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志愿填報的過程中,面對上百個專業可以選擇,很難有家長或者考生能清楚的了解各個大學的優勢專業。為此,思兒思學小編為家長簡單總結了關于安徽農業大學的一些優勢專業,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安徽農業大學開始的專業名單目錄
類別 | 專業名稱 |
經濟學 |
|
法學 |
|
文學 |
|
理學 |
|
工學 |
|
農學 |
|
醫學 |
|
管理學 |
|
二、安徽農業大學重點優勢特色專業統計表
特色專業
茶學動物醫學木材材料與科學農林經濟管理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社會工作生態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食品質量與安全水產養殖學信息與計算科學藝術設計園林植物保護
三、安徽農業大學院系和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8月,安徽農業大學共有15個直屬學院,另設研究生學院、安徽農業大學經濟技術學院(獨立學院),開設80個本科專業。
安徽農業大學各學院及本科專業如下:
工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農業水利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
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化學、地理信息科學、應用統計學、測繪工程
信息與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網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流工程、物聯網工程
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金融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會計學、農林經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保險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旅游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輕紡工程與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包裝工程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應用心理學、社會工作、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生物技術、中藥資源與開發、應用生物科學、蠶學、生物制藥
資源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茶與食品科技學院:茶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衛生與營養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茶文化
農學院: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煙草、草業科學
植物保護學院:植物保護、動植物檢疫
園藝學院:園藝、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園藝教育
林學與園林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木材科學與工程、林學、園林、
動物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水產養殖學
外國語學院:英語、法語、日語、商務英語
研究生學院、經濟技術學院(獨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專業略)
師資力量
安徽農業大學坐落于安徽省省會合肥,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以農林生命學科為優勢和特色的省部省局共建高校,是全國首批建設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是安徽省首批“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學,1935年成立農學院,1954 年獨立辦學,1995年更名為安徽農業大學。校園占地面積3529畝,建筑面積83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4.79億元,圖書館藏書 320多萬冊。
下設 19 個學院。現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 20904人,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2861人。現有教職工17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673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 800多人;現有“國家杰青”1 人、省“*”4人、“皖江學者”5人、校聘特聘(講席)教授 60人。
現有 80 個本科專業,其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現有 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公開視頻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現有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2類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現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和1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類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
現有 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37 個省部級科研平臺、2個省級“2011 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智庫、1個省級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院,1個教育部“*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8個省“115”產業創新團隊,7個省級高校科研平臺創新團隊,6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7位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近五年,學校主持國家級科研、教研項目333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8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重大科技成就獎各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8項,省青年科技獎5項,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3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大力實施國際化辦學戰略,先后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學校獲批“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南南合作”項目外語培訓定點單位、國家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及中國科協“安徽海智農業基地”。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聯合牽頭成立“中美大學農業推廣聯盟”。
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服務“三農”的辦學方向,致力于科教興農、科教興皖事業,走出了一條享譽全國的富民、興校、創新、育人的“大別山道路”,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近年來,學校提出并實施了“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探索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縣共建模式和“四體融合”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模式,有力服務了我省智力扶貧和產業脫貧,得到黨和國家*、有關部委及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當前,學校正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理念為引領,奮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農業大學,努力為服務創新型“三個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