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演講稿篇【一】
蘇格拉底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在我小的時候甚至高中我一直有理想,但是我沒有為它奮斗過,到了大學之后我才漸漸的明白要想取得一點成功必須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人生的意義就在于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生活好比旅行,理想就是路線,失去了路線,只好停止前進。但是僅僅有理想是不夠的,我們不要耽于幻想,要有實際行動,即使我把未來勾畫得再美好,但也只是空中樓閣罷了!
以很低的成績走進大學,剛開始帶給我的是自卑,因為我是寢室六個人中分數最低的,從入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激勵自己,在新的環境中我要一切重新開始,人最重要的不是反省自己,而是知錯就改,我相信改變自己任何時候不會晚。我最弱的學科就是英語,基本單詞都說不下來幾個,從第一天軍訓開始,我就把單詞寫在紙條上,每當教官讓我們休息的時候,我就會把紙條拿出來背一遍,每天十個單詞,雖然不多,但是對我來說是我走向學習之路的開始,就這樣,我對英語漸漸沒有恐懼之感了,給我印象最深的的是開學典禮的時候,學校給學姐學長們頒發獎學金,那時候我坐在下面和其他同學一樣是羨慕,更多的是覺得那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對于我們來說真的遙不可及,但是我覺得只要我去努力,哪怕取得再少的成績我也不會愧對自己。
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大學生的向往,我對每一堂課都很重視,都會爭取坐在第一排,希望能聽得更清楚,和老師更好的互動。說實話有的學科和老師我也不是很喜歡,剛學微積分的時候都過來半個學期了,自己還一塌糊涂,除了課上沒好好聽講外,課后也沒有復習,我想知識是可以征服的,不能征服的只有自己,后來的幾天一有時間我就在圖書館泡著做數學題,不到三天的時間半個學期的東西我已經全部掌握了,在后來的期末考試中打了96分。從這以后我更加堅信,要想取得進步,首先征服的是自己。知識和難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懶惰。
開始時的大學生活就是三點一線,外出都很少,早上8點上課,我三四點鐘就起來背英語,6點寢室樓開大門,我就毫不猶豫的沖到自習室學兩個小時再去教室上課,晚上不到九點半決不回寢室,當時七公寓里還有自習室24小時有電,每天我回到寢室洗漱后再去自習室待一會,到12點左右再回去睡覺,那時候同學們都笑我是拼命三郎,我知道他們是關心我的身體,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一點都不覺得累,因為我心中的信念,既然選擇的重新開始,我就要取得成績,由于那時候我對韓語也很感興趣,所以我課余的消遣的事就是自學韓語,大一第一個學期下來除了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外,最讓我欣慰的是我背完了兩本兩本英語字典,并且能看懂簡單的韓語文章了。那時我越來越理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句話的意義了。人生之路漫長坎坷,旅途中充滿了成功與失敗,布滿了玫瑰與荊棘,在艱難跋涉中,我們選擇了成功,同時也選擇了失敗,成功與失敗,只是人生道路上的兩個岔路口而已,其關鍵在于我們的選擇。
大一的時候我的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在班級和學校不擔任任何的職務,也沒參加什么社團,漸漸的我發現我認識的人有限,幾乎沒什么朋友,因為每天填充我大腦的只有學習,連逛街對于我來說都是很奢侈的事。甚至有的同學的名字我都不知道,我幾乎是獨來獨往,馬克思哲學中說:人是社會中的人,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我也覺得自己越來越孤獨,覺得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生活方式有問題,但是如果交朋友一定會占據學習的時間,我想在學習和生活上我一=一定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魯迅先生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想我應該多交些朋友,能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共同提高,這樣不僅不耽誤學習,反過來更會促進我的進步,后來在我的日程上有了和同學一起打水,一起吃飯,一起逛街的時間,我的心情也好了很多。我把學習和休息的時間重新做了安排,好的心情和休息促進了我的學習,使我總能保持好的精神狀態,在課上認真聽講,思路和老師一起走,每堂課都爭取坐到前排,這樣我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在大一結束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收獲了很多,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朋友。
理想的演講稿篇【二】
各位朋友們,評委先生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關于人生理想》 古人h,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講的就是要為理想而奮斗,作為一個社會人,是追求理想,還是追求名利,結果會大不相同。追求理想是個奮發向上的連續過程,也是個升華、完美人生的過程,就像馬克思h的;“我們的事業不顯赫一時但會永遠存在,在我們的墓碑前,高尚的人們會灑下熱淚。”
要比知識的高低,不能比個人權威的高低,要把威信建立在素質與認知水平的提升上,古人h:“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追求人格的完善而不是物質的享受,我們古代把“修身正己作為為政之本、治國之要。”王安石h;“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因此,我們共產黨人自誕生那天起就要求共產黨員要加強修養。取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尊重就是靠人格的完美,俗話h“政聲人去后”,不注重人格的修養不僅別人不會從內心敬佩你,自己也容易走上歧途,中青年干部為人從政的路很長,要堅持做人與為政,修身與立德相統一,自覺踐行,提升精神境界,培養高尚的精神情操,不攀比錢財,不貪圖享受,以人格力量影響和帶動群眾。
