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普及15年基礎教育”、“建設綠色江淮新家園”、“建設健康安徽”……12月15日下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作了《關于“十三五”規劃編制有關情況的報告》。記者在現場聽到了很多“新詞”、“新句”,這些都代表了“十三五”安徽省的目標。目前,編制初步確定了經濟發展、民生福祉、生態文明、創新驅動四大類29個具體指標……
皖美畫卷之一:全面普及15年基礎教育
在民生方面,“十三五”編制包括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健康安徽、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6方面。據張韶春介紹:“安徽省將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面普及15年基礎教育,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構建質量優先、確保公平的現代終身教育體系”。
記者了解到,全省普及15年基礎教育,是指從幼兒園到高中。經過5年的努力,到2020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目標是:13.5年。
皖美畫卷之二: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安徽省“十三五”編制中,特意提及了霧霾的防治,以及所定下的目標。
據張韶春介紹,到2020年,安徽省目標是:“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地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逐年提高,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三類比例達到94.6%以上,新增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保障率達100%”。
用張韶春的一句話來形容“十三五”安徽省生態工作,就是:“建設綠色江淮新家園”。
皖美畫卷之三:貧困縣將全部“摘帽”
十三五,其中重點的一項工作就是:“打贏脫貧攻堅戰”。
據悉,該項任務包括加大片區扶貧攻堅力度、提高扶貧實效、創新扶貧開發機制等三個方面。以大別山區和皖北地區為主戰場,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型整體貧困。
皖美畫卷之四: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0%
加快城鎮化建設,在“十三五”時期,將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加快培育一批新生中小城市,打造一批創新、綠色、智慧、人文等新型城市”。據張韶春介紹,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力爭達到35%。
加快城鎮化腳步的同時,安徽省在社會保障上也將“跟上腳步”。據悉,“十三五”將建設健康安徽,到2020年,全省千名老人擁有養老機構養老床位達到45張。“推動‘三個統籌’,即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省級統籌’,養老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城鄉統籌’,建立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市場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