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高考,讓“葛軍”的名字再次爆紅。
6月8日,人民網以《江蘇高考數學引發網上吐槽,疑似命題人葛軍走紅》為題報道稱,今年江蘇高考數學卷仍然是沒有選擇題,最后三道大題難度很高。這也引發網友紛紛吐槽:“太難了!”“完全是用大學高數知識欺負高中生嘛”“我想問,是葛軍大帝命的題嗎?”
葛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這個多次參與江蘇高考數學卷命題且因“試題難度大”而著稱的教研專家,這個令無數考生“聞風喪膽”的“數學帝”于6月9日在接受澎湃新聞獨家采訪。他感嘆,外界對他個人的誤解、誤讀太多了,比如,2015年江蘇的高考數學卷就不是他命制的。
“在沒有特殊情況下,我想我以后不會再參加高考命題了。”葛軍對澎湃新聞說。
從未參與過江蘇省外高考數學卷的命題
這是一段在網上流傳較廣的段子:“2003年,葛軍參與江蘇高考數學命題工作,江蘇數學全省平均分68分(滿分150分) 。2010年,葛軍參與江蘇高考數學命題工作。當年江蘇數學平均分83.5分(總分160分)。2013年,葛軍參與安徽高考數學命題工作,理科平均分只有55分左右(滿分150分),導致安徽省一本分數線較2012年狂降54分。”
字里行間透露著葛軍命制的高考數學卷的最大特點?試題難度大,考生考分低。因此,才會流傳另一個段子:凡是葛軍參與的高考數學卷的命題,考完數學卷后,90%的女生是哭著出考場的,90%的男生則是撕書砸東西。
對于上述傳聞,葛軍對澎湃新聞記者澄清說,“這是一個大冤案啊,卻沒有人站出來加以澄清,甚至連一些基本的事實都被(傳聞)掩蓋。”
葛軍說,他只參與過4個年度(2004年、2007年、2008年、2010年)的江蘇省高考數學卷的命題,從未參與過江蘇省外高考數學卷的命題工作。
葛軍說,2003年的全國高考數學卷“的確很難”,甚至被評論達到了建國后恢復高考以來的峰值,同時開創了高難度數學卷的先河。
然而,他坦言,他并沒有參與2003年高考數學卷的命題。“2003年江蘇考生仍然采用的是全國卷,江蘇省直到2004年才開始獨立命題。”
上述傳言稱葛軍也參與了“安徽省2013年高考數學卷”的命題工作,對此,葛軍表示不存在這種情況。他說,凡是獨立命題的省市,一般不會外聘其他省份的老師參與高考命題工作的。
“葛軍=高難度數學卷”?葛軍稱非一人能左右
參與高考命題工作,社會關注度高,參與命題者也要承受外界難以現象的壓力。
葛軍對澎湃新聞說,在先后經歷過2004年、2007年江蘇高考數學卷的命題后,他原本不想參加2008年江蘇高考數學卷的命題工作的。
但由于2008年是江蘇新課改實施的第一年,他出于“新課改第一年,大家關系都不錯,應該要做點事情吧”這樣的考慮,他才決定,再次出山,參與命題。
2010年的江蘇數學卷,也是難度比較大的一個年份。葛軍說自己是當年高考數學卷命題組的副組長。但他坦言,在控制試題難度上,并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我們推行的是組長負責制度,我自己只有建議權,沒有最終決定權。”葛軍說。
“高考命題本來就是一個團隊的事情,怎么可能是一個人的事情。”葛軍對澎湃新聞說,“退一步說,即使是我一個人決定(試題難易程度),那么,上面總有人審查的吧。如果難度高了,上面為什么沒有糾正這個問題?”
在眾矢之的風波中,葛軍似乎與普通考生一樣,成為“受害者”。葛軍說,在各種有關不實的網絡傳言廣泛流傳后,“為什么沒有相關部門站出來說明這個問題”。他語氣似乎有些激動,“有一年傳言說,廣東省卷子是我出的,他們(廣東省)直接申明從不外聘教師出卷。那樣就很好。”
高考命題工作,在外人看來,看似風光。但葛軍表示,里面的故事很復雜。他對澎湃新聞表示,今后再也不想參加高考命題了,“不想趟這趟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