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本段人數和累計人數
本段人數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分數段內有多少考生。可以據此判斷和自己同等競爭力的考生人數。
累計人數是指在到達某一特定分數段時的總人數,既某地區(qū)從最高分到這一分數段間的總人數。
一分一段表,是將全省同科類考生的總分從高到低排列(分數相同的則為并列),再按一分一段統(tǒng)計“本段人數”;從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本段人數”相加,就是“累計人數”,累計人數也是這一分數考生的最低位次。
二、如何利用一分一段表來看位次
1、在“一分一段表”中找準位置
通過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在今年全省同科類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再對比預填報學校往年校線分數所對應的位次,如果兩個位次一致和相當,填報后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兩者相差過大,落選的可能性就大。
找準位次,應該比單純比較分數更準確。因此,考生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2、看高校近三年的錄取
對比一下近三年來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報的大學連續(xù)三四年的校線在哪個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數比至少兩年的段位高,那報考該校把握較大。
比如,去年武漢大學理科在某省錄取最低分數線為591分,今年一名考生理科考了592分,并不代表他今年報考武大就能“踩線錄取”。因為去年該省理科591分對應的考生人數為3890人;而今年因該省600分以上的考生普遍較多,理科592分對應的考生人數多達20116人,今年的理科592分顯然“貶值”了。
因此考生在對照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線時,應以對比人數位次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該校在本省錄取分數位次,則說明報考有希望。
三、怎樣理解一分一段表
1.看自己在“一分一段表”中找到自己成績對應的分數排名,以及這個排名有多少考生,從而確定個人成績在省內的位置。
2.看學校,對比過去三年的“一分一段”表,看看你連續(xù)三四年想填的大學的學校線在哪個段。如果你的分數比至少兩年的分數高,那你申請學校的把握就更大了。
3.漸變。如果其他考生過于集中在分數所在的某個分數段,那么你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注意保持各個院校和專業(yè)的志愿梯度。根據實際情況,每個院校都有分數不同的專業(yè)等級,填報志愿時要考慮這些因素。
4.高校招生存在所謂的“大小年”現象。一般來說是指某個學校或某些學校的報考人數不穩(wěn)定,錄取分數線水平波動較大。“熱”可能變成“冷”,而“冷”可能變成“熱”。考生需要結合往年的錄取信息及一分一段表,綜合判斷學校的地理位置、學校更名、院校升級、招生計劃變更等各種情況,判斷情況,確定自己的報考行為。
5.舉個例子:比如某省一個文科考生,602分,當年排名410左右,處于一個忽高忽低的位置。顯然無法填報北大清華的志愿,他也不愿意選擇低年級的學校。
四、如何運用一分一段表
1找準位置
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到與自己成績相對應的分數排名和這一位次成績共有多少考生,以確定個人成績在全省的位置。
同時,查一下自己的目標院校在往年的錄取線是多少,該院校的錄取線在當年“一分一段表”中的位置,再查一下該院校在當年的招生人數,參照今年的招生計劃人數,綜合判斷自己今年的位置是否能夠被目標院校錄取。
“通過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績在今年全省考生中的排名,并大致了解到自己的‘競爭’對手有多少”。無論與去年相比高考批次線波動是否明顯,考生都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2分析填報梯度
填報梯度也能用一分一段表分析出來。由于高校招生是從高分到低分提檔,所以考生對自己的定位是非常關鍵。一分一段表就是把定位具體化為排名,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對照一分一段表,再參照今年各類高校各批次招生計劃數,確定自己該如何填報志愿。考生要看該批次招多少人,自己處于哪個層次。如果成績所在的某一分數段上其他考生過于集中,那么在填報志愿時就應注意保持各院校、各專業(yè)的志愿填報梯度。每所院校都要根據招生計劃和生源情況,劃定不同的提檔分數線,還有不同分值的專業(yè)級差,填報時應考慮到這些因素。
所以,在平行志愿填報時,需要注意6個志愿之間的梯度,可以參照“沖、穩(wěn)、保”的策略來選擇學校,合理確定各志愿高校之間的梯度。
3看高校近三年的錄取
對比一下近三年來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報的大學連續(xù)三四年的校線在哪個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數比至少兩年的段位高,那報考該校把握較大。
比如(以2017年為例):
1、利用2016年段表資料進行分析。對于2017年的考生來說,有了2016年的段表資料,則可以多了解許多有用的信息。例如取本省一分段2015~2017年招生學校投檔線資料作比較分析,了解不同學校所錄學生在全省排位中的位置,從而大致看出今年排在某一位置的考生可能達到哪些高校的投檔線。當然,各學校的各層次生源分布在年度之間會有變化,個別的還會大起大落,“熱”的可能變“冷”,而“冷”的可能變“熱”,分析時不能生搬硬套,但就多數學校來說,生源分布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
2、利用當年段表和往年資料進行分析。例如,分析自己適合哪所學校。假設一位檔案分602分的文科考生,當年段表顯示其排位為410名左右,處于高低兩不就的地位,填報北大、清華的志愿顯然不行,選較低檔次的學校又心有不甘。這時不妨作如下分析:找出上年文科投檔線在600分以上的高校,計算這些學校當年在本省的文科招生計劃數。一般來說,如果其總數接近于或略多于400人,就可以選擇這些學校中投檔線最接近600分的學校。檔案分500分以上的考生,也可以試用類似的分析方法,只是計算會繁瑣一些,誤差會大一些。
因此考生在對照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線時,應以對比人數位次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該校在本省錄取分數位次,則說明報考有希望。
4了解其他考生填報意向
盡量多通過高校招辦、老師、同學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報意向。
因為看“一分一段表”,有的分數段內只有數十名考生,有的則有數百名。分數處于密集段的學生,“一分一段表”的參考價值將降低。考生填報志愿時盡量多通過高校招辦、老師、同學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報意向,慎重選擇歷年報考較熱、今年在本省投放招生計劃數少的院校,以避免因志愿“扎堆”而落檔的風險。
排名不到前200名的絕對高分段內的考生,只要不是報考超一流名校,在正常情況下,報考全國各類一批院校應該沒有太大問題。而這一分數線下的考生,在填報第一批本科院校時需慎重,謹防扎堆。
如果同一個分數段里出現了考生扎堆的現象,就要更加謹慎填報,例如看去年的錄取分數線時,假設去年考生的成績要超過錄取分數線30分能上某所學校,但是去年這個段位沒有出現扎堆現象,所以今年要超過40分才比較有把握,這只是假設和比喻,具體還要計算扎堆的人數和招生計劃數是多少。
5注意上線考生人數對比
如果當年的分數段排名比往年多很多人,比如某一年的山東理科,2本線上比往年多將近2萬人,1本線上多1.5萬人,2本的考生就要適當謹慎參考往年錄取排名,最好適當留出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