在中青年干部的成長歷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都是順境,或者總是遇到伯樂,何況還有伯樂看走眼的時候,且“人生有坎坷,遇人有不賢”是很平常的事。能否在逆境中保持心靈上的平和狀態,是對一個人很現實的考驗,所以,我們在逆境中也要堅持黨性和做人的原則,保持心靈的平衡與和諧,能干事時肯拼命,不能干事多讀書。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升遷,以豁達的胸懷處理得失,以奉獻的精神服務社會,不為浮名所累,不為私利所縛,不為權欲所惑,保持心靈的平衡與和諧,就能在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奮斗的征程中,實現中青年干部的人生價值和無悔人生。
作為改革開放時代的中青年干部,首先要深刻認識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和意義,把思想統一到國家的重大決策上來。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的革命,黨的十七 大報告用“三個最”和“三個面貌”的歷史性變化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即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正是“三個最”帶來了“三個面貌”的歷史性變化,即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所以,改革開放是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在政治領域,什么是*的?中青年干部要清醒的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進程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轉變黨的執政方式,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使黨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的堅強領導核心。在經濟領域,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深刻轉變,30年來最成功的改革是農村的聯產承包責任制,80年代中后期開始的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民營經濟的興起。我們從農村到城市,在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的全面改革,對于傳統模式來h,是質的更新。在當代中國,只有*的,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利益群體的智慧力量;只有*的才能夠指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只有*的理論體系才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始終做到不動搖,堅持不動搖,堅持不動搖。這是我們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的執政方針,因此,我們必須圍繞它做人、做事、做官。
一是要守住底線,堂堂正正的做人。要堅守為政做人的底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住誘惑,既干事又干凈,既為政又做人,既勤政又廉政,最起碼的要求就應當是廉潔、廉明、廉直。這是道德的范疇,是做人立身之本,是處事成事之基。在份內工作上,要為發展h真話,為改革h硬話,為團結h好話,為群眾利益h實話,干該干的,把精力用在抓項目、促發展上,把時間放在深入基層解難題、攻難關上,這樣才不白拿國家俸祿,不白吃百姓五谷,不白占組織位子,做到問心無愧。
二是要瞄準標線,踏踏實實做事。勤于創新,勤于實干,勤在結果上,勤在效率上,勤在實實在在的政績上,勤政不是看你出沒出工,到沒到崗,在沒在位,關鍵的是看你為發展謀了多少事,創了多少業。
三是不越紅線,清清白白做官。要時刻彈響信念之弦,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人們常h犯錯誤常常是一念之差,其實這個念是受理想信念支配的,道德上的墮落,經濟上的貪婪,生活上的腐化,問題表現在錢財上,根子卻在理想信念上。要慎交朋友,做為中青年干部,更要廣交朋友,用活各種資源,凝聚各方力量,促進事業發展,但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把握好度,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要在兄弟情、戰友情、同事情、朋友情上經得起實踐檢驗,困難檢驗,是非檢驗,而不是為個人利益劃圈子,講義氣,
總之,我們每個中青年干部應該切切實實的把個人的修養從現在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個人道德修養的實踐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去,不僅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當好人民公仆,而且在社會生活中嚴格要求,率先垂范,爭取做一個比較完美的國家公務員,幾十年后,我們回過頭來,看看自己一生走過的軌跡,無怨無悔。
在人的一生中,從孩童時嬉玩到在關鍵崗位上為國家工作,機會難得,但是時間有限,能在工作崗位上就是那么短短的幾十年,而且中青年干部年輕,責任大,施展才華的空間也大,如何完整的走好無悔的人生道路,達到理想的人格完美,是我們每一個中青年干部所面臨的修養考驗,我們應該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要始終追求理想的實現,追求知識的提升,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心靈的和諧。我們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就是共產主義,而從現實講就是*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