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用“四個轉變”新思路推動“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根。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青海四個轉變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青海四個轉變心得體會1】
“四個全面”是立足當前基礎、著眼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政府工作重在抓落實,深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就是要加快“四個轉變”,提高行政效能,有效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在轉變思維方式中提升行政理念
思維引領行動,深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有適應新常態的行政理念。一是強化法治意識。法治思維是現代治理的首要思維。地方要結合法治政府建設,盡快出臺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規劃,把法治思維貫穿于政府工作全過程。二是強化市場意識。政府資源有限,市場活力無窮。越是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越是要善于運用市場機制。積極探索市場化融資辦法推進項目建設,化解資金難題。善于吸納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借助社會力量改善公共服務。三是強化大局意識。要認真研究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把握國家定向調控、精準調控方向和重點,從中發現新機遇,捕捉新機遇。搶抓國家正在實施的“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發展機遇,努力把政策機遇變成實實在在的項目支撐。四是強化底線意識。底線思維就是要求我們從最壞處準備,向最好處努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政府工作要把握好民生、安全、生態“三條底線”。民生底線,就是要求黨員干部始終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把民生實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安全底線,就是要時刻繃緊安全之弦,突出重點行業領域,狠抓重點關鍵環節,以鐵的標準、鐵的面孔、鐵的手腕消除安全隱患。生態底線,就是要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的新期待,把生態理念貫穿于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重點加強企業的生態監管,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式,筑牢生態安全網。
在轉變工作方式中強化落實
新常態下發展的環境更加復雜,深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工作落實,更要注重方式方法。一是統籌兼顧。政府工作千頭萬緒,要善于綜合平衡,既要抓大放小、以小兼大,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兼顧各方利益。具體工作中把握好節奏,掌握力度,加強頂層設計,增強工作計劃性。二是深入一線。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到問題多、困難大、矛盾集中的地方,集民智、聚民意、解民難。三是重點突破。堅持問題導向,找準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攻關鍵環節。對梳理出來的重點難點問題,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攻關,制定路線圖,明確時間表,落實責任主體,以重點難點工作的突破,激發全局發展。四是條塊聯動。政府大多數工作是系統工程,需要合力推動。條塊之間、上下之間既要分工明確、“分線作戰”,又要整體聯動、補位補缺,更要站在第三方角度,客觀公正提出問題和建議,同時健全政府工作績效第三方評估機制,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在轉變政府職能中優化服務
政府職能轉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圍繞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努力做到“三個到位”:一是簡政放權要放到位。公開、公平、公正是行政權力下放的關鍵。加強大數據建設,以信息公開倒逼簡政放權,嚴格按照權力目錄進行審批,堅持“目錄之外無審批”,促使行政審批權力真正精簡到位、下放到位。二是執法監管要管到位。要轉變“重審批輕監管”傳統理念,樹立“監管不到位是失職瀆職”的理念,在監管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管。注重創新長效監管機制,明確部門責任、主體責任、行業責任,引導群眾參與,努力形成成熟完善的市場監管體系。三是服務市場主體要做到位。要做好中小企業與規模以上企業產品配套信息對接,促進產品配套、產業融合,破解企業市場開拓難題。
在轉變干部作風中凝聚力量
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一是始終保持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新常態下政府碰到的多是“硬骨頭”,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堅持小事不拖拉、難事不回避、好事不攬功、大事集體決策,只要是對人民群眾有益的事,只要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利的事,就不怕議論紛紛、閑言碎語,該干的一定要繼續干好,該闖的一定要大膽去闖,努力干成精品。二是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的能力。增強硬本領,才能適應新常態。各級干部要把書本和實踐結合起來,沉下去調查,鉆進去研究,把握好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規律“三個規律”。對具體工作要吃透上情、借鑒外情、把握內情,提出精而管用的應對舉措。三是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操守。牢固樹立把自己管好才是自身發展最大后臺的理念,恪守“三嚴三實”,守紀律、講規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領導干部要強化反腐倡廉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對腐敗問題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爭做清廉為官、事業有為的表率。
【青海四個轉變心得體會2】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關鍵一年。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最重要任務,就是集中精力把全省兩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用“四個轉變”新思路深入推進“四個扎扎實實”落地落實,鞏固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體會議提出了“努力實現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轉變,從人口小省向民族團結進步大省的轉變,從研究地方發展戰略向融入國家戰略的轉變,從農牧民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的轉變”的新思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們要始終牢記對青海工作的諄諄囑托,大力推進“四個扎扎實實”落地落實,努力實現“四個轉變”,不斷開創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四個轉變”是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具體化、青海化、實踐化的結晶,是我們視察青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省情認識,推動“四個扎扎實實”落實的思路創新。
我們要牢記保護生態的最大責任,挖掘生態的最大價值,發揮生態的最大潛力,實現青海綠色崛起,走向生態文明*。我們要抓住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機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局面。我們要深入研究國家戰略走勢,把青海發展融入到國家總體戰略中,爭取大項目、大投入,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在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更快發展。我們要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綠色富民,形成發展與保護、保護與民生良性互動互促的局面。
我們要用“四個轉變”新思路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著力深化創新驅動,著力補齊發展短板,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用“四個轉變”新思路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把握好民生民心民力的結合點,把握好生態生產生活的關鍵點;用“四個轉變”新思路進一步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擴大項目投資,進一步強化生態文明,進一步統籌城鄉區域,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增強內外聯動,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勇于探索、敢于實踐,不斷豐富“四個轉變”的內涵,使之成為自覺行動、生動實踐、務實舉措,不斷推動“四個扎扎實實”取得新進展。
兩會是沖鋒號,是新起點。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自覺的態度、扎實的工作,學習貫徹落實好兩會精神,萬眾一心,開拓進取,朝著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目標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