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堅定服務宗旨堅守為公情懷心得體會(1)
在蘭考調研指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對焦裕祿精神的科學內涵進行了新的闡發,提出要重點學習弘揚焦裕祿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和道德情操。這個概括,與在2009年4月闡述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是一致的。
公仆情懷是焦裕祿精神最鮮明的品質。公仆情懷說到底,就是對人民群眾有感情,外之于舉止,見之于言行。焦裕祿始終把權力看作是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而不是享受,把職位看作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而不是待遇。他真正做到了把事業視為生命,把服務當作習慣,忠心耿耿,矢志不渝。正因為如此,焦裕祿精神才能五十年歷久彌新。
公仆情懷是焦裕祿精神的靈魂和核心。在蘭考調研時要求:“要像焦裕祿一樣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相較于焦裕祿的年代,我們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以之為鏡,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是否素懷公仆之情,是否勤做公仆之事,是否自始至終當得起“公仆”二字。
公仆情懷是所有共產黨人應當追求的境界。對焦裕祿一直十分崇敬,視為人生榜樣。他說:“我們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祿精神的影響,是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成長的。”我們要響應的號召,對焦裕祿精神,深學、細照、篤行,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像焦裕祿那樣始終秉持對人民的赤誠之心、公仆情懷。
領導干部堅定服務宗旨堅守為公情懷心得體會(2)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2015年1月12日上午,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進行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
怎樣才能當好縣委書記?特別強調,“焦裕祿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四個有”,分別從對黨忠誠、為民服務、履職盡責、嚴格自律的角度提出要求,有非常強的現實針對性,自當成為縣委書記的座右銘。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黨,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簡而言之,就是做到對黨忠誠。強調,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對黨忠誠,是縣委書記的重要標準。縣一級陣地,必須由心中有黨、對黨忠誠的人堅守。這就需要縣委書記們把牢政治方向,強化組織意識,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時刻不忘自己對黨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在到蘭考上任前,黨組織和焦裕祿談話時明確提出,蘭考是一個最窮的縣,一個最困難的縣,要他在思想上有經受最嚴峻考驗的準備。焦裕祿堅定地說:“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里。”這種決心和氣魄,體現了焦裕祿對黨的絕對忠誠,說明他對待工作決不挑三揀四、挑肥揀瘦,黨讓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而且真誠希望把自己派到最困難的地方去為黨分憂解難。
剛到蘭考,焦裕祿在走訪中發現,一些干部被災害壓住了頭,畏難情緒很重,對改變蘭考面貌缺乏信心。焦裕祿鼓勵大家說:“小雞憑著一雙爪子撓食吃還餓不死,我們有黨的領導,有36萬蘭考人民,每人都有兩只手,還愁治不了災,養活不了自己嗎?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生產自救的決心。只要我們發揚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一定能夠挖掉窮根。是共產黨員,就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于是,焦裕祿帶領蘭考廣大干部群眾,以共產黨員大無畏的革命氣概,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治理風沙、內澇、鹽堿“三害”,親自種植泡桐樹,硬是在重重困難中闖出了一條生路。篳路藍縷,其中的艱辛難以言表。1964年春天,焦裕祿病情惡化,當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時,仍在思考如何撰寫改變蘭考面貌的文章。他告訴縣上一位領導:“現在有句話我不能不向你說了,回去對同志們說,我不行了,你們要領導蘭考人民堅決地斗爭下去。黨相信我們,派我們去領導,我們是有信心的。我們是災區,我死了,不要多花錢。我死后只有一個要求,要求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在焦裕祿生命的最后時刻,中共河南省委和開封地委有兩位負責同志守在他的床前。他對這兩位上級黨組織的代表斷斷續續地說出了最后一句話:“我……沒有……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他死后,人們在他病榻的枕下,發現了兩本書:一本是《毛澤東選集》,一本是《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民。指出,縣委書記是直接面對基層群眾的領導干部,必須心系群眾、為民造福。大家心中要始終裝著老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到不謀私利、克己奉公。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要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特別是要下大氣力解決好人民不滿意的問題,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焦裕祿就是這樣一位縣委書記。他之所以深受人民群眾愛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終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在于他視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誠心誠意當人民公仆。可以說,“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是焦裕祿身上最鮮明的品質。
