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2015屆高考考生和家長做好填報志愿工作,我們梳理了高考填報志愿常見問題解析,供參考。
1.如何為志愿填報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一是搜集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了解院校招生章程;
二是查詢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
三是了解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學校、專業、人數;
四是了解自己平時成績、模擬成績在全省、市的位次;
五是了解本人體檢結果,避開限報的學校、專業。
2.如何減少志愿填報的撞車現象?
一是考生應量體裁衣,根據自己平時成績、模擬成績的位次,對照往年各學校專業錄取分數情況、位次情況;
二是注意填報時留有余地;注意體檢結果,避開限報專業;
三是特別注意有的學校招生“大小年”現象,詳細分析近年錄取資料;
四是注意預報志愿后,考區、中學反饋的信息,如果出現扎堆現象,需要調整所報志愿。
3.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甚至落榜?
應堅持以下原則:1、實事求是,找準自己的位置;2、所填志愿拉開檔次;3、冷門與熱門學校專業相結合;4、省內與省外院校相結合;5、避開體檢結果所限學校、專業。6、各批次學校志愿、專業志愿填滿,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4.錄取批次是如何劃分的?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規定:“各省級招委會要根據本地區招生工作的實際,合理安排高校錄取批次。同一高校同一學歷層次的招生計劃原則上應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如確有必要,經高校與有關省級招辦協商一致,可以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安排在屬于同一學歷層次的不同批次錄取;但同一學校、同一專業、同一學歷層次的全部招生計劃,在同一省(區、市)須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并執行經有關部門批準的相同學費標準。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應與本校在同一地區招生的其他專業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高校被安排的錄取批次與上一年度有變化的,省級招辦應事先與高校協商一致后,再向社會公布。”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各省市招委會從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有利于兼顧考生利益的出發點,一般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批次:
本科提前批:具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專業。一般是指軍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含政法類院校的公安類專業)、體育院校(含綜合性大學的體育專業)、藝術類院校或專業,以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外交學院等部分院校。有些高校的小語種專業也放在提前批。
本科第一批: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屬重點高校、經批準參加本批錄取的高校(專業)。
本科第二批:一般為省屬的非重點本科院校。
本科第三批:為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民辦本科高校等。
專科提前批: 一般為有特殊要求的專科(高職)專業。
專科普通批: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專科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專科專業。(有些省還分為專科第一批和專科第二批)
批次劃分由省招委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規定,考生可查閱本省的招生規定,根據自身情況和當年高校招生專業目錄,按高校(專業)所在錄取批次順序填報志愿。如果考生不愿或不適合填報某些批次,可以不填該批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