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大農業,在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上實現新跨越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建設大農業,就是跳出農業抓農業,站在全局抓農業,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現階段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核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著力抓好“三減三增”,即:減少糧田面積,增加經濟作物面積;減少低附加值產品生產,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減少農村人口,增加非農產業和城鎮人口。目前,我市糧田面積仍有多萬畝,種植結構調整的余地較大,必須下決心壓縮糧田面積,爭取每調減萬畝以上,到XX調減萬畝左右。糧經結構調整以后,糧食生產要依靠科技,提高品質,增加單產。經濟作物要在擴大花生、蔬菜、林果、黃煙等高效作物種植的同時,重點引導農民擴大中藥材生產,將其培育成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和重要生產基地。再就是要圍繞擴大板材生產規模搞好以速生林為主的林木生產,形成林板一體的產業化生產體系。要大力發展畜牧業,尤其是要引導城郊農民大力發展奶牛生產,爭取用左右的時間,奶牛飼養量達到-萬頭。要發揮我市大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多的優勢,帶動發展農產品生產基地,實現農產品加工、出口轉化增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在國內外叫響“沂蒙山”勞務輸出的品牌,把人口大市變成勞動力資源強市。
二、培育大龍頭,在強縣、強鄉(鎮)、強村、強企建設上實現新跨越
強縣、強鄉(鎮)、強村、強企是我市經濟發展的領頭羊,起著龍頭帶動和引領示范作用,也是一個地方綜合經濟實力強弱的重要體現,必須下大力氣加以培植。在強縣培育上,要用足用活省委、省政府培植個強縣,扶持個弱縣的政策措施,借助外力,啟動內力。要切實簡政放權,凡是能夠放到縣里的權力全部放下去,激發縣域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力爭用三至五的時間,有-個縣進入全省綜合實力強,個縣進入全國百強。在強鄉(鎮)、強村培育上,各縣區也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促進鄉(鎮)、村(居)經濟快速發展,爭取用三左右的時間,有個鄉鎮財政收入過億元,個鄉鎮過萬元。在強企培植上,要千方百計為企業的發展掃清障礙,排憂解難,只要有利于企業發展,就要千方百計支持,力爭兩內金鑼、江泉實現銷售收入過百億元,三至五內有家企業過億元,有家企業過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