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體戰略”黨課發言稿
一、經濟建設
發展速度、質量與效益的關系
我國過去30多年的高速發展是以犧牲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代價的,這種發展模式在特定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但從長期來看是不可持續的。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分析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及其三者之間的關系,并通過一些數據和案例指出過去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以質量和效益為基礎的發展方式的目標和要求,這是一項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
過去30年高速發展的背景及其問題
要說清楚為什么目前經濟增速會慢下來,首先要說清過去30年高速發展的內在原因。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是在特殊的背景下產生的,這個特殊的背景包括以下要素:經濟體制改革所帶來的市場經濟體制,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自由貿易,相對充足廉價的簡單勞動力供應,公民市場意識、競爭意識的增強,以及權利意識、公平意識、平等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的相對淡漠等。因此,在對外開放的政策下,大批外資涌入中國,他們利用中國便宜且勤勞的勞動力生產了大量價廉物美的產品,向全世界銷售。尤其是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幾乎全世界的市場都向中國產品開放,巨大的全球市場,巨大的國際投資,加上巨大的中國勞動力資源,造就了中國GDP的高速增長。
過去30年的高速經濟發展確實給我國社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實際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也大大增強。但是,這種增長方式弊端和缺陷不少。首先,過去多年GDP增長率數值 很高,但勞動者實際收益不高。我國生產的產品很多,但收益被國際資本和國外消費者拿走了大頭,本國政府的稅收獲得了小頭,為GDP做出巨大貢獻的本國勞動者僅獲得微薄的工資。
最后,過去30余年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國際市場,包括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這一方面使我國經濟獲得了更廣大的市場,但另一方面也使我國受國際經濟的影響很大。一旦國際經濟發生問題,我國的經濟就會受到很大的沖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我國經濟所遭遇的震蕩和目前經濟增速下滑都與國際經濟的波動有關。從一定程度上看,我國目前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與歐盟和美國等重要經濟體的不景氣有直接的關系。由于有效內需的不足,使我國經濟的發展不得不受他國經濟的拖累。
對于身臨其境的中國人來說,上述情景也許并不生疏。但大家要問的一個問題可能是:“為什么我們會允許或接受這種情況的發生!币卮疬@個問題,首先應該從中國人對發展的渴望談起。過去很多年,中國一直是窮國,但不甘心永遠做窮國,因此要發展,要趕上西方發達國家,而在差距很大、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要趕上西方國家就只能靠在自我犧牲基礎上獲取發展的速度。因此建國以后我國有了“大躍進”、“超英趕美”等運動式的發展及口號。改革開放以后,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直接展現在我國民眾的眼前,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因而堅信只有通過比發達國家更快的速度才能使我國盡早達到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在這種特定的條件下,發展速度成為了我國發展戰略最主要的目標。
在經歷了長達3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后,我們取得了GDP總量世界第二的地位,但同時也越來越多地遭遇到持續發展的障礙。應該看到,我們過去長期以來不計社會成本和環境代價,依托國內簡單勞動力生產廉價商品,以此打開國際市場的發展策略,到現在基本上已經走到了盡頭,不能繼續支撐高速發展。即使我們想繼續依賴這種路徑,客觀條件也不允許。目前經濟發展速度的減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過去的發展方式在新形勢下的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認真反思過去發展方式的問題和缺陷,尋找和培育未來發展的新動力。
對過去發展方式的反思
毋庸置疑,對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只有通過更高的發展速度才能在較短的時期里趕超發達國家。但是,過去我們對發展速度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偏誤。
反思之一:GDP導向的缺陷。長期以來,我們簡單地以GDP增長率來衡量發展速度,而相對忽略了其他的指標。在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統計指標中,GDP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在對各級政府及其官員的考核中,GDP增長的數據也是最重要的標準之一。而國家和地方的官方統計數據中迄今為止沒有將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標納入其中,這一指標自然也就不在對各級政府及其官員的考核標準之列。
GDP確實是測量發展速度的指標,但它只能測量物質產品和服務的增加情況,而無法反應財富分配和對人們生活的實際影響。應該認識到,經濟活動的目標是要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要,而物質產品和服務只是滿足人們需要的手段。這些手段能否達到最終的目標,還需要考察其分配和使用環節的情況。我國多年來過分地強調GDP指標,不少地方政府甚至只關注GDP的高速增長,而相對忽略了收入和財富分配的情況,以及財富的增加對人們實際生活的影響。這不僅是對經濟發展的測量指標運用的不合理,同時也反映出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方式的不合理。
