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一
有一次,一位老奶奶去坐公交車,上了車后,一直沒有人給她讓座。售票員看不下去了,她說:'尊老愛幼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啊,大家要把它傳承下去。那為什么沒有人給老太太讓座呢?”大家聽了售票員的話,羞愧得低下了頭,紛紛搶著要給老奶奶讓座。唯獨有一個打扮時髦的年輕婦女說:'為什么要給她讓?她算什么呀?切!”一會兒,售票員就跟年輕婦女吵了起來。一個男人拉住了她們,說不讓她坐公交車了,因為她不互相謙讓。說著把年輕婦女推下了車。車開動了,不時還傳來了笑聲。
我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毛主席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英雄。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里,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花色品種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周恩來和鄧穎超同志沒有子女,但先后撫養了幾十個烈士的孤兒,以寶貴的父愛和母愛哺育他們,使他們茁壯成長。 這不也是尊老愛幼嗎?
所以,大家都要傳承尊老愛幼的好習慣哦!
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二
百善孝為先,在現在的這個世紀,有許多人都以“百善孝為先”來愛護老人,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可現在,仍有許多人,表面上對老人尊敬、愛戴,可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總是氣老人,讓老人不省心,并且有的兒女生氣的時候,不給老人好臉色看,這樣的兒女,多讓老人寒心啊!并且,還有的兒女,表面上為了老人的財產,才養老人的,他們是我們的父母啊!小時候,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現在卻為了老人那僅有的財產,才去養老人的,那樣的兒女是不道德的兒女!對我本人而言,孝敬父母是中國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美德。我也最喜歡一個小品,是郭東林主演的,在小品里,郭東林的母親已病在旦夕,需要別人身體的某個部位,來救自己的命,可是沒有人愿意,無奈之下,郭東林只有捐助自己的身體部位給母親。這雖是在小品中,但他同時反映了孝道之情。所以,這個小品一直我都很喜歡。在我周圍的人群里,也有這樣的。有一位老人,他患有膽結石,他的女兒女婿來照顧他,每天給他端茶倒水,洗衣做飯,他的女婿背他上廁所。總而言之,老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給我們吃,給我們穿,還叮囑我們要好好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希望大家以后,好好的愛戴父母、孝敬父母、尊敬父母,讓我們共同來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吧!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弟子規》所說的那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讓我們共同去孝敬父母吧!
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三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明明打完了籃球,跑回家了。
到家了,他放下籃球,走進客廳,只見奶奶笑瞇瞇地拿出兩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對明明說:“明明,來,吃蘋果吧!”
明明謝過奶奶,拿起蘋果剛要吃時,他猛然想到:老師經常說要做一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就連書上也說要尊敬長輩,那么我應該把一個紅一點的蘋果給奶奶吃。
想到這里,明明連忙把一個紅一點的蘋果拿到奶奶面前,說:“奶奶,這個蘋果是給您的,快吃吧!”
奶奶聽了豎起大拇指說:“明明,你真是個好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