一個冬日的午后,風越刮越緊,雪越下越大。焦裕祿望著風雪,心里惦記著群眾,自言自語地說:“他們住得咋樣,穿得咋樣?短不短吃,缺不缺燒?牲口能不能安全過冬?……”他讓辦公室馬上給各公社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做好幾件雪天工作:第一,所有農村干部必須深入到戶,訪貧問苦,安置無屋居住的人,發現斷炊戶,立即解決。第二,所有從事農村工作的同志,必須深入牛屋檢查,照顧老弱病畜,保證不許凍壞一頭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內副業生產。第四,對于參加運輸的人畜,凡是被風雪隔在途中的,在哪個大隊的范圍,由哪個大隊熱情招待,保證吃得飽,住得暖。第五,教育全黨,在大雪封門的時候,到群眾中去,和他們同甘共苦。最后一條,把檢查執行的情況迅速報告縣委。
第二天一大早,焦裕祿就把同志們叫起來開會,急切地說:“在這大雪封門的時候,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里烤火,應該到群眾中間去。共產黨員要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說罷,就領著大家,跋涉幾十里路,走訪了九個村莊,慰問了幾十個生活困難或身患疾病的農民的家庭。有貧困老人不解地問他:“焦書記,這大雪天,你來干啥呢?”焦裕祿朗聲地回答道:“毛主席叫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焦裕祿這種為民愛民親民的作風,充分反映了共產黨人和黨的干部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懷。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責。強調,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意氣風發、滿腔熱情干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干一年、兩年、三年還是濤聲依舊,全縣發展面貌沒有變化,每年都是重復昨天的故事。對定下來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著干下去。事業成功的原因很多,奮發有為是主要因素。
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焦裕祿就是這樣一位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的縣委書記。他在蘭考的475天,是擔當有為的475天,是滿腔熱情的475天,是每時每刻都在思考如何盡快改變全縣發展面貌的475天。蘭考一位干部曾說:“焦裕祿在蘭考的475天,是跑步度過的。”焦裕祿拖著日趨嚴重的病體,騎車或者步行5000余里,對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進行走訪。在全縣展開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調查研究工作中,同志們都勸病中的焦裕祿不要在大風大浪中奔波了,但他卻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我要親自探一探水路。” 他不愿意坐在辦公室里依靠別人的匯報來進行工作,說完就背著干糧,拿著根高粱稈,和大家一起出發了。每當風沙最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帶頭下去查風口、探流沙的時候,雨最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帶頭下去冒雨涉水,觀看洪水流勢和變化的時候。他認為這是掌握風沙、水害規律最有利的時機。焦裕祿用鐵腳板丈量著蘭考的大地,在風里、雨里、沙窩里、激流里度過了一個月又一個月,終于掌握了蘭考“三害”的第一手資料,摸清了水、沙、堿發生和發展的規律,制定出了改造蘭考大自然的宏偉藍圖。通過一年的艱苦奮戰,蘭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當時,焦裕祿身體力行、親力親為地抓這些工作,完全沒有應付群眾,也不是為了出彩做給上級看,他是真心實意想為蘭考人民群眾辦點實事,滿腔熱情想使蘭考的發展面貌來一個大改觀。在他的身上,我們體察出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一種“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戒。指出,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要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系。在座談時,從焦裕祿得知兒子看“白戲”,立即拿出錢叫兒子到戲院補票,到引用清代廉吏張伯行“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毫一厘,民之脂膏”,用這些典型的故事和名言告誡縣委書記,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引導全縣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
廉潔奉公、不搞特殊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重要體現,也是焦裕祿對自己最嚴格的要求。上世紀60年代的蘭考,干部群眾的生活還十分艱苦。焦裕祿認為,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鍛煉干部,越是艱苦的條件越要嚴格要求干部。一年秋天,一個大隊的花生豐收,生產隊把花生集中在一個小樓上保管。當時,一個駐隊干部住在樓下,經不起花生的誘惑,就用鐵棍把樓板撬出一條縫,想吃花生就用棍向上搗搗,一搗花生就會“自動”掉下來一些。后來,有群眾發現他經常往外倒花生殼。焦裕祿聽說此事,親自下去核實后,在干部大會上嚴厲地批評了這種可恥的現象。他教育大家說:“往小里說,這是一件吃幾個花生的小事,閉閉眼、抬抬手就過去了,可往大里說,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是我們做干部的大節。要知道,小事反映干部大節,偷吃群眾的花生,就是搶奪人民的勞動果實,就是人民的蛀蟲,是強盜行為。”
