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普通類中對于采用高考平行志愿投檔的,按照“考生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順序”的原則進行投檔和錄取。對于采用單個高考志愿投檔的,按照“考生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投檔和錄取。對于藝術類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在相應類別錄取控制分數線上,實行分步投檔錄取辦法。
一、高考志愿錄取原則
高考平行志愿錄取規則是志愿并列、位次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
簡單來說,平行志愿有三個“一”:一個是同一批次,一個是可以填幾個并列的院校志愿,再一個是在一個投檔時間段內投檔。
平行的5個志愿都為第一志愿,但是根據考生填報的A、B、C、D、E五個平行志愿院校,計算機從A志愿院校開始依次檢索,首先投給A院校,如成績不夠或者沒有缺額,則投給B院校,以此類推,一旦遇到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就投檔給該院校;當院校第一志愿錄取生源不足是 調取第二志愿。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是高考志愿的一種新方式,2008年教育部在安徽省、湖南省、江蘇省、遼寧省、上海市與浙江省6個省區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試點改革。一年的實踐證明,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報風險。
二、高考錄取流程介紹
1.模擬投檔。正式投檔之前,考試院會組織一次模擬投檔,一是讓學生提前熟悉報考流程,正式填報時不至于太過慌亂,二是給各個大學調整時間,按照學生報考人數改變原計劃。
只是部分考生模擬投檔時,并未太過認真,覺得明白流程即可,模擬填報時不按分數選擇。直接填報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畢竟這也能“圓夢”,但提前熟悉流程最為重要。
2.確定投檔比例。各個高校會按照模擬投檔的結果,來與之前的投檔比進行分析,并進行相應的改正。比例確定后便不再改變,這一點可能與學生無關,提前熟悉流程即可。
3.考生投檔。考生正式選擇院校與專業,平行志愿按照分數,從高到低依次錄取,或是調劑到其他院校,或是將考生檔案繼續“下發”。相關部門結合考生選擇以及高校具體標準,將符合情況的電子檔案發給高校,讓高校進行錄取。
4.高校閱檔。相關部門發送給各個高校后,便由高校工作人員閱檔,看考生的志愿選擇、考試成績、排名位次、身體情況等內容進行選擇。
符合條件的考生被錄取,服從調劑的考生,被分到其他專業,不服從調劑的學生只能“滑檔”。高校閱檔會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選出報考人數中的“優秀考生”,按照分數進行選擇。
5.高校預錄取。高校閱讀考生電子檔案后,進行“預錄取”后,將信息返還給相關部門,由他們進行檢查復核。有問題繼續更正選擇,沒有問題錄取工作結束,學校確定錄取名單。
6.確定名單寄送通知書。預錄取工作結束后,相關部門會確定錄取名單,隨后蓋章發給學校。名單上的學生,會被學校錄取,隨后學校會按照要求,寄送“獨具特色”的通知書。
三、高考志愿錄取方法
高考志愿錄取分為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順序志愿是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高考志愿按照分數從高到低向對應的院校投檔,先錄取第一志愿,然后錄取第二志愿,以此類推。
順序志愿其表述方式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例如一個第一志愿院校,一個第二志愿院校,計算機投檔時將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別排隊,然后根據分數從高到低向對應的院校投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