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第二批雙一流大學名單公布時間
2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名單共有建設高校147所。建設學科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布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其中湖北有7所高校入選,分別為: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和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相比,湖北這7所高校在數量上一共新增了3個一流學科。其中,武漢大學的礦業工程學科未能繼續入選,新增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個學科,華中科技大學新增了臨床醫學學科,華中師范大學新增教育學學科。
湖北7所高校中,武漢大學進入第二批“雙一流”建設學科數量排第一,為11個;華中科技大學有9門學科上榜;華中農業大學有5門學科上榜;華中師范大學有3門學科;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上榜2門學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則各有一門學科進入名單。
2、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按學校代碼排序) | |
北京大學 | (自主決定建設學科并自行公布) |
中國人民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 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清華大學 | (自主決定建設學科并自行公布) |
北京交通大學 | 系統科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土木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
北京科技大學 |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北京郵電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中國農業大學 |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 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風景園林學、林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哲學、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 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數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外交學院 | 政治學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公安學 |
北京體育大學 | 體育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中國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中央美術學院 | 美術學、設計學 |
中央戲劇學院 | 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民族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法學 |
南開大學 | 應用經濟學、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 學與工程 |
天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
天津工業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天津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電氣工程 |
河北工業大學 | 電氣工程 |
山西大學 | 哲學、物理學 |
太原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內蒙古大學 | 生物學 |
遼寧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東北大學 | 冶金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
大連海事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 |
吉林大學 |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延邊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東北師范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世界史、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 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東北農業大學 | 畜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林學 |
復旦大學 | 哲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 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 生物學、 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
同濟大學 | 生物學、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 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設計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 與海洋工程、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
華東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東華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
上海海洋大學 | 水產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藥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體育學 |
上海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上海大學 | 機械工程 |
南京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 物 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 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 程、環境科學與工 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蘇州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東南大學 |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 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 、土木工 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南京理工大學 | 兵器科學與技術 |
中國礦業大學 | 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
南京郵電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河海大學 |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江南大學 |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
南京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大氣科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
南京醫科大學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藥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地理學 |
浙江大學 |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 管理科學與工 程、農林經濟管理 |
中國美術學院 | 美術學 |
安徽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 、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 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
合肥工業大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廈門大學 | 教育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
福州大學 | 化學 |
南昌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山東大學 | 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臨床醫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海洋科學、水產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鄭州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 |
河南大學 | 生物學 |
武漢大學 |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 生物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口腔醫學、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華中科技大學 |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 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武漢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華中農業大學 |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
華中師范大學 | 政治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法學 |
湘潭大學 | 數學 |
湖南大學 | 化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 |
中南大學 |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交通運輸工程 |
湖南師范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中山大學 |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
暨南大學 | 藥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
華南農業大學 | 作物學 |
廣州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物理學 |
海南大學 | 作物學 |
廣西大學 | 土木工程 |
四川大學 |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
重慶大學 | 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學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學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四川農業大學 | 作物學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西南大學 | 教育學、生物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貴州大學 | 植物保護 |
云南大學 | 民族學、生態學 |
西藏大學 | 生態學 |
西北大學 | 考古學、地質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 工程熱物理、 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
西北工業大學 |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長安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植物保護、畜牧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蘭州大學 |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
青海大學 | 生態學 |
寧夏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新疆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石河子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寧波大學 | 力學 |
南方科技大學 | 數學 |
上海科技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防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海軍軍醫大學 | 基礎醫學 |
空軍軍醫大學 | 臨床醫學 |
3、“雙一流大學”變化趨勢預測
從2017年開始做評比的“全國雙一流”大學,今年是第二次的名單公布。經歷五年以來,國內的搞高校和專業有什么樣的變化趨勢呢?從新晉入圍名單中的院校和專業中可以略窺一二。
一、專業范圍
從首批“雙一流大學”的入圍專業可見,是比較保守的,入選的都是當時比較熱門而且類似的專業。但是經過五年,現在入選的專業和院校,似乎代表著目前社會還不飽和但預測了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專業,也就是說,按著“雙一流大學”的最新名單報讀專業,畢業后就有可能成為熱門行業的從業者!
二、不做保留
這一次的名單不管是針對高校還是專業來講,都是全部重新評分考核,不做第一次的保留的。所以能上榜的都是符合新考核標準和條件的院校和專業,實力值得肯定。特別突出的就要說廣東省內有三所“新晉黑馬”高校,便于南方的學子以后報考名校也有更多的選擇了!
三、 繼續加油
除了上述的變化以外,還有的就是原來在“雙一流大學”之列,但是此次被“除名”的院校,一共有兩家,為什么會被除名呢?除了不滿足最新的考核標準和條件這個因素,最大可能就是五年過去社會環境發生變化,原來熱門和有競爭力的專業和學術現在達到飽和狀態或者不滿足社會需求,于是在選入更合適的院校和專業之后,就會有被撤銷的名單。
這些被撤銷的院校和專業,也應該把改革重點放在如何拓展學科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并且在原有院校的優勢基礎上保持競爭力,增強綜合實力,以獲得考核失去分數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