反思之二:如何對待當前發展與未來長期發展的關系。經濟和社會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就像一個永無止境的長跑競賽一樣,在每一個階段上既要保持當前合理的速度,又要為后面的競賽補充和積蓄能量。如果只顧眼前的競賽而不合理地加速,必將導致下一階段能量的提前消耗。經濟發展雖然不能簡單地與長跑比賽類比,但其 基本原理相通。一方面要保持當前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為將來的發展積蓄資源潛力,才能可持續發展。因此,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在本國資源能力基礎上選擇合理的發展方式。國家的資源能力既要依托其固有的資源稟賦,也要通過一定的行動而推動持續性的資源建設。從前一方面看,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的自然資源、技術資源等都不夠充分,而以簡單勞動力為主的人力資源相對充足。從實際情況看,我國過去的發展戰略中比較重視眼前的發展,而對未來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重視不足。從短期發展看,最大限度上利用我國簡單勞動力,可以在一定時期內獲得較高的發展速度。但從長期發展的角度看,僅僅依靠簡單勞動力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
因此,為了獲得長期發展的動力,我們必須向科技投入,向人力資本投入,讓更多的人接受更高的教育,為勞動者提供更多的培訓,并大幅度提高國民健康水平。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有更多的長線投入,而這很可能會影響短期經濟發展的速度。這就需要國家和地方的*在制定發展規劃時,應該在當前的發展速度目標和未來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之間做出平衡。如果只著眼于當前的政績而過分追求GDP的增長,則可能忽略長期發展潛力的培養和積蓄,其結果必然是短期GDP看上去不錯,但將來持續發展的能力不足。然而,在我國對地方政府和官員的考核標準中設立了GDP增長率等具體的指標,而對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卻沒有具體的指標,因此導致地方政府和官員對當期的GDP更加重視,而對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重視不足。
反思之三: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始終沒能得到很好解決。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確定了“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戰略思路,將全黨全國的工作中心集中到促進經濟發展方面。這本來是對過去“以階級斗爭為綱”路線的撥亂反正,但后來在一定程度上被誤讀為可以只重視經濟發展,不重視社會發展,或者說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可以犧牲社會發展。結果在過去30年中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會發展方面卻乏善可陳。經濟總量已經坐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但社會發展卻仍然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全世界都認為中國已經是一個經濟強國,但卻無人認為中國是一個社會發展水平高的國家。
在過去30年中我國的社會發展水平在很多指標上甚至還有所倒退。近年來,社會發展問題已經得到中央的重視,社會建設已經被排在與經濟建設并列的五大建設之中,社會發展各個方面正在出現好轉。但是,具體的社會發展規劃水平仍有待提高,促進社會發展的具體行動力度仍不夠大,許多地方在社會建設方面仍是口號遠大于實際行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一手硬、一手軟”的情況仍未從根本上得到糾正。例如,過去長期以來我國的民生事業和社會福利水平一直很低,近年來對民生事業的投入剛剛有所增加,馬上就有一些“警惕福利國家陷阱”的言論。事實上,與其他許多國家相比,我國各級政府公共財政對社會發展的投入水平還很低。2010年我國各級財政對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與就業、以及住房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加在一起,只占到GDP總量的7.19%,①而同期歐盟27國在這方面的平均財政投入占其GDP的三分之一以上。② 這些數據說明,我國在民生事業方面的投入水平還遠低于發達國家,離發達“福利國家”的高福利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當前我國的主要矛盾仍是民生事業和福利水平嚴重滯后的問題,而不是福利水平過高的危險。
這些情況說明,我國各級政府對社會發展的實際重視程度還存在不足?陀^上看,政府財政對經濟建設及其直接相關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可以取得直接的GDP收益,而投入到社會建設方面的直接經濟收效不夠明顯。這導致不少地方政府及其官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將社會發展看成是“軟任務”,將社會建設看成是花錢的事情,對其重視程度遠低于“掙錢的”經濟建設。但是從長期發展看,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的成果最終要通過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獲得最終的收益。同時,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背景下,未來我國經濟發展要更多地依靠高素質的勞動力,而要提高我國勞動力的素質和人力資本總量,其根本途徑也是要通過更高水平的教育、健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
確立在質量和效益基礎上的發展速度
在經歷30年的高速發展后,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新的 發展階段中,過去發展的環境和條件都不同程度發生了改變,這要求我國新的發展戰略必須基于新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發展目標。在新的發展階段里,我們仍應該保持并進一步提高發展速度,繼續重視GDP的增長。但本文強調,在未來的發展中僅靠速度難以保證趕超戰略的成功。要成功地實現趕超戰略,還需要幾個方面的條件:一是發展的質量,二是發展的實際效益。同時,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應該更加均衡,應更重視GDP指標與其他發展指標之間的綜合和平衡,尋求建立在質量和效益基礎上的高速發展模式。
新的發展環境和條件。如前所述,過去30多年的發展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市場,國內勞動力充足,民眾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較強,但權利意識、公平意識、平等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相對淡薄等背景和條件。但在新的發展階段里,這些背景和條件正在發生改變,新的環境和條件正在產生。
