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王牌專業有市政工程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建筑材料工程技術、材料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建筑工程管理等,以下是具體完整名單一覽表,供大家參考。
一、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王牌專業名單
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市政工程技術
全國職業院校交通運輸類示范專業:道路橋梁工程技術
國家示范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市政工程技術專業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 年)認定骨干專業:建筑材料工程技術、市政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材料工程技術
二、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設置
序號 | 專業名稱 |
1 | 工程測量技術 |
2 | 環境工程技術 |
3 | 建筑材料工程技術 |
4 | 建筑設計 |
5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6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7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8 | 古建筑工程技術 |
9 | 園林工程技術 |
10 | 建筑室內設計 |
11 | 建筑工程技術 |
12 | 建筑工程技術 |
13 | 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 |
14 | 智能建造技術 |
15 |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 |
16 | 建筑電氣工程技術 |
17 |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 |
18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 |
19 | 建筑消防技術 |
20 | 工程造價 |
21 | 工程造價 |
22 | 建設工程管理 |
23 | 建筑經濟信息化管理 |
24 | 建設工程監理 |
25 | 市政工程技術 |
26 | 給排水工程技術 |
27 |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 |
28 | 現代物業管理 |
29 | 數控技術 |
30 |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
31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32 | 家具設計與制造 |
33 |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 |
34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35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36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37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38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39 | 軟件技術 |
40 | 數字媒體技術 |
41 | 數字媒體技術 |
42 | 大數據技術 |
43 | 大數據與會計 |
44 | 市場營銷 |
45 | 現代物流管理 |
46 | 旅游管理 |
47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48 | 藝術設計 |
49 | 藝術設計 |
50 | 視覺傳達設計 |
51 |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
52 |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
53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三、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48年,原名哈爾濱技術專門學校,是在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一所建筑類職業技術學校,經過整合1998年成為全國第一批和黑龍江省第一所獨立建制高等職業院校,學院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不斷發展,學院歷經高職校、示范校、優質校、雙高校建設,歷經多年的辦學歷程,鑄就了嚴謹的治學態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結出了豐碩成果。
建院以來,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秉承“德能兼融、行知合一”的校訓精神,深切踐行“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理念,以“行知精神”為引領,形成培育工匠精神育人實踐體系。學院始終堅持“團結奮進,求實創新,傳承奉獻”的校風,恪守“敬業、善能、重導、愛生”的教風,倡導“惜時、善學、精技、求真”的學風,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隊伍建設為保障,以提高人才素質為本位,以鞏固國家示范性項目建設成果為重點,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的,以“雙高”為發力點,學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注入了“龍建院方案”。
學院是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黑龍江省高水平高職院校,黑龍江省課程思政改革示范校,黑龍江省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單位,黑龍江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單位,教育部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和建筑材料工程技術專業被列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高水平高職學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黑龍江省高校系統文明校園單位標兵。
學院堅持推進*職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全力打造課程思政“金課”,加強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和學院內涵建設,推進“三教”改革作為學院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工學結合、行知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機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質量保證機制,類型特色突出,提質培優,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學院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提高人才素質為本位,聚焦建筑行業區域支柱產業和未來新興產業的需求,培養綜合素質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學院教學成果豐碩,建筑特色凸顯,為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和我國建設行業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為社會輸送數萬余名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