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證據》】
【原文欣賞】《今生今世的證據》
我走的時候,我還不懂得憐惜曾經擁有的事物,我們隨便把一堵院墻推倒,砍掉那些樹,拆毀圈棚和爐灶,我們想它沒用處了。我們搬去的地方會有許多新東西。一切都會再有的,隨著日子一天天好轉。
我走的時候還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東西去告別,不知道回過頭說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長下去啊。土墻,你站穩了,千萬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撐到哪年就強撐到哪一年,萬一你塌了,可千萬把破墻圈留下,把朝南的門洞和窗口留下,把墻角的煙道和鍋頭留下,把破瓦片留下,留下一小塊泥皮,即使墻皮全脫落光,也在不經意的、風雨沖刷不到的那個墻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塊吧,留下泥皮上的煙垢和灰,留下劃痕、朽在墻中的木?和鐵釘,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啊。
我走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曾經的生活有一天,會需要證明。
有一天會再沒有人能夠相信過去。我也會對以往的一切產生懷疑。那是我曾有過的生活嗎。我真看見過地深處的大風?更黑,更勐,朝著相反的方向,刮動萬物的骨骸和根須。我真聽見過一只大鳥在夜晚的叫聲?整個村子靜靜的,只有那只鳥在叫。我真的沿那條黑寂的村巷倉皇奔逃?背后是緊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條好腿一下一下地搗著地。我真的有過一棵自己的大榆樹?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樁,它的橫杈直端端指著我們家院門,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還有,我真沐浴過那樣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經照透墻、樹木和道路,把銀白的月輝滲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時候,那些東西不轉身便正面背面都領受到月光,我不回頭就看見了以往。
現在,誰還能說出一棵草、一根木頭的全部真實。誰會看見一場一場的風吹舊墻、刮破院門,穿過一個人慢慢松開的骨縫,把所有所有的風聲留在他的一生中。
這一切,難道不是一場一場的夢。如果沒有那些舊房子和路,沒有揚起又落下的塵土,沒有與我一同長大仍舊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沒有還在吹刮著的那一場一場的風,誰會證實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們,一個人內心的生存誰又能見證。
我回到曾經是我的現在已成別人的村莊。只幾十年功夫,它變成另一個樣子。盡管我早知道它會變成這樣--許多年前他們往這些墻上抹泥巴、刷白灰時,我便知道這些白灰和泥皮遲早會脫落得一干二凈。他們打那些土墻時我便清楚這些墻最終會回到土里--他們挖墻邊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墻,還喊著打夯的號子,讓遠遠近近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在打墻蓋房子了。墻打好后每堵墻邊都留下一個坑,墻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們也不填它,頂多在坑里栽幾棵樹,那些坑便一直在墻邊等著,一年又一年,那時我就知道一個土坑漫長等待的是什么。
但我卻不知道這一切面目全非、行將消失時,一只早年間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鳴叫喚醒人們的大紅公雞、一條老死窩中的黑狗、每個午后都照在(已經消失的)門框上的那一縷夕陽……是否也與一粒土一樣歸于沉寂。還有,在它們中間悄無聲息度過童年、少年、青年時光的我,他的快樂、孤獨、無人感知的驚恐與激動……對于今天的生活,它們是否變得毫無意義。
當家園廢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腳步都已踏踏實實地邁上了虛無之途。
作者簡介:
《今生今世的證據》作家是劉亮程,1962年出生在x疆古爾班通古特。劉亮程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最后一位散文家。
背景: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對故鄉的依戀,而是越過這一層面去探究思鄉之情何以產生,表達了人與故鄉的關系!
字詞:
1.字音
徘徊(páihuái)渺(miǎo)場院(chán?)葦(wěi)
澄澈(chén?chè)旖旎(yǐnǐ)耄耋(màodié)骨骸(hái)
巷(xiàn?)瘸(qué)牲畜(chù)夯(hān?)
