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山東輕工職業學院招生網和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甘肅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16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8216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山東輕工職業學院,不過每年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在甘肅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甘肅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東輕工職業學院
1、甘肅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輕工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甘肅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東輕工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842名;
3、甘肅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輕工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164名;
4、甘肅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輕工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在甘肅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0年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在甘肅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2022年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在甘肅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0842 | 省政府 |
3、2021年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在甘肅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2164 | 省政府 |
中國二本大學排名整理
以下部分中國二本大學排名數據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全國排名 | 院校名稱 | 批次 |
1 | 廣東財經大學 | 二本 |
2 | 貴州醫科大學 | 二本 |
3 | 重慶醫科大學 | 二本 |
4 | 遵義醫科大學 | 二本 |
5 | 上海海關學院 | 二本 |
6 | 廣東金融學院 | 二本 |
7 | 天津理工大學 | 二本 |
8 | 西安郵電大學 | 二本 |
9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二本 |
10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二本 |
11 | 集美大學 | 二本 |
12 | 重慶理工大學 | 二本 |
13 | 北京聯合大學 | 二本 |
14 | 上海商學院 | 二本 |
15 | 蘇州科技大學 | 二本 |
16 | 成都大學 | 二本 |
17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18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二本 |
19 | 廣東醫科大學 | 二本 |
20 | 重慶工商大學 | 二本 |
21 | 貴州師范大學 | 二本 |
22 | 廈門醫學院 | 二本 |
23 | 云南師范大學 | 二本 |
24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二本 |
25 | 新鄉醫學院 | 二本 |
26 | 湖北醫藥學院 | 二本 |
27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二本 |
2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二本 |
29 | 溫州大學 | 二本 |
30 | 廣州體育學院 | 二本 |
31 | 廣西師范大學 | 二本 |
32 | 江蘇師范大學 | 二本 |
33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34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 二本 |
35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36 | 南京工程學院 | 二本 |
37 | 浙江科技學院 | 二本 |
38 | 西安醫學院 | 二本 |
39 | 廣東警官學院 | 二本 |
40 | 安徽財經大學 | 二本 |
民辦二本和公辦二本的區別是什么
民辦二本和公辦二本的區別主要有:收費標準不同、住宿費和住宿條件不同、本科所屬的頭銜不同、找工作時畢業證的認可度不同、師資力量不同、保研考研率不同、辦學形式不同、被合并幾率不同、抗風險能力不同等等。
總之,民辦二本院校和公辦二本院校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在具體選擇的時候要結合自身的學習條件和家庭經濟條件來有所取舍,既不能認為民辦二本院校不好,也不能認為公辦二本院校都是好的。關鍵是看什么專業,學校位于什么地方,如果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好,專業也好,那么選擇民辦二本院校也是可以的。
三、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學校介紹
學校始建于1960年,前身是山東省絲綢工業學校,2006年升格為山東絲綢紡織職業學院,更名為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學校占地370.95畝,建筑面積17.17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0062萬元,固定資產總值4.7億元。 學校現有國際時尚學院、嘉環ICT學院、紡織工程系、藝術設計系等10個二級院系,現開設云計算技術與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現代通信技術、動漫制作技術、藝術設計、人物形象設計、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服裝設計與工藝、跨境電子商務、空中乘務、大數據與會計、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網絡新聞與傳播等36個高職專業,7個自學考試本科試點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2萬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500人,其中高級職稱100人。專任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82.9%,16人次先后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山東高校十大師德標兵”“山東省優秀教師”“山東省職業教育青年技能名師”“山東高校優秀輔導員”“淄博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紡織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專家”等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改革創新,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在體制機制創新、一流專業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連續17年獲得山東省文明單位稱號,是山東省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山東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示范單位、山東省“智慧教育示范區(校)”創建單位、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國家紡織服裝人才培訓基地、第一批山東省節水型高校、山東省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最具辦學特色的高職院校、山東最具行業影響力高職院校。 