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時代的高點,遼寧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全省上下認真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學習遼寧三個推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遼寧三個推進心得體會1】
指出,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污濁,就會滋生權欲熏心、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等一系列問題,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深入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把忠誠黨和人民事業、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凈凈的干部選拔出來,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黨員干部是構成政治生態的“細胞”。“細胞”活躍、健康有序,政治生態就風清氣正,能夠把事業干得蒸蒸日上;假如“細胞”感染了病菌,摧毀了健康的肌體,污濁了政治生態,那么無論是抓經濟建設,還是推動社會發展,都很難見到成效。維持“細胞”更新與活力,關鍵是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格按照給好干部畫的“時代肖像”,即“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二十字好干部標準選人用人。要加大干部培養、選拔和交流力度,堅決整治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推動干部積極作為、敢于擔當、干事創業。
干部作風好,再難的事咬咬牙也能辦成。反之,作風渙散,容易事、簡單事也可能被拖黃、搞砸。嚴格執行“二十字”好干部標準,狠抓干部作風轉變,真正把信念堅定、政治合格、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干部用起來,不僅是對改革振興發展事業負責,也考驗各級黨委、政府“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強不強,是否不折不扣把重要講話精神落到了實處。
當前,遼寧新一輪全面振興正面臨難得窗口期,時間和機遇都十分寶貴,面臨的挑戰與任務同樣艱巨。把能干事、敢擔當的干部選用起來,用在“刀刃”上,不僅關系到事業發展成敗,更關系到民心聚散。大連在推動全省振興中肩負的擔子很重,履行好“領頭羊”使命,尤需打造一支敢闖敢干、作風正派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放手去干、大膽去闖,在難題面前敢于開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擔責任,有了這樣一支干部隊伍,才能在機遇初現時推動改革,在問題露頭處化解矛盾,為改革發展贏得戰略空間,把振興發展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
【學習遼寧三個推進心得體會2】
通過創新將生產要素重新組合,可以激發增長潛力、增強內生動力。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更加注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著力打造創新驅動這一經濟發展新引擎。新的時代條件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需要從包容性發展、綠色發展、智能發展三個層面積極推進。
包容性發展。創新分配機制,注重機會平等、規則公平,縮小收入差距,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多更公平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可以極大激發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是不斷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強消費這一經濟增長最終動力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包容性發展的基礎條件。促進包容性發展,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教育、養老、醫療等需求增長快的服務業,創造更多商業和就業機會,同時拓展困難群體發展空間,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繼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社會救助體系資助水平和覆蓋面,為困難群體構筑社會安全網。以戶籍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扎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公共財政陽光普照全社會。將包容性發展理念擴展到國際范圍,就是秉持合作共贏理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一帶一路”戰略為牽引,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繁榮和進步,體現發展的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特征。
綠色發展。過去人們通常認為環境只具有生態承載功能,環境保護投入是社會成本的增加。現在應改變這一慣性思維,樹立環保創造財富的新理念,將環境作為創造財富的重要載體、作為自然資本參與經濟分配;同時,引入和完善開發使用清潔能源機制和碳排放權市場交易機制,打造綠色經濟新模式,激發綠色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促進綠色經濟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發展綠色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由之路,可以協調推進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經濟,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有助于解決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問題,運用3R原則(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實現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二是發展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有助于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和溫室氣體減排。三是發展生態經濟。生態經濟有助于解決生態環境超載問題,促進生態系統(如草原、森林、海洋、濕地等)的恢復、利用和發展。
智能發展。依托新科技發展新產業,可以提高技術進步貢獻率、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當前,以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發展及其產業化,資源能源投入低而經濟附加值高,是技術革命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如,生機勃勃的互聯網經濟以信息和數據為投入要素,對能源資源的依賴程度低,對其他產業的滲透力、帶動力強,具有巨大發展潛力。探索智能發展新路徑,可以電子信息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為重點,選擇全城無線網絡體系建設、云計算平臺建設等作為切入點,努力促進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協同,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數據動態收集、加工處理和物聯網建設等方面積極建設智能城市及城市群,打造強勁的區域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