首先,在過去30年里我國經濟面臨著較為有利的國際市場。我國對外開放的策略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資,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消除了很多國家對我國的貿易壁壘,擴大了我國產品的國際市場,而我國相對便宜的勞動力生產的大量價廉物美的產品滿足了海外市場的需求,并且與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形成了互補關系,獲得了發達國家市場的認可,極大地帶動了我國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為基礎的外向型經濟的發展。但目前國際市場條件正在發生改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尤其是近年來歐洲債務危機和歐美國家經濟狀況不佳,使我國的出口受到明顯的影響。從長期看,國際市場對我國制造業的低端產品需求潛力不會無限制的增長,因而我國依托海外市場的低端制造業發展將缺乏增長后勁。要適應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必須要改變依靠低端制造業的發展策略,將未來的發展定位于高端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上。我國的經濟發展與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的發展將逐步從過去以互補為主的關系轉化為更加直接的競爭關系,這將改變我國產品的國際貿易環境條件,導致更多新的國際貿易摩擦。能否建立新的有利的國際貿易環境,對我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其次,我國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有效地利用了我國充足的勞動力,勞動力供應的充足不僅為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提供了足夠的勞動力,而且還使外向型企業有效地控制了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但這種特定階段的“人口紅利”目前正在弱化。在未來20年里,我國人口老齡化必將加速,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將明顯降低,因此很難再維持過去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再加上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者的工資福利水平勢必提高,很難繼續維持低成本勞動力的發展模式。而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將使我國外向型制造業很難維持競爭優勢。這也使得我國未來的發展不能再沿襲過去的低成本勞動力策略,不得不以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去保持國際競爭的優勢。
一、中國收入分配不公現狀
在當前大多數有關收入分配的實證分析中,均采用了基尼系數這個分析工具,并以此來描述。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擴大,并具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據測算,我國居民個人收入的基尼系數1996年為0.424,1998年為0.457,2000年繼續上升為0.458。根據國際標準,基尼系數在0.4以上表示絕對不平均。按此標準來判斷,我國早就進入絕對不平等區間。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貧富懸殊差距已越來越嚴重,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33倍。
二、中國收入分配不公表現及原因
一是勞動力流動中的體制性歧視。勞動力流動的體制性歧視,源于計劃經濟早期的城鄉分割體制。在城鄉經濟一體化或城市化 逐步形成的趨勢下,原有體制中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的身份性歧視并沒有根本改變,農村勞動力在向城市轉移過程中,農民的身份在就業、收入分配以及公共品分享方面,仍然受到相當程度的歧視待遇。
二是缺乏有效的勞資協調機制,中下階層缺乏表達訴求權。我國在轉型經濟體制中,雖然按勞分配依然被強調為主體地位,但相應的體制設計還很不完善,甚至有些方面存在嚴重“缺位”現象。特別是勞動集體談判的權利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使得勞動要素在參與分配過程中始終處于弱勢地位。
三是壟斷行業對分配關系的扭曲。行政性壟斷實際上是從計劃經濟時期的部分行業歸口管理演變而來。這是目前我國行業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根本原因,也是對按勞分配為主的分配關系的重大扭曲。
四是政府職能轉變滯后的影響。相對于經濟市場化進程而言,政府職能轉變還僅僅是初步的,集中表現為政府職能的缺位、錯位和越位。目前社會反映強烈的教育、醫療、住房以及社會保障等問題,是一些突出的表現。
完善收入分配機制的基本思路及對策措施
十八大“五位一體戰略”黨課講稿十八大“五位一體戰略”黨課講稿
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針對以上原因,提出選擇和設計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的基本思路,并采取積極的對策措施顯得刻不容緩。
完善收入分配機制的對策措施
在上述完善收入分配基本思路的框架下,要積極采取各種強有力的措施,特別是完善收入分配機制的對策措施,以保證形成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合理分配制度和有效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實現。
1.大力營造收入分配的激勵機制。在堅持市場化導向驅動的收入分配方向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機制,最大限度地體現收入與貢獻的對等。特別是要適應人才爭奪國際化的客觀要求,推動知識產權的貨幣化和資本化,強化股權、期權激勵,逐步使人力資本價格與國際接軌,提升以人力資本的競爭力。
2.構建以就業政策為積極手段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調節,不僅僅是二次分配的問題,首先應該在一次分配上就予以調節,主要是增加就業。如果不能實現更多的就業,在二次分配中實行的收入差距調節作用是極其有限的。從這個意義上講 ,就業政策應該成為調節收入分配的最有效的工具。
3.在調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中要形成有序渠道的城市進入機制。在我國目前情況下,依靠農業收益來改善其收入水平的潛力也不大,惟一的現實途徑是通過城市化的大規模轉移,改變農民的身份,進入城市的非農業產業部門。因此,加大城市化力度(其中有可能包括土地政策調整),打破人口流動壁壘,實現大規模的農業過剩勞動力的轉移,是控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最有效途徑。
二、 政治建設
八大報告中指出,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今天的《十八大報告解讀》中,我們繼續邀請區委黨校哲學政治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林建華圍繞推進政 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提出的新思路為我們進行解讀。
