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濱州職業學院比較好的專業統計
授予稱號 | 授予單位 | 授予專業 | 授予時間 | 所在學院 |
省高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 | 省教育廳 | 護理 | 2005年 | 護理學院 |
省高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 | 省教育廳 | 現代紡織技術 | 2005年 | 輕紡化工學院 |
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省教育廳 | 護理 | 2006年 | 護理學院 |
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省教育廳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2007年 | 電氣工程學院 |
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省教育廳 | 生物技術及應用 | 2008年 | 生物工程學院 |
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省教育廳 | 會計電算化 | 2009年 | 會計學院 |
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省教育廳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2010年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省教育廳 | 數控技術 | 2011年 | 機械工程學院 |
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省教育廳 | 軟件技術 | 2012年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省教育廳 | 應用化工技術 | 2013年 | 輕紡化工學院 |
省高等職業學校品牌專業群 | 省教育廳 | 護理專業群 | 2013年 | 護理學院 醫療學院 |
省高等職業學校品牌專業群 | 省教育廳 |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 | 2016年 | 建筑工程學院 |
省高等職業學校品牌專業群 | 省教育廳 | 航海技術專業群 | 2018年 | 海洋學院 |
省主體專業 |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 數控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 | 2004年 | |
省主體專業 |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 護理、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化工技術 | 2015年 | |
企校共建工科專業 | 省職工教育辦公室 | 應用化工技術 | ||
列入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的專業 | 教育部 財政部 | 現代紡織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生物技術及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護理、會計電算化、建筑工程技術 | 2010年 | |
列入“教育部、財政部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 | 教育部 財政部 | 應用化工技術、園林技術 | 2011年 | |
濱州市職業院校服務產業重點專業 | 市教育局 市財政局 | 電子商務、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2015年 | |
濱州市職業院校服務產業重點專業 | 市教育局 市財政局 | 應用化工技術、物流管理 | 2016年 | |
濱州市職業院校服務產業重點專業 | 市教育局 市財政局 | 康復治療技術、學前教育 | 2018年 | |
現代學徒制國家級試點 | 教育部 |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應用化工技術 | 2015年 | |
現代學徒制省級試點 | 省教育廳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2015年 | |
現代學徒制省級試點 | 省教育廳 | 口腔醫學技術 | 2016年 | |
現代學徒制省級試點 | 省教育廳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2017年 | |
現代學徒制省級試點 | 省教育廳 | 數控技術 | 2018年 | |
現代學徒制省級試點 | 省教育廳 | 康復治療技術 | 2019年 | |
全國職業院校健康服務示范專業點 | 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 | 口腔醫學技術 | 2016年 | |
山東省優質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 山東省教育廳 | 護理專業群、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機電一體化專業群、航海技術專業群、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群 | 2017年 | |
山東省高水平專業群 | 山東省教育廳 | 高端鋁專業群、化工生物專業群、醫養健康專業群 | 2019年 | |
國家骨干專業 | 教育部 | 化工生物技術、應用化工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護理、助產、航海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口腔醫學技術、藥品生產技術、康復治療技術 | 2019年 |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項目 |
國家生產性實訓基地 | 教育部 | 建筑類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機械加工生產性實訓基地、學前教育生產性實訓基地 | ||
國家優質高職院校 | 教育部 | 濱州職業學院 | ||
國家虛擬仿真中心 | 教育部 | 化工虛仿真實訓中心 | ||
國家協同創新中心 | 教育部 | BIM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黃河三角洲生物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 ||
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 | 教育部 | 護理技能大師工作室 |
2、濱州職業學院師資力量介紹
濱州職業學院現占地面積3639.96畝,建筑面積84.6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49.0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23986.07萬元;設15個二級學院、47個招生專業;在校生23516人,在職教職工1425人,其中專任教師1139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880人,占比77.26%;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352人,占比30.9%,其中正高48人、副高304人;雙師型教師733人,占比64.35%;兼職教師385人,占比33.8%。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團隊2個,“”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省教學名師7人、省高校“十大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團隊1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