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師家長會發言稿
各位家長:
大家好!
感謝大家能夠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到我們教室,與我們一起探討孩子的成長問題。剛才,肖老師針對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數學學習和家庭教育方面談了不少建設性的看法和意見,相信大家一定深有感觸。接下來,我就談談語文學習的要求。
語文就好比是茫茫無邊而又深不可測的大海。孩子們怎樣才能在這樣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呢?怎樣讓他們在小學階段的后三年跑得穩、跑得快、后勁足呢?這就是我們共同要探討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指導孩子們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訓練思維,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語文的特點,結合許多專家的具體指導,給孩子們確立了兩大任務,逐項訓練,稍有成效。
一、強調以書為綱,落實扎實靈活。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想要讓孩子們走得更遠、爬得更高,必須要從最基本的開始抓起。因此,我們平時就強調把書本上的知識抓實抓活,書本上的詞語、段落必須掌握。
但是中年級的語文教學,任務繁多,不僅要抓大量的生字新詞,還要抓緊閱讀訓練和理解運用,課堂上根本就沒有時間來讓孩子識記每一個字詞的寫法。因此,有一部分不太會靈活運用方法的孩子就陷入了“兩難”的情況,字詞抓不住,閱讀理解運用又掌握不了。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字詞,建議各位家長每天抽出十分鐘,專門用來默寫詞語。漸漸地,孩子們養成了看到詞語就想辦法記住字詞的習慣,真正地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一個階段下來,每天的默寫、每單元一次的集中默寫就不像以前一樣錯一大堆。知識都是聚沙成塔的,只要慢慢積累,一定會有所進步。
二、強調學習習慣,訓練思維深度。
我們教育每一個孩子都知道:態度決定一切,習慣決定成敗。因此,在這學期開學初,就要求孩子們做作業不許說話、不許交頭接耳等壞習慣的出現,要求他們專心、安心、靜心地做作業,還要求孩子寫好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以期最高質量地完成作業。這一個工作得到了大部分家長的積極配合,所以大多數孩子的書寫質量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至于每一個孩子思維深度的滲透,我們主要以閱讀理解中的“談感受”這一個類型的題目展開的,引導孩子深入地與閱讀文本對話,潛心會文本。大多數孩子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可以頭頭是道地根據一篇文章談出自己的觀點,并根據這個觀點演生出許多與之相關的事例,并引申到自身的學習與生活,應該說他們已經擁有了對知識串聯的能力,初步學會了深入思考與合適表達。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學,對于閱讀理解中最最明顯的題目、課文中有原句的填空題都無法找到,究其原因,是他的學習習慣與畏懼心理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一遇到閱讀文章腦子就已經開始“銹痘”,不要說去思考題目,甚至連文章都不看了,雖然看上去很認真,眼睛是目不轉睛地盯著試卷的,但是他的思想是凝固的,游離于眼前的文本的,早就把老師課上所講的思考方法、解題步驟丟到了九霄云外。所以,這種畏懼閱讀的心理不糾正,恐怕很難有成效。
三、強調實踐操作,提升寫作水平。
本學期的作文,我們不再像三年級一樣,在老師指導后寫出幾乎千篇一律的文章,而是主要從活動中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實踐,然后在老師大概的指導下各自習作,然后給孩子們修改的要點,盡量讓孩子們自己的智慧在習作中得到閃現。在這里,先跟家長們打個招呼,希望能夠得到家長朋友們的配合與支持。
另外,我始終堅信: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今年,我強調讓孩子們自主修改習作,并在班內開展互幫互助的活動,讓習作優秀的同學修改寫不到位的同學病文,讓習作有待提高的同學朗讀同伴的優秀習作,其他同學則互學互改。
當然,也許有的家長很煩惱:我的孩子看了很多書,家里也有很多書,怎么不見他的閱讀能力、作文水平提高呢?我想,閱讀和作文都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她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反復曲折的歷程。但我們只有做起來,才能使孩子們有所長進。因此,接下來,我就重點講一講我們平時在家里怎么指導孩子進行閱讀,如何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結于自己的習慣。”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說得更明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那么,什么是習慣呢?習慣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特殊傾向。