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南大學最好的專業名單及排名為法學、社會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軟件工程、土木工程、測繪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地質工程等,具體名單見下表。
一、2024年中南大學最好的專業名單
序號 | 專業名稱 | 等級 | 年度 |
1 | 法學 | 國家級 | 2019 |
2 | 社會學 | 國家級 | 2019 |
3 | 思想政治教育 | 國家級 | 2019 |
4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國家級 | 2019 |
5 | 生物科學 | 國家級 | 2019 |
6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 | 2019 |
7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8 | 冶金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9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 | 2019 |
10 | 自動化 | 國家級 | 2019 |
11 | 軟件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2 | 土木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3 | 測繪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4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國家級 | 2019 |
15 | 地質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6 | 采礦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7 | 礦物加工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8 | 交通運輸 | 國家級 | 2019 |
19 | 安全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20 | 臨床醫學 | 國家級 | 2019 |
21 | 藥學 | 國家級 | 2019 |
22 | 醫學檢驗技術 | 國家級 | 2019 |
23 | 護理學 | 國家級 | 2019 |
24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國家級 | 2019 |
25 | 工程管理 | 國家級 | 2019 |
26 | 工商管理 | 國家級 | 2019 |
27 | 漢語言文學 | 國家級 | 2020 |
28 | 英語 | 國家級 | 2020 |
29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國家級 | 2020 |
30 | 應用物理學 | 國家級 | 2020 |
31 | 應用化學 | 國家級 | 2020 |
32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33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 | 2020 |
34 | 信息安全 | 國家級 | 2020 |
35 |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36 | 環境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37 | 建筑學 | 國家級 | 2020 |
38 | 消防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39 | 麻醉學 | 國家級 | 2020 |
40 | 預防醫學 | 國家級 | 2020 |
41 | 會計學 | 國家級 | 2020 |
42 | 行政管理 | 國家級 | 2020 |
43 | 口腔醫學 | 國家級 | 2020 |
44 | 資源勘查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45 | 地球物理學 | 國家級 | 2020 |
46 |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47 | 法醫學 | 國家級 | 2020 |
4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 | 2020 |
49 | 金融學 | 國家級 | 2020 |
50 | 精神醫學 | 國家級 | 2020 |
51 | 地理信息科學 | 國家級 | 2021 |
52 | 車輛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53 | 通信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54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55 | 鐵道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56 | 航空航天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57 | 生物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58 | 音樂表演 | 國家級 | 2021 |
59 | 統計學 | 國家級 | 2021 |
60 | 基礎醫學 | 國家級 | 2021 |
6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國家級 | 2021 |
62 | 制藥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63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 | 2021 |
64 | 數字出版 | 國家級 | 2021 |
65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國家級 | 2021 |
66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國家級 | 2021 |
67 | 城鄉規劃 | 國家級 | 2021 |
68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69 | 生物信息學 | 國家級 | 2021 |
70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71 | 產品設計 | 國家級 | 2021 |
72 | 人工智能 | 國家級 | 2021 |
73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省級 | 2019 |
74 | 運動訓練 | 省級 | 2020 |
75 | 物聯網工程 | 省級 | 2020 |
76 | 生物醫學工程 | 省級 | 2020 |
77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 省級 | 2020 |
78 | 法語 | 省級 | 2020 |
79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省級 | 2020 |
80 | 電子信息工程 | 省級 | 2020 |
81 | 物流工程 | 省級 | 2020 |
82 | 生物技術 | 省級 | 2020 |
83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省級 | 2020 |
84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省級 | 2020 |
85 | 工程力學 | 省級 | 2020 |
86 | 視覺傳達設計 | 省級 | 2021 |
87 | 日語 | 省級 | 2021 |
88 | 臨床藥學 | 省級 | 2021 |
二、中南大學專業排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A++ | 1 | 冶金工程 | 8★ | 世界一流專業 |
A++ | 1 | 礦物加工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 |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3 | 采礦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3 | 交通運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4 | 護理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5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6 | 地質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6 | 軟件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6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8 | 臨床醫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1 | 自動化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7 | 土木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8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 | 物聯網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 | 消防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4 | 測繪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5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6 | 資源勘查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7 | 安全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7 | 工程管理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8 | 應用化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9 | 環境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9 | 應用物理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0 | 社會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3 | 金融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4 | 工商管理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4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5 | 會計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7 | 法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8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9 | 英語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3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8 | 漢語言文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數字出版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精神醫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3 | 生物信息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物流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5 | 航空航天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5 | 鐵道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 | 法醫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6 | 人工智能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7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0 | 法語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1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1 | 地球物理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1 | 麻醉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3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3 | 口腔醫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3 | 基礎醫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4 | 醫學檢驗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5 | 信息安全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6 | 地理信息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8 | 音樂表演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9 | 材料化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制藥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1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預防醫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2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4 | 車輛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4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5 | 建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6 | 藥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6 | 城鄉規劃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7 | 工程力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9 | 行政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1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1 | 生物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3 | 產品設計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6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8 | 電子信息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0 | 生物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0 | 統計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2 | 通信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6 | 財務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7 | 生物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59 | 市場營銷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9 |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0 | 西班牙語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1 | 臨床藥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7 | 舞蹈表演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31 | 運動訓練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36 | 廣播電視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37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42 | 藝術設計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2 | 哲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5 | 生物醫學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71 | 日語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79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3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4 | 電子商務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三、中南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中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部省重點共建高水平大學和國家“2011計劃”首批牽頭高校,2017年9月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中南大學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跨湘江兩岸,依巍巍岳麓,臨滔滔湘水,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學的理想園地。擁有享“南湘雅”美譽的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等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及湘雅口腔醫院。
中南大學由原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于2000年4月合并組建而成。原中南工業大學的前身為創建于1952年的中南礦冶學院,原長沙鐵道學院的前身為創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學院,兩校的主體學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創辦的湖南高等實業學堂的礦科和路科。原湖南醫科大學的前身為1914年創建的湘雅醫學專門學校,是我國創辦最早的西醫高等學校之一。
中南大學歷經百年辦學積淀,順應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大勢,弘揚以“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大學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風,堅持自身辦學特色,服務國家和社會重大需求,團結奮進,改革創新,追求卓越,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大幅提升。
學校牢牢把握*辦學方向,始終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全面提升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典型單位、全國文明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