十八大報告鮮明指出: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為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這就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民主,加快建設,發展政治文明。
按照這一總體思路,報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
報告提出了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抓好的七項重點任務: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健全協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學習十八大報告第五部分,特別引人注意、需要強調有三點
一是提出“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將其作為政治體制改革重要內容進行了闡述。協商民主的提出,豐富了人民民主的實現形式,對于發展民主和政治文明,實現最廣泛、最真實的民主指明了正確方向。
二是提出“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特別是提出要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范化等,對于保證黨和國家權力的正確行使,提升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三是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充分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這就從根本上回應了人民群眾的熱切愿望和期待,從而把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它貫穿在整個報告之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文化建設
抓住文化強國建設的關鍵環節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實現這一重大戰略目標,必須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增強文化建設本領,抓好幾個關鍵環節。
十八大“五位一體戰略”黨課講稿文章十八大“五位一體戰略”黨課講稿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380890105.html,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增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興國之魂,是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發展方向,是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沒有的支撐,就談不上文化的真正發展;沒有人民群眾對發自內心的認同,就談不上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以作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才能實現文化強國建設的目標。所以,建設文化強國,關鍵在于不斷增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使全國各族人民為了國家的發展振興而共同團結奮斗。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在歷史上我國曾經是一個文化強國,我國的價值觀念、制度文明和藝術文化等對周邊國家乃至全世界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當今世界,衡量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特別是其價值理念、發展道路、國民素質、國家形象等能不能在國際上有競爭力,能不能贏得更多的國際認同,能不能占領世界文化高地。 因此,我們需要著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深入把握文化交流規律,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我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激發文化創新活力。我國文化資源豐厚,是文化產品生產的大國。建設文化強國,需要進一步探索和掌握條件下文化創新的規律,進一步激發文化創新活力。不解決創新動力不足、創新活力不夠、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文化產品數量再多,也不能說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文化創新活力,關鍵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激發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努力培育、引導和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和文化消費能力。一方面,應在大膽利用各種文化資源的基礎上,走文化發展道路,創造貼近時代、貼近生活、體現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另一方面,應提升全社會的文化品位,激發有思想、有影響力的文化創作。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大力增強創新意識、培育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營造創新環境,激勵文化工作者不斷創造精品力作。
文化強國的重點是文化強民。圍繞這一問題,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深刻理解文化強國的含義。文化強國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靠文化強國,即把文化作為手段;二是建成文化強國,即把文化作為目的。為此,一方面應充分發揮文化在強國進程中的巨大作用。文化在強國進程中可以發揮三種作用:一是推動作用,即提高素養、更新觀念、凝聚人心、振奮精神,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二是組成作用,如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引導作用,即引領時代潮流、引導社會思想觀念、引導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應著力文化強國。文化強國有一些具體的標志,比如文化事業全面繁榮,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比較完善,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等等,F在我們與上述目標還相差較遠,需要努力奮斗。