2.多音字
juàn圈棚xù畜牧chāi拆毀chā杈子
圈畜拆杈
quān圈點chù牲畜cā拆爛污chà樹杈
3.分辨字形
拆拆毀詬詬駭驚駭惶惶惑瘸瘸腿
柝本柝垢油垢骸骨骸皇倉皇腐腐爛
練習題: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箴言(jiān)采擷(xié)風塵仆仆(pū)處變不驚(chǔ)
B.思忖(cǔn)羞赧(nǎn)雕欄玉砌(qì)不容置喙(huì)
C.菲薄(fěi)毗鄰(pì)拈輕怕重(diān)掎角之勢(jǐ)
D.拜謁(yè)雋永(jùn)櫛風沐雨(zhì)恬退隱忍(tiān)
答案:B
解析:A項中“箴言”的“箴”應讀為“zhēn”;C項中“拈輕怕重”的“拈”應讀為“niān”;D項中“雋永”的“雋”應讀為“juà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煙詬劃痕骨骸倉皇奔逃
B.瘸腿領受繚亮悄無聲息
C.打夯漫長樹杈虛無之途
D.篇幅惦念內函踏踏實實
答案:C
解析:A項中“煙詬”的“詬”應寫作“垢”;B項中“繚亮”的“繚”應寫作“嘹”;D項中“內函”的“函”應寫作“涵”。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看完那部電視劇后,除了熒屏上活躍著的那些人物給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還感到了一個沒有出場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B.我走的時候,我還曾經不知道的生活,有一天會需要證明。
C.各級財政部門要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特別是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數,全盤考慮,周密安排。
D.當家園廢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腳步都已踏踏實實地邁上了虛無之途。
答案:D
解析:A項,搭配不當,應改為“我仿佛還感到有一個沒有過場的人物”;B項,語序不當,“曾經”應移至“不知道”后;C項應改為“特別是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的管理上”。
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A.但我卻不知道這一切面目全非、行將消失時,一只早年間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鳴叫喚醒人們的大紅公雞、一條老死窩中的黑狗、每個午后都照在(已經消失的)門框上的那一縷夕陽是否也與一粒土一樣歸于沉寂?
B.現在,誰還能說出一棵草、一根木頭的全部真實?誰會看見一場一場的風吹倒舊墻、刮破院門,穿過一個人慢慢松開的骨縫,把所有所有的風聲留在他的一生中?
C.他們打那些土墻時,我便清楚這些墻最終會回到土里??他們挖墻邊的土,一截一截住上打墻,還喊著打夯的號子,讓遠遠近近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在打墻蓋房子了。
D.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點點溫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爛了幾個洞、棉花露在外面的舊棉衣?底磨得快透了一邊幫已經脫落的那雙鞋?還有他的比多少個冬天加起來還要寒冷的心境?……
答案:A
解析:A項是一個陳述句,末尾的問號改為句號。
【《獲得教養的途徑》】
【原文欣賞】《獲得教養的途徑》
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一如所有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義。對于“教養”也即精神和心靈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是向某些狹隘目標的艱難跋涉,而是我們的自我的意識的增強和擴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養一如真正的體育,同時既是完成又是激勵,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都與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而在于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正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
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就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這條路永無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時候將它走到頭;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時候將哪怕僅僅只是一個文化發達的民族的全部文學通通讀完并有所了解,更別提整個人類的文學了。然而,對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卻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不是因為獲得了僵死的知識,而是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對于我們來說,問題不在于盡可能地多讀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選擇我們個人閑暇時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從而在自己與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動聯系,使自己的心臟隨著人類心臟的跳動而跳動。這,歸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賦予的意義,如果活著不僅僅為了滿足那些裸的需要的話。讀書絕不是要使我們“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們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虛假的慰藉來麻痹我們,使我們對無意義的人生視而不見,而是正好相反,要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
世界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者都敞開著,誰也不必對它收藏之豐富望洋興嘆,因為問題不在于數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讀過十來本書,卻仍然不失為真正的讀書人。還有人見書便生吞下去,對什么都能說上幾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費。因為教養得有一個可教養的客體作前提,那就是個性或人格。沒有這個前提,教養在一定意義上便落了空,縱然能積累某些知識,卻不會產生愛和生命。沒有愛的閱讀,沒有敬重的知識,沒有心的教養,是戕害性靈的最嚴重的罪過之一。
當今之世,對書籍已經有些輕視了。為數甚多的年輕人,似乎覺得舍棄愉快的生活而埋頭讀書,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們認為人生太短促、太寶貴,卻又擠得出時間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館,在舞池中消磨許多時光。是啊,“現實世界”的大學、工場、交易所和游樂地不管多么生氣蓬勃,可整天呆在這些地方,難道就比我們一天留一兩個小時去讀古代哲人和詩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錯,讀得太多可能有害,書籍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但盡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對任何人傾心于書。讓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閱讀吧!
