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是“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指導思想的一個要點。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因此,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鎖鑰,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經之路。
新常態下,經濟增長速度正在從以往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發展方式重在使經濟增長速度更加合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保持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長,在較短時間內就實現了從低收入國家轉變為中等收入國家。經過新世紀頭10年年均10.48%的高速增長后,從2011年起經濟增速開始放緩,2011年為9.3%,2012年為7.7%,2013年為7.7%,為7.4%。五中全會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之一,這既是對國際金融危機、出口市場壓縮的一種反饋,也是對經濟失衡、產能過剩、消費乏力的正常反應,還是主動糾正高速增長帶來的高代價等不可持續問題的自覺控制。因此,保持中高速增長與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相匹配,是深化發展規律認識的成果。
新常態下,經濟結構正在從以往增量擴能為主的模式轉向調整存量與做優增量并存模式的深度調整,轉變發展方式重在使經濟結構更加優化。過去,大量的投資向某些行業集中,結果造成產能嚴重過剩,出現惡性的價格競爭,造成企業效益下滑。同時,由于技術水平的落后,不少高端產品或高端環節嚴重產能不足、依賴進口,如我國芯片90%要依賴進口,每年的進口額已超過石油。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實質是資源要素重新組合利用,是資產的重組調整再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轉型升級就意味著經濟結構優化。傳統產業的企業兼并重組與生產相對集中勢在必行,生產的小型化、智能化和專業化已成為產業組織的新特征。五中全會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構建產業新體系,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等,這些深度調整都將促進經濟結構柔性化。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動力正在從以往的傳統增長點轉向創新驅動的增長點,轉變發展方式重在使經濟發展動力更加多元。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點和發展動力機制單一。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投資增速放緩,人口紅利削減。因此,必須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培育發展新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不斷釋放新的強大動力,支撐新常態下經濟中高速增長。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形態正在從規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的集約增長,轉變發展方式重在使經濟發展形態更加先進。經濟發展新常態,實質是經濟增長形態的躍升,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以往的高速發展,付出了高污染、高耗能的沉重代價。目前,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占用大量的生產資源,積聚了經濟風險。同時,教育、醫療、養老等行業社會資源進入不足、機制不活,影響經濟發展的效率。經濟增長表面上看是要素的積累、投入的增長,其實質上是資源優化配置、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新常態是增長形態的跨越,從傳統增長形態到現代增長形態,從初級形態到高級形態。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看上去會增加成本,但能夠滿足人民更迫切的生態需求。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本身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經濟形態和社會形態,就是讓人的能力充分迸發涌流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帶來的是新的發展方式和發展形態。
是在前所未有的環境條件下探索發展規律的認識過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表明了以*同志為黨中央對發展規律的自覺遵循和主動運用。遵循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發展規律,我們黨毅然決然地作出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使我國的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遵循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源配置的發展規律,我們黨創造性地建立,激發出極大的經濟活力和社會活力。遵循發展方式演進的發展規律,我們黨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為我國經濟有序、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重要戰略機遇期與嚴峻挑戰并存。諸多矛盾疊加要求我們統籌化解,風險隱患增多需要我們未雨綢繆。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積極引領經濟新常態,是對黨把握規律水平、領導發展能力的檢驗。“十三五”規劃建議生動體現了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化了黨對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新發展理念是五中全會精神的精髓,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有力思想武器。新發展理念引導黨和國家依靠創新發展轉變發展動力,依靠協調發展處理發展矛盾,依靠綠色發展保護發展環境,依靠開放發展拓展發展空間,依靠共享發展分配發展成果,成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發展行動。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對于經濟發展新常態而言,新發展理念確立新常態發展方向,引領新常態發展方式,開拓新常態發展境界,保證新常態發展未來。
【篇2】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重大轉型期,原先的投資驅動、規模擴張、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要素條件正在發生變化,勞動力、資源、環境成本都在提高,舊有的發展模式空間越來越小。單純靠規模擴張推動發展已經難以為繼。因此,黨的十八大報告在論述加快完善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五中全上通過的“十三五規劃”中,把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創新包括科技創新,但并不局限于科技創新,還包括體制創新,要通過體制創新把新技術商業化、產業化、市場化。科技創新要在國家戰略層面占領國際前沿,在產業發展、民生根本方面為后幾十年發展做好準備和儲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加強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應用;運用高新技術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關系民生和社會管理創新的科學技術;完善知識創新體系,強化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技術研究,提高科學研究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搶占科技發展戰略制高點。體制創新主要是建立、理順創新體制,保持創新不竭的動力,主要在于著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統籌協調科技宏觀決策體系,建立全國科技重大決策機制。此外,完善和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對科技創新活動和科技成果的法律保護,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保障;打通在知識產權保護下的創新成果轉移和共享通道,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充分利用創新成果。
筆者以為,在中國目前以趕超為基本特征的創新必須是以科學規劃為指導,以資金牽引,以市場競爭倒逼,以政策和機制為保障下進行。科學規劃和政府資金的指導和牽引可以快速地引導創新發展在急需和戰略方向上發展。市場競爭的倒逼能讓社會資金補充和完善創新的發展方向、甄選創新成果。合理的政策和機制能最大限度鼓勵創新發展,補充市場機制無法涉及的領域,特別是基礎科學等方面的研究和創新。
創新和協調是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的核心所在,它們的成敗直接關系到今后中國發展的源動力。無論是產業升級還是經濟轉型都依賴于此,尤其創新更是以后中國經濟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關鍵所在。而創新能力的培養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會各個層面,政策、教育、社會觀念、資金各個方面的努力,能在“十三五”規劃下,初步形成創新的長效激勵保障機制,那將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最大成就。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引導和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這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有了澎湃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