建設文化強國必然要求文化強民。一方面,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建設文化強國的目的就是豐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努力使文化建設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另一方面,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是文化強國的重要表現。為此,應提高全民的文化層次,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傮w而言,當前全社會的文化素質相對偏低,科學精神普及還不夠,存在一定數量的文盲,不愛讀書的現象比較普遍,社會道德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都需要靠發展文化來改變。所以,文化強國重在文化強民,即用文化造福群眾、提高群眾。
文化強民應找準著力點。一是優先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文化承擔著文化強民的重任。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我們欠賬較多。建設文化強國,一定要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作用,讓每一個公民都能享有公共文化服務。二是推動文化、教育、科技、衛生協調發展,即在發展文化的同時推動教育、科技、衛生共同發展。三是各級政府應重點加大對基層、農村的文化投入。目前,最需要加大文化、科技、教育、衛生投入的是基層,即城市社區尤其是廣大農村。在文化方面,農村缺少文化設施、文化人才、文化生活;在教育方面,農村缺少高質量的學校、高水平的教師、良好的學習環境;在科學方面,農村缺少科學氛圍、科普人才、科普教育;在衛生方面,農村缺少優質醫療資源。這些都需要各級政府來牽頭解決,應確保財政支出的重點放在最需要用錢的基層。
四、社會建設
加強社會建設的價值定位
社會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 障。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
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斑@個‘必須’揭示了社會建設的價值定位,揭示了社會建設的重要意義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強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與社會和諧穩定息息相關!饼従S斌說。
加強社會建設的工作重點 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斑@個‘必須’闡明了社會建設的重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自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社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社會管理得到重視和加強。針對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新情況、特點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這是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五有”目標。
十八報告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戰略部署:
一是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二是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一方面要積極擴大就業,另一方面要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的穩定性,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三是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這表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最重要的任務是增加居民收入。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報告中唯一一個約束性數量指標,是黨中央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四是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社會保障關乎人民生活、關乎調節社會分配。過去10年,我國現代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但是,社會保障還存在著城鄉制度分割、不同人群參保率差異較大、社會保障基金來源渠道單一等多方面的問題。今后,社會保障要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五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并重,按照;、強基層、建機制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社會建設中四個“突出”特點
四個突出特點。
一是突出了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首次提出要辦好學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首次響亮提出健全全民醫保體系,要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
二是突出了體制機制和法制的重要性,特別強調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無論是社會管理體制,還是現代社會組織體制都需要有納入法治化軌道;要依法防范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是突出了政府責任。首次提出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提出要健全社會保障經辦管理體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務體系。提出要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
四是突出了公平正義。要求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 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而不是僅僅限于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提出要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和完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提出要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機制。
