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大學最好的專業名單及排名為教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等,具體名單見下表。
一、2024年天津大學最好的專業名單
序號 | 專業名稱 | 等級 | 年度 |
1 | 教育學 | 國家級 | 2019 |
2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國家級 | 2019 |
3 | 工程力學 | 國家級 | 2019 |
4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 | 2019 |
5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國家級 | 2019 |
6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7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8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 | 2019 |
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 | 2019 |
10 | 軟件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1 | 水利水電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2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國家級 | 2019 |
13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4 | 環境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5 | 生物醫學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6 | 建筑學 | 國家級 | 2019 |
17 | 城鄉規劃 | 國家級 | 2019 |
18 | 生物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9 | 工程管理 | 國家級 | 2019 |
20 | 保密管理 | 國家級 | 2020 |
2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2 | 法學 | 國家級 | 2020 |
23 | 分子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4 | 風景園林 | 國家級 | 2020 |
25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6 | 工業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7 | 功能材料 | 國家級 | 2020 |
28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9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30 | 環境科學 | 國家級 | 2020 |
3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 | 2020 |
32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33 | 生物科學 | 國家級 | 2020 |
34 | 土木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35 | 藥學 | 國家級 | 2020 |
36 | 應用化學 | 國家級 | 2020 |
37 | 制藥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38 | 金融學 | 國家級 | 2021 |
39 | 英語 | 國家級 | 2021 |
40 | 海洋技術 | 國家級 | 2021 |
41 | 工業設計 | 國家級 | 2021 |
42 |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43 | 電子信息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44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國家級 | 2021 |
45 | 自動化 | 國家級 | 2021 |
46 | 精細化工 | 國家級 | 2021 |
47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48 | 合成生物學 | 國家級 | 2021 |
49 | 智能醫學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50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國家級 | 2021 |
51 | 財務管理 | 國家級 | 2021 |
52 | 物流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53 | 電子商務 | 國家級 | 2021 |
54 | 環境設計 | 國家級 | 2021 |
二、天津大學專業排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A++ | 3 | 建筑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3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4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7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生物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工程管理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3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4 | 電子信息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4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4 | 水利水電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6 | 軟件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6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6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7 | 生物醫學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8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0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5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7 | 土木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 | 分子科學與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環境設計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工業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海洋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4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5 | 制藥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6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9 | 環境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0 | 工業設計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0 | 城鄉規劃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1 | 工程力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2 | 環境科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5 | 生物科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7 | 法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7 | 教育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0 | 應用化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1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1 | 自動化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7 | 工商管理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精細化工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 | 合成生物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保密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智能制造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智能醫學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3 |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3 | 金融數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物流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5 | 功能材料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6 | 人工智能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6 | 網絡空間安全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9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0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6 | 園林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7 | 財務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7 | 電子商務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2 | 風景園林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3 | 物聯網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6 | 藥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7 | 動畫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8 | 金融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2 | 應用物理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50 | 英語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7 | 通信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15 | 漢語言文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 | 智能感知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3 | 儲能科學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7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3 | 海洋科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3 | 表演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7 | 漢語言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0 | 地理科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2 | 臨床醫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三、天津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學校初名北洋大學堂,內設頭等學堂(大學本科)和二等學堂(大學預科),頭等學堂設四個學門:律例、工程、礦務和機器。
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并,由國家定名為天津大學。1952年全國范圍內的高校院系調整開始,天津大學調出十幾個系組,充實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學,哺育了蹣跚起步的中國高等教育。1959年被*指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大學。改革開放后,天津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學校堅持“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發展理念,形成了工科優勢明顯、理工結合,經、管、文、法、醫、教育、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學科布局。現有74個本科專業,4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共有25個一級學科參評,進入A類學科數達到14個。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4個學科進入A檔(2%-5%)、9個學科進入A-檔(5%-10%)。12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由我校牽頭培育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由學校牽頭的天津應用數學中心成為國家首批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學校持續深化醫教協同,現有多家直附屬醫院及合作共建醫院。在最新一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由天津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成果獎7項,其中2項成果獲一等獎。有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8人;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5項;國家級一流課程45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6門;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37個;全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5個;全國“強基計劃”專業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0個;全國示范性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4個,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入選學校。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立“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與“中國與中歐國家科技創新大學聯盟”,成立“中國—東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國際能源合作機構—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學校與世界上50個國家、地區的256所高校、研究機構及公司簽署協議。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學院,分別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和法國尼斯大學孔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