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最好的專業名單
2024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最好的專業名單及排名為食品科學與工程、農學、植物保護、動物醫學、會計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園藝、農林經濟管理、農業電氣化、動物科學、生物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社會工作、信息與計算科學等。
序號 | 專業名稱 | 等級 | 年度 |
1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2 | 農學 | 國家級 | 2019 |
3 | 植物保護 | 國家級 | 2020 |
4 | 動物醫學 | 國家級 | 2020 |
5 | 會計學 | 國家級 | 2020 |
6 |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 | 2021 |
7 | 園藝 | 國家級 | 2021 |
8 | 農林經濟管理 | 國家級 | 2021 |
9 | 農業電氣化 | 省級 | 2019 |
10 | 動物科學 | 省級 | 2019 |
11 | 生物技術 | 省級 | 2019 |
12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省級 | 2019 |
13 | 社會工作 | 省級 | 2020 |
14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省級 | 2020 |
15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省級 | 2020 |
16 | 土木工程 | 省級 | 2020 |
17 | 飛行技術 | 省級 | 2020 |
18 | 糧食工程 | 省級 | 2020 |
19 | 草業科學 | 省級 | 2020 |
20 | 工業設計 | 省級 | 2021 |
21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省級 | 2021 |
22 | 種子科學與工程 | 省級 | 2021 |
23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省級 | 2021 |
24 | 動物藥學 | 省級 | 2021 |
25 | 財務管理 | 省級 | 2021 |
二、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專業排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A | 4 | 飛行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2 | 動物醫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2 |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3 | 植物保護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農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6 | 農林經濟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7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7 | 園藝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0 | 會計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5 | 農業電氣化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5 | 糧食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7 | 動物藥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3 | 種子科學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7 | 草業科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8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38 | 動物科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45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2 | 社會工作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5 | 工業設計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6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96 | 生物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2 | 財務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33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37 | 土木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71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三、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嗎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雙一流大學名單可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國家戰略,有利于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四、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是黑龍江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創建于1958年7月。學校原隸屬農墾部,1973年劃歸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現已成為一所具有鮮明現代化大農業特色、以農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農業大學。
學校原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鎮北的山野鄉間。邊疆農村辦學后,學校師生發揚解放軍優良傳統和“抗大校風”,傳承北大荒精神,走出了一條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發展之路。2003年學校整體遷入大慶市,進入提速升級、跨越發展的新時期。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凝練形成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務實求真、負重致遠”的辦學精神,并因優良校風和辦學實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法國、韓國、日本、印度、烏克蘭、波蘭、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交流與合作。目前,學校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經濟服務大學實施本科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韓國國立江陵原州大學、濟州大學、日本山形大學、波蘭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無線電電子大學、哈爾科夫國立城市規劃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等國外高校實施交換生、留學生等項目,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實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發展中心”項目,與印度UAS大學實施中印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
學校始終把北大荒精神作為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自覺將北大荒精神融入辦學育人的全過程。學校現建有黑龍江省北大荒精神學術交流基地、黑龍江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地、北大荒精神與文化研究所、北大荒精神展示館,充分發揮地緣、人才和科研資源優勢,堅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產出了《黑土上的中國》、《淬荒集》等一批較有影響力的文化成果,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