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志愿填報的過程中,面對上百個專業可以選擇,很難有家長或者考生能清楚的了解各個大學的優勢專業。為此,思兒思學小編為家長簡單總結了關于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的一些優勢專業,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開始的專業名單目錄
類別 | 專業名稱 |
交通運輸大類 |
|
資源環境與安全大類 |
|
土木建筑大類 |
|
文化藝術大類 |
|
裝備制造大類 |
|
電子信息大類 |
|
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 |
|
財經商貿大類 |
|
醫藥衛生大類 |
|
旅游大類 |
|
新聞傳播大類 |
|
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 |
|
二、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優勢特色專業統計表
特色專業
電腦藝術設計
電氣自動化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
環境藝術設計
會計(注冊會計師)
會計電算化
機電一體化
機電一體化技術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建筑工程技術
模具設計與制造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物流管理
三、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院系和師資力量
院系設有:
現代服務學院 | 會計金融學院 | 建筑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學院 | 基礎部 |
社科部 | 繼續教育學院 | 藝術設計學院 |
專業設有:
現代服務學院 | 電子商務、商業管理(連鎖經營方向)、物流管理、旅游與酒店管理、營銷與策劃、會展策劃與管理和國際商務專業 |
會計金融學院 | 會計電算化、注冊會計師、稅務會計、會計與辦公自動化 |
建筑工程學院 | 建筑工程技術(原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建筑工程監理、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給排水工程技術專業、道路與橋梁工程專業、供熱與空調工程技術、建筑設計專業,工程造價專業,生物制藥專業 |
機械工程學院 | 數控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模具設計與制造、焊接技術與自動化 |
電氣工程學院 | 新能源應用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樓宇智能化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 |
基礎部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代市場經濟基礎》、《知識經濟》、《社會學》、《藝術欣賞與美學》、《中外音樂欣賞》、《人生哲理》、《職場成功技巧》、《大學生人際交往與生活適應團體》 |
師資力量
學院一直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建立并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機制,推進“師德培育”、“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教師實踐鍛煉”、“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四項工程計劃,在師資隊伍結構優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年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順利通過教育部、財政部驗收,并取得優秀等級。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管理理念,大力提高教師雙師素質,堅持人才引進、規劃培養和科學使用相結合,努力打造了一支“德高、善教、會做、能研發”的優秀教學團隊,很好地滿足了教育教學和社會服務的需要,為學院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保障。全院上下已經形成了尊師重教、和諧奮進的師資培養環境,營造了教師治學、教書、育人、科研技術服務和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校企“雙帶頭人、雙骨干教師、雙向培養、雙向聘任”的機制。
截至2017年3月1日,學校現有專任教師410人,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185人、高級工程師38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203人,有院級專業(學科)帶頭人65名、骨干教師254人;雙師素質教師338人,占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師的93.8%;省級教學團隊3個,市級重點領軍人才梯隊1個;有全國教育職業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名,分委會委員7名,省級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及委員20名;省級教學名師、教學新秀、教學能手15人,數量居全省高職院校之首。學校還擁有一支包括著名模具專家吳德忠、全國著名勞動模范李慶長等在內的384名行業企業技術骨干、能工巧匠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教師承擔的實踐教學工作量占比全院總教學工作量于2016年達到51.2%。同時,大力引進高層次專業帶頭人和專業建設領域的領軍式高級人才,大力培養在行業企業中有影響的專業帶頭人,努力構筑由高水平的專業(學科)帶頭人、專業骨干、具有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優秀教師組成的教師團隊。鼓勵教師外出培訓、進修、參加社會實踐鍛煉、學歷提升,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多渠道、多途徑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業務水平。優秀的教師團隊成為學院教育教學事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勇敢地擔當著學院可持續發展的重任,身體力行地踐行著哈職人高尚的職業操守。
學院發揮師資優勢,2014-2016年學院完成培訓量分別為9.6萬余人日、11.6萬余人日、7.2萬余人日,三年實際累計完成培訓284029人日。2016年社會培訓到款額為106萬元。其中進行建設領域現場專業人員考前培訓和技術工人培訓27016人日,占比38%;為夯實哈爾濱區域經濟建設基礎,加強企業職工和社會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開展社會人員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工作,累計培訓量達23291人日,占比32%,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學院充分發揮國家骨干院校作用,積極開展對口支援工作,對口援助2所高職、1所中職、2所技師學校。
學院深入推進“師德培育工程”“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工程”“教師實踐鍛煉工程”和“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工程,教師教學成果豐碩。為更新觀念,提升了綜合素質,選派244名帶頭人、骨干教師到德國、新加坡、韓國、泰國等國家及臺灣、香港的優質學校培訓學習。注重教師實踐能力的鍛煉與培養,利用假期選派321人次教師專業教師走進哈軸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鑫聯華、北京絡捷斯特等優秀企業開展實踐鍛煉,提高實踐技能。教師深入一線,親身實踐。2014-2016年,教師共有立項課題205項,其中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重大課題2項、省教育廳重點課題12項、省教育廳規劃課題60項。主持完成國家級科研課題1項,省級科研課題56項,哈爾濱市科技攻關項目9項,獲得省級教學管理質量集體獎4項和個人獎3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全國信息化比賽獎項四項,哈爾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與企業合作研發課題16項,取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60多項,省級以上科技成果20多項,取得專利161項,列入“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8部。教學成果推廣和轉化較好,能夠的指導教學實踐,真正為學院甚至黑龍江省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學院做好師資隊伍建設的長、短期規劃,制訂、修訂、完善師資隊伍建設的管理、培養和監督考核制度,制度貫徹、政策引領、資金投入,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科學嚴密、合理高效的管理和考核機制。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合理定位、科學打造、注重實效,走上了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