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報志愿絕招和技巧
一、掌握可靠信息
在高考結束之后,學校就會給大家發一份高考報考指南。通過高考報考指南了解自己所在分數線內填報志愿的學校,另外各大高校官網也有很多比較可靠的信息,能查閱到學校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以及各大專業的信息。即使是同一個學校,不同專業的錄取分數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專業之間的錄取分數甚至相差幾十分,這一點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二、要沖一沖,也要穩一穩
院校志愿之間一定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慮沖一沖,填報自己有希望能被錄取的理想學校,要考慮穩一穩,填報與自己高考成績實力相當的學校。還要填保底的學校,就是比自己成績低的學校,這樣可以避免有落榜的風險。志愿一定不要全部填報同一批次的院校。
三、注意學校錄取的特殊要求
填報志愿時一定要關注學校錄取的特殊要求,尤其是一些藝術類院校對于英語或者是單科的成績有要求,考生在報考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不然投檔之后,如果因為不符合專業的招聘條件,被退檔到后面的學校,錄取的機會就會變得很少,就會很容易落榜。
2、以“位次”報志愿
以你的位次為基礎,你如果是1000的位次,800-1000的位次所對應的專業、學校,都是你要沖的目標。
但是,你不要把目標定的過高。一般而言,位次越靠前,沖的學校和專業難度越大,因為數量少,競爭對手實力越發強。你一定要試試,如果可以填報10個志愿,至少拿出3個志愿作為沖的目標。成功的幾率很大!你的位次是1000,你的“穩一穩”目標就是1000-1400位次。
除了考生的位次和學校錄取位次因素以外,還必須結合招生計劃數量的變化,學校,地區,專業的冷熱情況加以分析。
3、如何根據位次報志愿
當考生知道自己高考成績后便開始準備高考志愿填報。很多家庭因為高考志愿而開始忙亂起來。忙屬于正,F象,亂就有點不正常了。亂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為很多家長沒有上過大學,對于大學和專業了解太少?忌y和迷茫主要是分數不太理想,不知道咋樣選擇專業和大學。
今天我們先說最前置的一點,那就是知道成績后如何查詢能上哪些大學。
我想大部分家長的做法就是翻開本省的高考志愿填報大本,一個個學?,但這種數據的收集不僅效率低,還不科學,因為人腦很難把前后的數據關聯起來。
現在都是大數據時代了,像志愿填報這種大數據量的當然要通過大數據分析來解決,目前國內在這一塊做的非常不錯,有很多像樣的志愿填報系統。
比如我所了解的聚志愿(填報模擬志愿)這個產品,他們的數據來源是將每個省份的志愿填報指導大本進行數據整合轉成電子數據,然后再人工校對,形成數據基礎,再通過數據分析處理和算法計算,針對不同省份不同成績給出能上的大學列表,并針對每個大學給出錄取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