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世界知識產權日演講稿【一】
世界因創新而改變地球是圓的為了證明這一點,在15世紀,西班牙人哥倫布帶領他的船隊4次出海西行,試圖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但歷時十余載并經歷九死一生的磨難,他們僅僅到達美洲大陸。而在今天,憑借現代交通工具特別是通信技術,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與世界任何一隅的人相聚或交談,地球因此而變小,全世界的人們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
世界是平的;對于技術發展帶來的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美國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通過細致的描述,得出了這一深刻而又令人激動的結論。短短數年,這部書已改編3次,有幾十種語言的版本,暢銷全球,但作者仍然感嘆,出書的速度趕不上創新技術的涌現。
創新??將全世界聯系在一起。在第1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主題詞,進一步升華了全球化的觀點并揭示了這種變化的動力之源:創新技術正在創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社會。譬如,基于網絡的遠程教育,讓那些偏遠地區能釋放出其知識潛力,并有助于縮小各國之間的知識鴻溝;尖端的電視會議技術,可以減少人們出差的次數,從而減少碳排放;快捷的數據管理與交換,不僅加快了創新周期,為集體創新提供了便利,而且有助于公司、研究機構和個人之間開展互惠互利的合作
現代科學技術的復雜性和綜合性,促使國家之間、企業之間不得不擴大交流與合作,以提高自己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發組織通過與外部的聯結機制,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交流合作網絡,廣泛地借助外部知識和信息以及在全球范圍內獲取和配置資源,來構建自己的創新構架,從而突破現有資源和能力的限制,迅速擴展、提升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強化了自身的競爭優勢。技術創新手段的全球化帶來科學技術不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尤其是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不僅給世界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推動,而且也給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深刻影響。特別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科技成果在國際上的傳播、技術創新鏈條在全球的延伸,創新已越來越超越各國間有形邊界的限制,并迅速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新的顯著特征。
世界正在因創新而改變,在這一波瀾壯闊的偉大進程中,知識產權制度的促進和保障作用居功至偉,它不僅是各國推動技術創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和重要政策手段,也是推動全球化繼續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的無可替代的重要工具。如WIPO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所說,知識產權制度為開展技術交易和傳播工作提供了框架,獎勵創新和競爭,服務于鼓勵創新和創造這一根本目標,并確保人人能從知識產權制度中獲益,有序地攜手應對共同面臨的挑戰,從而有助于將全世界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翻一翻當今世界經濟生活中的很多熱門詞匯,諸如開放源代碼、承接外包、離岸生產、產業轉移、技術交易、搜索引擎、外貿依存等等,無不是以知識產權制度為規則,以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為依托,而正是這些活動成為鏟平世界的動力,推動地球愈加快速地由圓變平。
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再次催生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把握世界大勢和中國經
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全國人民下最大決心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并力圖在一系列領域實現技術的新突破,包括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著力突破帶動技術革命、促進產業振興的關鍵科技問題,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問題,突破增強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技術問題,為此,強調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以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推動中國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對世界經濟的復蘇和可持續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創新,將全世界聯系在一起;知識產權,將創新聯結在一起。因為只有知識產權,才能使創新的涌現,獲得不竭的動力!
2018年最新世界知識產權日演講稿【二】
為宣傳普及著作權知識,青少年的版權保護意識和自主創新意識,省教育廳、省版權局等六家的通知精神,xx縣教育局在全縣中小學生中了一次“從我做起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通報我國法院xx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二是通報我國法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要措施。
一、我國法院xx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
xx年,在最高法院監督指導下,全國地方各級法院普遍加強了對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審判工作,充分發揮了法院的刑事、民事和行政審判的職能作用,依法及時受理涉及知識產權的訴求,努力提高案件的審判質量和辦案的效率,依法及時嚴懲了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依法加重了侵權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從而全面加強了我國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促進了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推動了我國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秩序的完善,全社會自覺尊重和依法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意識普遍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司法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有了進一步的改善。
(一)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刑事司法保護
xx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及時受理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案件,依法嚴厲懲打擊了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犯罪活動,切實加大了我國對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
去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受理和審結的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犯罪的案件大幅度上升。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受理一審案件3567件,同比上升28.36%。其中,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524件,上升35.40%;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117件,上升16.48%;非法經營犯罪案件1926件,上升34.40%。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審結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犯罪案件3529件,同比上升28.28%。
去年,在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審結的涉及知識產權犯罪的案件中,作出有罪判決和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都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全國地方各級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共判處5336人,上升30.66%。其中,有罪判決5319人,占99.68%;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2963人,占55.53%,上升23.90%。在已經審結的案件中,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505件,生效判決人數741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121件,生效判決人數1942人;非法經營犯罪案件1903件,生效判決人數26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