五、 生態建設
人類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是兩個在含義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時人們將其混用,但嚴格說來,生態環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外延比較廣,自然環境包括人類生活的一定的生態環境、生物環境和地下資源環境。各種天然因素的總體都可以說是自然環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態關系構成的系統整體才能稱為生態環境。僅有非生物因素組成的整體,雖然可以稱為自然環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態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環境僅是自然環境的一種,二者具有包含關系!敖o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秉h代會報告中少見的這種動情的敘述方式著實令人動容,也體現了對待自然的基本態度。
改造自然、戰勝自然曾經是家喻戶曉的口號,然而發展中日益顯現的問題使我們明白了,人定勝天只是一句豪邁口號,要生存,必須保護自然。我們強調,不僅要保護自然,還要尊重自然,我們更急切地希望修復遭到破壞的自然。過去,我們對自然占用太多,破壞得太重,而現在,我們需要給自然以修復、療傷的機會。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而且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
怎樣才算是以自然恢復為主?首先就是要尊重自然界的各種規律。過去一說生態修復,總有人強調建設。其實,修復也必須順其自然,盡可能恢復原有生態面貌和功能。修復成功與否,取決于是不是真正停止或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為干擾,而不是搞了多少所謂的建設。
“美麗中國”目標如何實現?
十八大“五位一體戰略”黨課講稿黨課講稿-黨課發言材料-黨課學習資料-黨課學習心得-黨課教案-黨課課件-黨課學習材料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表明我們黨對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的高度來論述,也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
要實現真正的國富民強,必須守住“綠水青山”。那么,如何實現“美麗中國”?報告也給出了答案: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不僅是當今世界的主流觀念,也越來越受到我們黨的重視。
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首次被寫入黨代會報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們要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我們要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使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相協調。
生態產品誰來提供?
基本的環境質量是一種公共產品,是政府必須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去年召開的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上的講話首次將環境保護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范疇,從理論上明確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務屬性功能的環境產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職責。
而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不少代表發現,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時也提出要“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作為公共產品的良好生態環境,包括清新空氣、清潔水源、安全食品??這些都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費品,而各級政府理應成為第一生產者、提供者!吧鷳B產 品”的概念首次亮相黨代會報告,體現了黨對人民群眾渴望優質生態產品、優良生態環境迫切需求的積極回應,同時也對各級政府加大環保投入、保障基本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將生態環境質量納入基本公共產品范疇,從理論上明確了生態環境的顯性價值,同時,提供生態產品應該是政府的職責,是公共財政保障的重點,是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補助的考量因素;也要求我們從實踐上按照統籌城鄉、梯度推進的原則解決農村、農民的環境問題,要因地制宜、創造性地解決農村、農業領域小而分散的污染問題。對地方政府而言,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底線,作為衡量又好又快的“好”字的最基本要求。
“五位一體戰略”黨課發言稿
對于“五位一體”總布局的具體內涵,十八大報告作出了清晰詮釋:
經濟建設要加快完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政治建設要堅持走政治發展道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使我國民主政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文化建設要加強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向文化強國目標前進;
社會建設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開創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生態文明建設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努力走向生態文明*。
“五位一體”總布局,是一種辯證的思想體系,五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只有堅持“五位一體”建設,全面推進,協調發展,才能形成經濟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公平、生態良好的發展格局,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