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推出《2017-2018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發布了中國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排名,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位列前三。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收集整理了以下2016-2017年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大學排名_2017年全國最新排名供大家參考。
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學校數 |
1 | 北京大學 | 5 | 99 |
2 | 中山大學 | 5 | 99 |
3 | 華中科技大學 | 5 | 99 |
4 | 復旦大學 | 5 | 99 |
5 | 浙江大學 | 5 | 99 |
6 | 南京醫科大學 | 4 | 99 |
7 | 南方醫科大學 | 4 | 99 |
8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4 | 99 |
9 | 四川大學 | 4 | 99 |
10 | 首都醫科大學 | 4 | 99 |
11 | 中國醫科大學 | 4 | 99 |
12 | 上海交通大學 | 4 | 99 |
13 | 山西醫科大學 | 4 | 99 |
14 | 中南大學 | 4 | 99 |
15 | 東南大學 | 4 | 99 |
16 | 鄭州大學 | 4 | 99 |
17 | 廣西醫科大學 | 4 | 99 |
18 | 吉林大學 | 4 | 99 |
19 | 安徽醫科大學 | 4 | 99 |
20 | 蘇州大學 | 4 | 99 |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文化學術與人才培養的重鎮。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八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中山大學具有人文社科和理醫工多學科厚實基礎,不斷追求學術創新,以國際視野開放辦學,現已形成了“綜合性、創新性、開放性”的特色。學校以“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為人才培養目標;以“面向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指導思想;樹立...
華中科技大學
復旦大學創建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托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后,學校內遷重慶北碚,并于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復旦大學成為文理科綜合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創建于1927年,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建院時定名為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1932年改名為國立上海醫學院,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