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做好重要批示精神的宣傳,努力為廣東經濟社會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統計保障。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爭當“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爭當“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心得體會1】
的重要批示,從戰略和全局高度為廣東發展把脈定位,充分展現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性、真理性、指導性,是對廣東未來工作的總定位。我們要把的重要批示作為統領全省各項工作的總綱,作為推進廣東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方針和根本行動指南,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一項一項的工作舉措,堅持不懈狠抓落實,努力在新一輪發展中繼續走在前列,不辜負的期望和重托。
各級黨委要深刻把握重要批示的精神實質。學習宣傳貫徹重要批示精神,必須全面準確領會批示的精神實質,核心是把握好“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要求。
要深刻把握“四個堅持”的要求。“四個堅持”是廣東改革發展的旗幟、方向和原則。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以*同志的黨中央權威,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中央的要求做好廣東工作,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在廣東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要堅持,確保廣東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切實增強“四個自信”,以堅定政治立場書寫的廣東新篇章。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引領新常態下的新發展,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努力破解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要堅持改革開放,始終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保持改革開放這個廣東最大特點,向改革開放要動力、要空間,努力增創體制新優勢,構建開放新格局。
要深刻把握“三個支撐”的要求。作為經濟大省、外經貿大省,為全國提供“三個支撐”是廣東必須擔當好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在振興實體經濟、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等方面作出表率、發揮支撐作用。要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打造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要服務國家外交戰略,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外經貿向更高層次躍升,當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軍。
要深刻把握“兩個走在前列”的要求。“兩個走在前列”是廣東改革發展的奮斗目標,要求廣東保持奮勇爭先的精神狀態,各方面工作都走在前列,不僅在時間節點上體現率先,更要在發展質量和結構效益上引領示范。要對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集中力量補齊短板,確保如期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要以更高的目標動員和引領全省人民,加快建設,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進程中走在前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與“三個定位、兩個率先”一脈相承,是與時俱進的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不斷深化認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上來。
【爭當“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心得體會2】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在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批示中,要求廣東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支撐,為我省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注入了更強動力。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的殷殷重托,把創新驅動發展這一核心戰略抓實抓好,為全面建成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2年考察廣東時,明確要求我們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央政治局會議,又強調廣東要做創新驅動排頭兵。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要求,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總抓手,把創新落到發展上,聚焦產業發展、突出成果轉化,部署實施了一系列具體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新舊動能轉換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廣東創新發展只是剛剛開了個好頭,無論是創新基礎還是創新水平,離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全省上下必須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對照提出的新要求,堅定信心,乘勢而上,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為全國提供支撐。
指出:“對看準的方向,要超前規劃布局,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速趕超甚至引領步伐。”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是黨中央從全國發展大局和廣東優勢特點出發,賦予廣東創新發展的核心定位,也是我省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根本之策。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必須牢牢扭住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這個核心定位聚焦聚力,資源往這里配置,力量往這里集中,政策往這里傾斜,加快打造一流創新型企業、一流創新型產業、一流創新人才隊伍和一流創新創業生態。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在認識上做到精準到位,聚焦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培育壯大新動力;要把握住成果轉化這一關鍵,增強成果匯聚能力,打通轉化通道,提高轉化效率,催生更多新產品、新企業、新產業、新業態;要全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工作推進要持續發力、具體可量,找準著力點,緊緊扭住核心定位不放松,形成推動創新發展的強勁合力。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多次強調,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廣東要為全國創新提供支撐,重點就要在自主創新上尋求突破,高標準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加快形成“1+1+7”創新發展格局,深圳、廣州要強化創新發展龍頭作用,珠三角其他市要加快形成各自創新優勢,成為示范帶動全省創新發展的引擎。要努力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堅持數量擴張與質量提升并舉,提高創新能力與壯大企業規模并重,把高新技術企業群打造為產業升級主力軍。要形成多支柱的新興產業體系,促進信息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創意等萬億級新興支柱產業。要著力推動國家級高新區實現全省地市全覆蓋,加強珠三角國家自創區對粵東西北高新區的輻射帶動。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場系統性變革,只有協調推進、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扎實成效。按照的要求,就是“要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廣東創新發展要行穩致遠、實現質的飛躍,就必須有完善的制度作為基礎、高效的體系提供支撐、適宜的環境給予滋養。各地區各部門要優化創新服務,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下決心為各類創新主體松綁減負,持續增強創新的活力和動力。要強化一把手抓創新的工作機制,不要把時間精力放在“文件創新”“規劃創新”“方案創新”上,全力把既定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營造愛才、用才、尊敬人才的良好氛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增強全社會的創新發展意識,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使廣東真正成為吸引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沃土。
“居高方可臨下,出奇才能制勝。”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全省廣大干部群眾要牢記賦予廣東的新使命,牢牢牽住創新這一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扎實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這一事關中國長遠發展的核心戰略,當好創新驅動發展排頭兵,為我國早日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