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安康地震最新消息今天,安康地震局今日地震最新消息【發布

思而思學網

安康市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

防震減災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承擔著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任。加快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提高我市防震減災綜合能力,切實履行政府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地震安全保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陜西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和《陜西省防震減災"十三五"專項規劃》等規范性文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本規劃作為指導全市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確定防震減災重大工程和安排投資的依據,并指導縣區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區域防震減災發展規劃。

一、形勢與現狀

(一)地震形勢。我市位于秦嶺地槽褶皺系和揚子準地臺兩個一級構造單元的結合部位,是一個中強地震活動區域。自有歷史記錄以來,市內發生5級以上地震4次,分別是788年安康平利6.5級地震、1569年安康5級地震、1868年旬陽與白河間5.5級和1959年旬陽一帶5級地震;1970年以來,市內共發生3次4級以上中等地震,分別是1978年石泉4.2級、2003年石泉4.5級、2008年白河4.2級;近年來,我市及鄰區的湖北竹山、重慶巫溪地區中小地震活動頻繁。我市具有發生中強地震的背景,震情形勢較為復雜。

未來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市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城市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密度加大,高層建筑、生命線工程、重大工程、容易引起地震次生災害工程不斷增加。面臨復雜嚴峻的震情形勢,防震減災工作任務繁重,迅速提高我市防震減災綜合能力的要求十分迫切。

(二)工作現狀。我市防震減災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地震局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市縣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體制,全民防震減災意識明顯提高,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御、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快發展,防震減災綜合能力逐步提高。

一是組織機構不斷完善。市縣防震減災工作機構進一步加強,各縣區完善成立了防震減災工作機構,工作隊伍得到了進一步充實,基層"三網一員"體系健全,群測群防工作有序開展。

二是地震監測臺站建設有新的發展。全市境內投入運行各類地震臺站達20個,共有30個測項,數字化地震監測預報系統逐步形成。建立宏觀觀測點70余處,初步形成覆蓋全境的地震宏觀觀測網。

三是地震災害防御基礎不斷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工作取得進展,抗震設防管理納入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全市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的一般建設工程按規定進行抗震設防,重大建設工程、生命線工程、特殊工程按要求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或增加了抗震措施,達到抗震設防要求。開展了安康城市地震小區劃工作,為安康城區建設規劃和工程建設抗震設防提供了更為科學的依據。農村民居實施了抗震設防試點工程,引導、推進農村民居建設抗震設防向規范化、標準化邁進。

四是地震應急體系初步形成。建立健全了全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體系和地震應急指揮工作機構,提高了應急指揮能力;各縣區政府和有關單位編制了比較完備的地震應急預案,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逐步形成;成立了市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提升了地震救援能力;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每年組織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學校地震應急救援演練趨于制度化;全市利用公園、綠地、學校操場建立了12處應急避險場所。

五是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示范創建深入開展。全市建成市級以上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45所(其中省級12所),建成市級以上防震減災示范社區12個(其中4個被省地震局命名為省級防震減災示范社區,3個被中國地震局命名為國家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防震減災宣傳"六進"活動常態化,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進一步增強。

(三)存在問題。一是地震監測預報能力不足。地震監測手段有限,影響了地震監測預測水平的提高;二是抗震設防能力有待提高。農村地區防震減災意識較淡薄,由于財力不足,大部分農村民居沒有達到抗震設防要求;三是地震救援體系還不健全。應急避險場所建設不規范,市縣專業救援隊伍能力不足,有關應急裝備不到位,地震信息獲取能力、應急響應能力、緊急處置能力與突發重特大地震災害應對處置的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宗旨,夯實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御、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全面提升防震減災綜合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提供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二)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全市基本具備綜合抗御6級左右、相當于本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

具體表現為:在5-6級地震災害發生時,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能及時掌握震情信息,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有序、高效實施應急反應,進行搶險救災,災區群眾能自救互救,使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降至最低;城市生命線工程、交通樞紐及其它重要工程基本完好,建筑物嚴重破壞比例較低,各種社會功能很快恢復,社會秩序穩定有序。

