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敬愛的激們:
大家好!
我是二七班邵唯一的激。
今天,很感謝程老師給我這個機會站在講臺上和老師、激們同探討關于孩子成長教育的話題,我感到萬分榮幸!也感謝各位老師一直以來對孩子的鼓勵和支持,是你們誠摯的愛心、樸實的作風、勤奮好學的精神,時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使他既學會了讀書,又學會了做人。今天我受老師地委托跟大家同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幾點看法,只是自己一點淺薄的認識,不正之處還請大家諒解和批評。
我個人認為,激首先要了解孩子,只有了解了孩子,對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其次要善于和孩子溝通,在上次激會上,聽了程老師講她跟女兒交流與溝通的方法后,我也嘗試著用這種方法,不主動去問孩子當天在學校的行為,而是先講自己一天中都做了些什么,結果,孩子聽不完我的故事就開始爭著、搶著跟我說他在學校的事情,就這樣我輕而易舉的了解了孩子一天當中的學習和生活。
現在的孩子自主性比較強,作為激我很注意傾聽孩子的聲音,對人對事的看法想法,也和孩子對一些事情進行探討交流,這樣無形中就拉近了與孩子之間地距離,孩子也愿意和我溝通交流。我認為要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指責,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么這種努力一定大有收益。雖然這種結果并不是立竿見影,但我們也須努力,這種努力會使孩子受益終生。作為激,每個人都企盼著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但孩子們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可能每次都是一。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梢圆辉诤踅Y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我首先做的是安慰,幫他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婉言告訴他在以后的考試或作業中不犯類似的錯誤,通過上述做法,我感到兒子比過去更踏實、更虛心了。
做人是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接下來,我想談一下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幾點做法,簡單歸納為“五心”:
一 、培養孩子的愛心
有道是:“人世間沒有愛,太陽也會死!”一個孩子成績再好,如果缺乏愛心,那么我們所做的一切將會失去意義。記得在“ ”四川大地震時,我和兒子一起到社區捐款,在網上捐款,我們每天都關注著災區的最新消息,每當看到電視上報道施救的感人場面,我和兒子就激動的淚流滿面,他還說:“媽媽,咱們去災區當志愿者吧,去幫助災區的小朋友,”看著孩子天真而真誠的眼神,我更是淚如泉涌,這眼淚飽含了激動和感動,我被兒子七歲的愛心深深的打動著。就這樣,愛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而我對兒子的付出,他也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那次我生病,做了個小手術,孩子看到我一臉痛苦的樣子,眼中含著晶瑩的淚花,像個大人似的過來摸摸我的頭,問我還疼不疼,還叮囑我不要亂動,鼓勵我要堅強要勇敢,給我喂飯喂水,就在這一瞬間,我感到沒有了任何疼痛,是兒子的愛心幫我驅走了疼痛,孩子所做的這一切,印證了我對他的愛心培養是成功的!在孩子心中播種愛的種子,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愛護一草一木;愛自己的教室和校園,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和老師同學;等等等等。激朋友們,愛心是從小培養的,也是從點點滴滴的小事積累培養起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用愛心澆灌的小苗自然會茁壯成長,也會有利于孩子未來的發展教育得法,水到渠成。
二、培養孩子對自己要有自信心
孩子的健康成長和不斷進步離不開自信心,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激的每一次支持和鼓勵,支持和鼓勵越多,孩子自信心就越強,成長就越快越全面。唯一是從五歲開始學拉丁舞的,那個時候他是班里齡最小的孩子,所以學動作時,接受能力相對較差,但是我對孩子有信心,同時也鼓勵孩子對自己要有信心,信心決定成敗,正是由于我和兒子雙倍的信心和同的努力,孩子在六歲時,參加國際標準舞全國公開賽中,獲得了幼兒組和新人組的兩塊金牌,我深深的體會到這兩塊金牌里面承載了堅定的自信心。所以,激朋友們給自己的孩子多一次豎起大拇指,讓我們的孩子自信的說:“我能行!”
三、培養孩子要有責任心
責任心對國家、對事業、對家庭、對孩子都極為重要。一個人沒有責任心,將來是不會有所作為的。假如,由于我們教子不當,讓他們從小對家庭沒有責任心,只知受愛,不知愛人;對父母沒有責任心,只知索取,不知回報;對集體沒有責任心,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對社會沒有責任心,目無法紀,我行我素;對國家沒有責任心,只圖享受,不講奉獻;對事業,沒有責任心,只求安逸,不取上進。那么我們這些做激的,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不能再糊涂,不能再抱怨,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做一名激的責任,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營造培養孩子們的責任心。
四、培養孩子要有一顆寬容的心
孩子的寬容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感情,它表現為對別人過錯的原諒和包容,這種感情對于孩子的健康發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發展,以及對于孩子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孩子從家庭進入學校,這就意味著開始獨立地進入社會群體,在這個群體中,孩子怎樣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尤其是孩子在受了欺負、受了委屈以后。激和老師應該怎么做,這是我們經常遇到而又必須及時處理好的一個現實問題。一個班有八十多名學生,老師照顧不過來很正常,同學之間有小矛盾也很正常,孩子在一起玩耍時,打打鬧鬧的事經常發生,這種磨擦、打鬧的處理過程也是孩子學會與人相處的課程之一。但是孩子畢竟幼,是非觀念尚未明確形成。尤其是現在有些獨生子女從小缺少伙伴,在家倍受父輩、祖輩的寵愛,有的孩子性格就偏執,而且自私。在同伴中稍有不如意,或惡語相擊或拳腳相加。另有一些孩子,因為受到父母過分的呵護,反而失去了自我保護的能力,在粗暴、驕橫的孩子面前不知所措。因此,我們作為激,應當正確引導孩子處理好他們之間的糾紛,并把它看作是對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提高分辨是非能力的重要時機。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學校里受了委屈,父母感到很心疼,大多數激都會這樣對孩子說:“如果你被別人打了,不要還手,可以去告訴老師,讓老師去批評對方。”但仍有個別激會這樣教育孩子:“首先,你不要去惹別人.如果別人來惹你、打你,你就狠很地還手。”其實,我們不能把這個問題簡單地以“以牙還牙,以怨報怨”來引導孩子,而應該從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來正面教育孩子,而不是從負面去誤導孩子,如果這樣錯誤地來處理同學之間的糾紛問題,那么,長期以來,這種不良思想將在孩子的心中根深蒂固,就像一顆炸彈,等到具備一定的時機和情境時,就會隨時爆發,后果將不堪設想,非常的可怕,此時后悔已晚!因此,教會孩子學會寬容和理解,不僅是為了孩子今天能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而且也是為孩子將來的幸福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