但單靠報紙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學,是學不會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而必須讀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時髦讀物那么適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功夫……
我們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杰作的真正價值。
每一年,我們都看見成千上萬的兒童走進學校,開始學寫字母,拼讀音節。我們總發現多數兒童很快就把會閱讀當成自然而無足輕重的事,只有少數兒童才年復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對學校給予自己的這把金鑰匙感到驚訝和癡迷,并不斷加以使用。他們為新學會的字母而驕傲,繼而又克服困難,讀懂一句詩或一句格言,又讀懂第一則故事,第一篇童話。當多數缺少天賦的人將自己的閱讀能力很快就只用來讀報上的新聞或商業版時,少數人仍然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風魔(因為它們古時候都曾經是富有魔力的符號和咒語)。這少數人就將成為讀書家。
他們兒時便在課本里發現了詩和故事。但在學會閱讀技巧之后并不背棄它們,而是繼續深入書的世界,一步一步地發現這個世界是何等廣大恢宏,何等氣象萬千和令人幸福神往!最初,他們把這個世界當成一所小小的美麗幼兒園,園內有種著郁金香的花壇和金魚池;后來,幼兒園變成了城里的大公園,變成了城市和國家。變成了一個洲乃至全世界,變成了天上的樂園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遠以新的魅力吸引著他們,永遠放射著異彩。昨天的花園、公園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將變為一座廟堂,一座有著無數的殿宇和院落的廟堂;一切民族和時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著新的召喚和復蘇。對于每一位真正的閱讀者來說,這無盡的書籍世界都會是不同的樣子,每一個人還將在其中尋覓并且體驗到他自己。這個從童話和印地安人故事出發,繼續摸索著走向莎士比亞和但丁;那個從課本里第一篇描寫星空的短文開始,走向開普勒或者愛因斯坦……通過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萬條,要達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萬個,可沒有一個是最后的終點,在眼前的終點后面,又將展現出一片片新的廣闊的原野……
這兒還根本未考慮世界上的書籍在不斷地增多!不,每一個真正的讀書家都能將現有的寶藏再研究苦讀幾十年和幾百年,并為之欣悅無比,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書。我們每學會一種新的語言,都會增長新的體驗??而世界上的語言何其多啊!……可就算一個讀者不再學任何新的語言,甚至不再去接觸他以前不知道的作品,他仍然可以將他的閱讀無休止地進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詩人的每一個詩篇,過一些年都會對讀者呈現出新的、變化了新的面貌,都將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喚起新的共鳴。我年輕時初次讀歌德的《親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現在我大約第五次重讀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書!這類經驗的神秘和偉大之處在于:我們越是懂得精細、深入和舉一反三地閱讀,就越能看出每一個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獨特性、個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這種獨特性和個性??與此同時,我們卻相信自己越來越清楚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萬種聲音都追求同一個目標,都以不同的名稱唿喚著同一些神靈,懷著同一些夢想,忍受著同樣的痛苦。在數千年來不計其數的語言和書籍交織成的斑斕錦緞中,在一些個突然徹悟的瞬間,真正的讀者會看見一個極其崇高的超現實的幻象,看見那由千百種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統一起來的人類的容顏。
作者簡介:
《獲得教養的途徑》節選自《黑塞說書》,赫爾曼?黑塞(1877.7.2-1962.8.9)德國作家。
背景:
本文主要講重視讀書的作用。告訴人們多多讀書,在讀書中完善自己的修養。
字詞:
跋涉báshè
閑暇xiá
斑斕lán
狹隘ài
慰藉jiè
麻痹bì
戕qiāng害
符lù
恢huī弘
練習題:
下列詞語中,字形正確的一項是()
A、狹隘錦緞舟楫傳道授業
B、共震共鳴騏驥青出于藍
C、幻像拓展庸谷鍥而不舍
D、無賦暇想晗彰再接再礪
答案:A
解析:B、共振C、幻象D、遐想
下列對聯與相關場所對應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蕷繁藻潔俎豆祝千秋
②竹韻松濤清自遠風臺月榭悄無言
③殿宇輝煌人杰地靈千古跡神功浩蕩民安物阜萬家春
④近賢門之居容光必照遵海濱而處明德惟馨
A.①祠堂②廟宇③宅第④園林
B.①宅第②廟宇③園林④祠堂
C.①祠堂②園林③廟宇④宅第
D.①宅第②園林③廟宇④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