體系,調整更新課程內容和模塊。
積極開展課程改革,改革課程教學模式,推行理實一體、行動導向、項目教學、合作學習等課程教學方式,增強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推進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特長和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積極開發優質教學資源和信息化教學資源。改進課程評價方式,完善課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技能大賽、創新大賽等制度,促進五年制大專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6、創新五年制大專人才培養模式:
大力推動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訂單培養;大力推動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聘請行業、企業具有較好理論基礎、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和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教師和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技術推廣和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