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志愿填報的過程中,面對上百個專業可以選擇,很難有家長或者考生能清楚的了解各個大學的優勢專業。為此,思兒思學小編為家長簡單總結了關于南京理工大學的一些優勢專業,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南京理工大學開始的專業名單目錄
類別 | 專業名稱 |
經濟學 |
|
法學 |
|
文學 |
|
理學 |
|
工學 |
|
管理學 |
|
藝術學 |
|
二、南京理工大學重點優勢特色專業統計表
特色專業
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
兵器科學與技術
材料學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工程熱物理
光學工程
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計算機應用技術
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納米材料及相關技術
通信與信息系統
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
應用化學
三、南京理工大學院系和師資力量
南京理工大學設有機械工程學院、化工學院、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等14個專業學院,在66個本科專業招生;學校還建有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并與合作方聯合創辦了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和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兩個獨立學院。
學院設置
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
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教育實驗學院 |
專業設置
院系 | 專業 |
---|---|
化工學院 | 化工與制藥類(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化工與制藥類(安全工程專業) 化工與制藥類(材料化學專業) 化工與制藥類(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專業 化工與制藥類(應用化學專業) 化工與制藥類(制藥工程專業) |
自動化學院 | 自動化專業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專業 日語專業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材料類(材料物理專業) 材料類(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武器發射工程專業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
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 | 電子信息類(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電子信息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專業 電子信息類(通信工程專業) 電子信息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信息對抗技術專業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計算機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計算機類(軟件工程專業) 計算機類(網絡工程專業) |
經濟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專業) 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 經濟學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會計學(會計學專業) 經濟學類(金融學專業) 經濟學類(經濟學專業) 工商管理類(市場營銷專業)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工商管理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
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 | 工業設計專業 廣播電視學專業 設計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設計學類(環境設計專業) 設計學類(產品設計專業) 機械類(中外合作辦學(工業設計)) |
機械工程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機械類(車輛工程專業)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 機械類(工業工程專業) 機械類(機械工程專業) 兵器類(武器系統與工程專業) 兵器類(裝甲車輛工程專業) 兵器類(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 |
理學院 | 工程力學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應用物理學專業 應用統計學專業 |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 法學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社會工作專業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 生物工程專業 |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3200余人,專任教師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16人,外國院士3人,“*”專家14人,“*”專家8人(其中杰出人才1人),“*”1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其中召集人1人),“973”首席科學家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4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雙創計劃”、“江蘇特聘教授”等省部級以上人才計劃300余人。教育部創新團隊5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8個,江蘇省創新團隊20個。學校具有教授任職資格整體審定權,相繼入選“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