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一準則一條例一規則集中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一準則一條例一規則集中教育心得體會1】
回顧黨的歷史、謀劃黨的建設,深刻闡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重要意義,就如何做好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大文章指明路徑、明確要求,為我們黨更好地凝心聚魂、強身健體提供了重要遵循。
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的優良傳統。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逐步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范。歷史告訴我們,黨內政治生活嚴肅認真,黨的事業就充滿生機活力;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黨的95年的奮斗歷程充分表明,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健康潔凈的黨內政治生態,是黨的優良作風的生成土壤,是黨的旺盛生機的動力源泉,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條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歷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鮮明標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黨中央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大力正風反腐,不斷建章立制,黨內政治生活氣象一新。但也要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等現象依然存在,解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中出現的問題決非一朝一夕之功,抓實抓好這項黨的建設基礎工程,需要付出鍥而不舍的努力。
做好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這篇大文章,最重要的是圍繞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嚴格黨的組織生活等重點內容,集中解決好突出問題。固本培元方能百邪不侵。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引導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堅定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夯實為政之基;增強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宗旨意識,堅守真理、堅守正道、堅守原則、堅守規矩,才能筑牢立身之本。
邪氣不祛必然正氣不彰。讓黨內正能量充沛,就必須破立結合,堅持激濁和揚清兩手抓,令歪風邪氣無所遁形。腐敗是最致命的“污染源”,“四風”是病毒滋長的“培養箱”。既鏟除腐敗土壤、祛除作風積弊,又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讓那些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讓那些陽奉陰違、阿諛逢迎、弄虛作假、不干實事、會跑會要的干部沒市場、受懲戒,才能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讓同志關系清清爽爽,上下級關系規規矩矩。
防微杜漸就要令行禁止。紀律規矩是硬杠杠,率先垂范是牽引力。立規明矩,把紀律規矩立起來、嚴起來,使各項紀律規矩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就能有效防止出現“破窗效應”,不給政治微生物留下滋生蔓延的空間。以上率下,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首先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嚴格按黨的制度和規矩辦事,夙興夜寐為黨和人民工作,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都不破壞黨的制度和規矩,就能上行下效,凝聚起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強大氣場。
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決定著什么樣的黨風,決定著什么樣的前途。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傳承和發揚黨內政治生活優良傳統,通過改進創新更好發揮黨內政治生活功能作用,在新的偉大斗爭中不斷推進偉大工程,我們定能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使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帶領廣大人民創造新的偉大成就。
【一準則一條例一規則集中教育心得體會2】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對強化新形勢下的黨內監督作出頂層設計,為加強和規范黨內監督提供了基本遵循。強化黨內監督,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保障。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是全黨的共同任務,必須全黨一起動手,始終突出“全”這個字。
要全覆蓋。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督的特殊黨員。這就要求黨內監督的對象必須做到全覆蓋。毋庸置疑,在監督重點上,以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為重點對象,但同時也不能忘了或忽視普通黨員、一般干部。要全面實施和推進派駐監督全覆蓋,將監督執紀的觸角延伸到每一位黨員、每一名干部、每一個黨組織,使所有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都能受到應有的監督,讓黨內監督無禁區、無特區、無盲區,確保黨章黨規黨紀在全黨有效執行,維護黨的團結統一,重點解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保證黨的組織充分履行職能、發揮核心作用,保證全體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證黨的領導干部忠誠干凈擔當,使全面從嚴治黨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要全方位。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監督固然需要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覺主動接受,但更要全方位織密監督制度之網,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確保不越權、不逾矩、不破規矩。監督的方式必須全面到位。要建立健全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各級黨委應當支持和保證同級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等對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依法進行監督,人民政協依章程進行民主監督,審計機關依法進行審計監督。要支持民主黨派履行監督職能,重視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提出的意見、批評、建議。要認真對待、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特別要注意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暢通網上監督和網民表達訴求的渠道,通過網絡走好群眾路線,全面發揮人民監督作用,努力形成監督的強大合力。
要全天候。作風問題,往往具有頑固性、反彈性、反復性,這就要求黨內監督要抓長抓常,不能時緊時松,更不能故意“留白”。要靈活運用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始終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全天候推進黨內監督。對發現的個別黨政機關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對自身存在的問題看輕等問題要及時糾正;對干部身上剛剛暴露出的蛛絲馬跡小問題,要早打招呼、早做提醒;對一些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小毛病,要治小治早、防微杜漸。當然,對于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要區分情節,給予相應的懲戒處理,決不能也不允許讓黨員干部逍遙于紀律之外。要將監督的關口前移,由側重事后懲處轉為突出事前預防。要瞪大眼睛、拉長耳朵,關注被監督對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不僅局限于“八小時”工作時間之內,而且要向“八小時”之外的社區、家庭延伸,防止監督“浮在表面”,使黨內監督成為全天候的“探照燈”,不斷增強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全覆蓋、全方位、全天候的黨內監督也不是一蹴而就、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全黨同志必須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更加緊密地*的,全面落實黨內監督責任,切實增強向體內病灶開刀的自覺性,使積極開展監督、主動接受監督成為全黨的自覺行動,不斷提高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