專業建設 緊密對接山東省“十強”產業、淄博市“四強”產業和特色產業,優化“一標桿二骨干三基礎”的專業群布局,服裝與服飾設計立項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創意設計、互聯網商貿獲批省級品牌專業群。學校擁有中央財政支持專業2個、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品牌專業群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駐淄高校品牌專業2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建有山東省職業教育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2個、山東省高等學校應用技術優質協同創新中心1個;建成省級精品課程2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9門、山東省繼續教育數字化精品/優質課程5門、山東省社區教育優秀課程資源4門;參與7個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產教融合 學校2018年榮獲“山東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示范單位”稱號;學校是山東省教育廳認定的“山東省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與山東世博華創動漫傳媒有限公司共建“世博動漫學院”,與上海賽特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共建“國際時尚學院”、與南京嘉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嘉環ICT學院”;深化現代學徒培養與歌爾集團有限公司共建“歌爾匠造專班”;學校牽頭成立淄博市紡織服裝職業教育集團;校企合作單位達573家,校企聯合招生專業13個,建有校內實習實訓場所144個,校外實訓、教學與科研基地等290余個;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獲批Web前端開發等19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定試點資質;“嘉環?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等校企合作案例被評為山東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先進案例一等獎。 教育教學成果 近年來,學校師生在國家和全省各級各類大賽上獲得一等獎313項、二等獎572項、三等獎702項;主持完成省級以上教研課題40余項;獲2021年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理論實踐研究課題2項;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山東省教改立項項目15項,主持開發山東省專業教學指導方案5項;獲得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科研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31項;獲得“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9項;獲評山東省“終身學習品牌項目”1項。校企合作開發課程50余門,主編教材50余本,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持續提升。 學習生活環境 “智慧校園”給師生帶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全新數字化體驗,校園WIFI全覆蓋、公共場所空調全覆蓋、教室智慧教學設備全覆蓋。學生公寓提供智慧洗浴、智慧洗衣服務,網上辦事大廳為廣大師生提供數字化生活全方位服務。校內設有駕培中心,學生上學期間,可輕松考取駕照。 校地融合的創業環境 依托于2018年學校被山東省中華職業教育社批復建成的“山東省創新創業學院”,完善創新創業學院體制機制,遵循“全過程、全方位、全鏈條”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構建“三全四階一平臺四維度”的專創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注重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立項山東省職業教育改革研究課題2項,淄博市職業教育微課題2項,研究成果在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臺灣交流訪問中展示推廣多次;強化師資培訓,46人遴選進入山東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導師庫,開展創新創業各類師資培訓500余人次,大學生創新創業職業技能培訓2500余人次、申請培訓補貼300余萬元;獲山東省黃炎培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以及優秀組織獎;獲“魯南制藥杯”第五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第六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以及“建行杯”山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1項,銅獎6項。 高薪就業、體面工作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高薪就業、體面工作”為目標,建立了科學的就業服務體系和完善的數字化就業信息平臺,對畢業生就業進行“一對一”跟蹤服務和全方位指導。以職業能力培養,緊密結合企業崗位需求,人才培養定位更加準確,實現人才培養與就業服務的校企全面合作。學生崗位穩定率、起薪、專業匹配度、就業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國際合作與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的理念,是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東南亞職業教育境外辦學聯盟常務理事單位,山東省“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一帶一路”國家院校和企業交流協會理事單位,“一帶一路”紡織服裝職業教育聯盟理事單位,中非職業教育聯盟理事單位;與英國、法國、俄羅斯、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國等國家(地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在柬埔寨、孟加拉國、越南共建立4個海外人才培養基地;與韓國京東大學共建藝術設計、計算機應用技術兩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與韓國南部大學合作開展跨境電商專業專本貫通培養項目;引進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和先進的時尚設計課程體系,建設國際時尚設計學院,搭建起寬領域多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學校設有高標準的留學生公寓,每年招收優秀國(境)外學生來華留學,同時鼓勵學生“走出去”,每年資助優秀學生到國(境)外高校交流學習,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努力打造高職教育國際化辦學新模式。 伴隨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等歷史機遇到來,學校正按照黨委提出的“一年夯實基礎,兩年大步突破,三年邁進前列”建設思路,通過“黨建引領”“強群育才”“名師名匠”“AI賦能”“國際合作”“文化品牌”“校區擴建”七大工程,聚力打造文化育人高地、校企合作樣板、智慧校園示范、設計人才搖籃,努力把學校建成時尚創意全國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高職院校。(截止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