例如,兒童養成在飯前便后或游戲后一定要洗手的習慣,完成這種動作已成為他們的需要。習慣有好壞之分,它鮮明地體現著一個人的性格。閱讀習慣呢,指的是不需要別人強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覺就能自然而然地去進行閱讀的種種動作。閱讀習慣是在閱讀實踐中養成的。它對于閱讀能力的提高,以致人的工作學習都會有直接影響。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保證閱讀的質量,提高閱讀的效率,順利達到閱讀目的有著重要作用。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便可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身使用不盡。反之,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如無計劃、無目的、不求甚解,將會嚴重影響閱讀效果,以致終生受害。
然而,現實是我們在閱讀理解上花了很大工夫,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們閱讀習慣的培養。好多孩子在閱讀實踐中由于沒有及時得到指正和指導,養成了或多或少不良的閱讀習慣,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播下了麻煩的種子。
有的孩子在閱讀時還要用手指著讀,更有甚者還不會很好地默讀,導致閱讀速度很慢;有的孩子閱讀時不分重點、毫無目的,結果閱讀效率很低;有的孩子閱讀時習慣做小動作,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孩子閱讀時坐姿不好,嚴重影響身心健康;有的孩子閱讀時不習慣動筆和思考,閱讀質量和效果不能很好保證;有的孩子閱讀時沒有計劃性,總是半途而廢;有的孩子閱讀時不習慣帶工具書,一遇到生字就讀不下去了;還有的孩子不喜歡閱讀,一碰到書本就頭疼等等諸多的不良習慣。
因此,小學生這些閱讀壞習慣的養成,作為老師和家長責無旁貸。我們肩負著培養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艱巨任務,而閱讀教學在其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加以指導并引導,才算得上稱職的良師益友。
當然,說起來總比做起來容易。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我們要本著“提出要求,具體指導;常抓不懈,嚴格訓練;言傳身教,當好楷模”的原則,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培養每天閱讀的習慣。
每天閱讀,關鍵在于堅持,使孩子的閱讀習慣自覺的養成。這一習慣最好從一年級就開始做起,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閱讀,有不認識的字也沒關系,可以家長念,學生聽,逐漸形成家庭的生活慣例,從而每天都有一段讀書時間,一到時間,開始閱讀。如此,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或者,每天臨睡前留出一刻鐘時間,指導學生進行讀報,天天如此,最后形成孩子的自覺行為,哪一天不讀書,不讀報,就寢食難安。在這當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個性,要給孩子自由選擇閱讀材料的空間,循序漸進,慢慢進入正軌。這一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將有極大的幫助。當然,從現在開始做也不困難。
2、培養專心閱讀的習慣。
所謂專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會神。要養成這一習慣,必須做到:姿勢要端正:因為端正的身心容易喚起注意、記憶、思考等各種心理歷程;環境要安靜:閱讀時應盡力避免干擾,做到安靜、空氣清新、光線適度;作息要定時:作息不定時是分散注意的主要因素,學習時應該專心致志,游戲時應該盡情地玩,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有利于專心閱讀習慣的養成;學習地點要固定:學習場所單純固定,可以控制心理傾向;養成默讀的習慣:默讀能提高閱讀速度,而出聲閱讀不僅速度慢,還會出現口到眼到心不到的現象。
3、培養讀書動筆的習慣。
徐特立先生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做摘錄、記筆記可以及時記下心得體會,對積累資料和活躍思想十分有利。當然,“動筆”的方法習慣因人而異,我們應該就如何記筆記用筆記對孩子進行定期的個別指導。
4、培養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閱讀是一項復雜的心智活動過程。從本質上講,閱讀過程就是思維過程。在孩子們閱讀的過程中,必須培養孩子閱讀思考的習慣,糾正那種“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不良習慣,指導孩子讀書時常問“為什么”和“為什么不”的習慣。針對文章的內容和寫法,問自己“為什么”,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索;問自己“為什么不”,可以培養逆向思維,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培養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