2、"十三五"規劃發展指標:基本建成多學科、多手段、覆蓋面廣的綜合地震觀測系統,地震監測能力達到1.0級;新建、改建、擴建工程要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農村新建民居普遍采取抗震設防措施,農村地區防震減災能力明顯提高;建立健全較為完善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破壞性地震災害發生后,2小時內救援救災隊伍能趕赴災區,24小時內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較為妥善的安置;社會公眾基本掌握防震減災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監測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安康中心地震臺、市縣地震前兆觀測臺、強震動觀測臺網、地震預警系統等地震監測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健全地震災害預測預報體系,提高地震預警水平。

(二)構建城鄉震害防御體系。依法開展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和監督,對新建建設工程項目嚴格按照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標準進行抗震設防;積極推動安康城區地震小區劃成果和抗震防災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的推廣應用;開展防震減災示范社區、示范縣區創建,不斷提高全社會抵御地震災害的能力;推進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實施,建立"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術服務體系,為農村民居建設提供服務。

(三)完善地震應急救援機制。加強各級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建設,建立地震應急處置指揮平臺,提升抗震救災應急處置和指揮決策能力;進一步修訂完善各級政府、各部門地震應急預案,健全預案的備案評估和監督檢查制度,開展地震應急預案演練,增強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各縣區要將應急避難場所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城鎮總體規劃。結合廣場、公園、學校、體育場館、綠地等公共設施,建設一批符合國家乙類標準要求的城市應急避難場所,為廣大民眾地震應急避難提供安全保障;加強地震災害救援隊伍建設,完善市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設備裝備保障,提高地震災害救援能力。

(四)提高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建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和多部門合作機制,把防震減災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黨員干部培訓教學計劃和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課程。利用多種途徑,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活動,促進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常態化和社會化,使全社會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達到60%以上;繼續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示范社區建設,建成市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中心。

四、重點項目

按照全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求,結合省"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建設項目布局情況,"十三五"期間,我市圍繞防震減災綜合能力建設,著力實施六大項目:

(一)地震監測臺站建設。建成陜西省安康中心地震臺,建設一個立體地電臺和1個深井綜合觀測臺,建設1個電磁衛星地面接收站;沿月河斷裂(石泉-平利)新建4-5個以應變觀測為主要手段的鉆孔應變觀測臺;以一縣(區)一點為目標,每縣區各建設1個以地下流體為觀測手段的市級骨干宏觀觀測點。

(二)防震減災示范工程建設。全面推進防震減災示范工程建設。石泉縣、高新區啟動防震減災示范縣區創建工作;每縣區和高新區各新創建1所市級以上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全市力爭創建省級5所),1個市級以上地震安全社區(全市力爭創建省級5個)。

(三)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建設包括地震體驗小屋、數字劇場等宣教設施比較齊全的市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中心。

(四)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新建基準站1個,改造10個,新建基本站16個,改造6個,新建烈度計站50個;建設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和地震信息發布系統,為社會提供地震預警、基本參數速報等信息服務。

(五)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建設。完善市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完善裝備保障。

(六)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推進各縣區和高新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每縣區各建設1處標志明確、設施齊備的符合國家乙類標準的標準化應急避難場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進一步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將防震減災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堅持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同步部署、同步推進。

(二)完善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的防震減災財政保障體系,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將防震減災規劃重點項目經費納入年度預算,保證我市"十三五"規劃項目的順利實施和防震減災目標實現。

(三)強化隊伍建設。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明確防震減災社會管理職責,完善防震減災管理機構,合理配置工作人員,充實工作力量,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防震減災專業技術隊伍,能夠適應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的需要。

(四)落實實施責任。各縣區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要全面落實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項目。市直有關單位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規劃項目落實工作。市發改委負責做好規劃項目立項工作,市財政局負責做好規劃項目經費預算,市應急辦協助做好市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城區應急避難場建設,市教育局協助做好示范學校創建,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協助做好示范社區創建,市國土局負責做好地震監測項目用地審批,市消防支隊負責做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市地震辦負責地震監測臺站、防震減災科普教育中心、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協助做好示范工程建設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五)實施評估跟蹤。完善規劃實施跟蹤評估機制,適時開展規劃實施評估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規劃實施中存在問題,推動規劃目標任務的全面實現。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