焦裕祿嚴守黨紀黨規,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子女、親屬謀取任何好處。因為兒子看了一場白戲,他引以為戒、防微杜漸,親自起草《干部十不準》,規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他的長女焦守鳳中考落榜后,想參加工作。當時,有好幾個縣直好單位都向她拋去了橄欖枝,希望她去上班。焦裕祿知道后一一拒絕,后來安排女兒到縣食品加工廠最苦最累最臟的醬菜組干活。一開始,焦守鳳想不通父親為什么這么不顧及她的前途,焦裕祿就耐心地開導她:“你跟群眾比一比,看是不是大家都能隨便到一個好單位?你不能因為是縣委書記的女兒就高人一等,你應該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后來,焦守鳳逐漸理解了父親的一片良苦用心,凡是臟活累活都搶著干。她現在還記得父親在病重之際仍念念不忘地囑咐家里人“不論碰上啥困難,都不要伸手向組織要,要自己想辦法克服”。
焦裕祿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風范卻在中國大地上,不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黨員干部為廣大人民謀福祉而上下求索,努力探尋,踐行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曾對焦裕祿家屬和基層模范干部代表動情地說,我們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祿同志事跡教育成長起來的,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一首《念奴嬌》,寫盡焦裕祿的為民情懷與英雄本色,也道出了無數人心中優秀共產黨人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偉大時代,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以焦裕祿為榜樣,自覺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常修為政之德,不移公仆之心,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像焦裕祿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那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
領導干部堅定服務宗旨堅守為公情懷心得體會(3)
走好群眾路線,為人民謀福祉,離不開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公仆情懷。這樣的情懷從何而來?
堅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思想信念,才能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真摯情懷。公仆情懷的實質就是把宗旨意識、群眾路線真正裝到心里去,時刻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這是教育實踐活動的要義所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就在群眾“家門口”,同群眾聯系更直接、更緊密,確保活動取得實效、讓群眾滿意,筑牢思想基礎至關重要。正如市委書記孫春蘭強調的,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深化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解決思想總開關問題,真正弄明白黨性黨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是什么?自身的問題和差距是什么?改進作風的方向和重點是什么?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
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可能差一尺。切實解決思想總開關問題,決不能淺嘗輒止、不求就里,必須靜下心、坐得住、學得深、學得透。如果學習不到位,受到震撼和觸動的程度不足,聽取意見不真正深入群眾,查找問題不深刻、不全面,思想認識的“閘門”就會松動,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就很難深入“骨髓”。從思想和行動上增強自覺性,不為學而學,開門聽意見,真心找差距,這是走好群眾路線、鍛造公仆情懷的關鍵所在。
找準“穴位”,才能有的放矢。深挖根源解決思想問題,必須以群眾的意見為“鏡”、以百姓的期待為“綱”。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學習的時間、進度服從質量,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切實取得思想收獲,并落實到具體行動之中。
剖析思想、聽取意見、查找毛病的過程,也是密切聯系群眾、拉近與群眾感情的過程。讓群眾幫我們找問題,不能怕“丑”,不能怕“疼”,現在“丑”一點,感覺到“疼”了,才能防微杜漸、切實改進作風,贏得群眾的信任。
教育實踐活動是一場攻堅戰,走好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實踐過程。鍛造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公仆情懷,就要將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這條紅線貫穿始終,以焦裕祿精神為鏡,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反復照一照自己。對照焦裕祿精神,看一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思想境界,有沒有這樣的奮斗精神,有沒有這樣的為民情懷。找到差距、找準問題,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真真正正做人民的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