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敘事一:我和學生有個小秘密
新接到2年級語文實驗班數學,看到那些可愛小不點,我什么都不擔心,就怕他們對數學沒有興趣,因為他們對語文的興趣實在濃厚,七、八歲能洋洋灑灑寫出千字文章,爸爸媽媽懲罰孩子的辦法是不讓他看書,想來都有點害怕!
開學以后,最擔心的事也就出現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對數學的“淡漠”,家長也和我交換意見,怎么才能讓孩子對數學有興趣呢?實在的,面對一群聰明的孩子,怎樣才能讓他們喜歡數學呢?對我真是一個挑戰!
我除了上課盡量使用電教手段,做一些動畫,講一些故事,“放寬”對他們的管教,讓他們慢慢親近我外,我與學生還有一個小秘密。
只要有家長與我交換意見,我就給他們講:“學生對數學的沒有興趣,關鍵在于他們對數學的那份自信的喪失!我們要給予他們自信,他們才會喜歡數學!我打算把考題提前叫一些同學先做一遍” 。有的家長問
我這樣好嗎?我說:“其實,考試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樣讓他們今后學得更好。”接下來的日子里,我要考試的題都會在考前3到5天發布到網上,然后一個一個單獨對“需要自信”的學生說:“我們隔2天要考試,題老師已經發到網上,你去下來做吧!老師只對你一個人講了,千萬別給其他人說。”于是他們都回去認真的做了一次,還有家長幫忙,考試時他們再次輕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評講試卷時,我大大的表揚了一番突飛猛進的同學,那時我分明看到了他們開心的笑容!
有個學生在網上這樣寫到:“昨天,姜老師把試卷發下來了,我看了一下,等級是A ,錯了兩道小問題,分數就說明是95分?99分,我唉聲嘆氣地說:要是得了A 就好了,分數是100,平時上課要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成績會越來越好。啊!這真是我最滿意的數學試卷啊。”還有學生這樣寫:“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們第一節是數學課,姜老師先問:你們是愿意上課還是愿意考試呀?有很多同學都說愿意考試,姜老師一聽,就說:數學書放進書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們一聽,異口同聲地說:耶!數學考試嘍!一會兒,姜老師把試卷發了下來,我們就開始做題了,我做到最后一題的時候,我一看,哈哈!我全會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們都是數學有點“問題”的孩子,看到她們對數學自信的回歸,我心里激動不已。就這樣,班里幾個上期數學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績,上課他們特別的認真,作業雖不算很好,卻能較好的掌握新內容。
真正的單元測查更令我高興,上期班上補考也不及格的A同學也考了84分,他已經成為班上聽課認真、積極舉手的一員了,也成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過我和他的秘密還要進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班主任教育敘事二: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老師不可避免的要經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描繪它。第一是我們學生的情感„„”,因此關注孩子的情感變化是我們所特別需要注意的。
我教學“加減法的簡便算法”一課時,2個教學班我都創設了這樣的情景:在班上選擇了全班公認數學最優秀的和最差的進行口算“比賽”,兩組題目如下:
1、324 198 5968-3999 396 498
2、324 200 5968-4000 400 500
比賽的結果當然是成績差的獲勝,頓時全班學生從疑惑不解到熱情高漲,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意見, “氣憤”比賽的不公平:兩組題中,加減整百、整千當然簡單一些„„課的發展如設計一樣順暢,但是 “比賽”學生的表現卻令我時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靜:2名“優秀”學生都在不發表任何意見的基礎上獨自傷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現大同小異:眼里閃過一絲得意,但是臉上沒有一絲的笑容,他們體現出的“榮辱不驚”令我記憶猶新,那不是許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嗎?
當學生作業時,我立即叫過“優生”,向他進行了簡單的解釋。課后我向學生道歉(老師沒有考慮你的感受),并重點幫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難時,變得更堅強和從容。對差生我問他為什么勝了不高興呢?我表揚了他的進步,鼓勵他繼續努力,那時我看到了他開心的笑容。
反思一:教學應該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數學課程標準解讀》有這樣一段:“作為促進學生一般性發展的數學學習,應該更多關注學習的情感因素。事實上,健康與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于學生非智力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見,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的重要。
本節課的情景創設目的是為了激起全班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差生比優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發現題目特征,理解簡便算法的實質是“湊整”。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對于多數學生而言,課的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當我看到“優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體現出的“榮辱不驚”時,我知道對他們我失敗了,顯然這不是他們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學中應該考慮對差生更多鼓勵,對優生進行挫折教育差生體現出的“榮辱不驚”使我想到了“小學數學教育網”上網友講的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師到農貿市場去買菜,遇到當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發了財的學生,正在賣雞蛋的學生熱情的邀請老師去吃飯,老師說:“賣雞蛋這樣的工作你不覺得難為情嗎?”學生說:“這和當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這個故事主要諷刺老師對待差生教學行為,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正如學生比賽勝了也不敢“聲張”,是啊!我們真的應該給差生更多的陽光,不僅讓他們可以經受挫折,還能正常的沐浴燦爛的陽光,擁有健全的人格。 從另一個層面看:學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師的“關照”。他在無數次的挫折和打擊面前變得堅強,而這種品質將使他終生都會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課,而學習上一帆風順的優生,卻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會在一次不正規的比賽“輸”掉后哭泣不已。有人專門研究過國外293個著名文藝家的傳記,發現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過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的說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難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兒童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營養,對于優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學片斷,教師對自己忽視尊重學生人格的無意識行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動明顯是傾向于優生。在家庭和學校環境中,“優生”幾乎是在“優待”中成長。身上存在害怕困難、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點。事實上,孩子們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師有責任早一點讓他們具有“免疫”能力。讓他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從容不迫,不產生的緊張狀態和消極的情緒反應。
面對挫折能夠從容不迫僅靠說教是無法達到的,兒童必須經歷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師在教育教學中還應注意設計教育環境,不要一味給學生營造一切需求都能輕易得到滿足的教育環境,更不要阻礙他們適當接受困難和挫折磨練的機會。
1、該課例思考的問題有前瞻性。本次課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領域,體現了當代教育對學生情感領域的重視性,本文體現了一線老師對本領域的深刻理解。
2、一個好的教學情景設計,應該在考慮教學的同時,更全面的考慮對學生全面發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尋找差生的閃光點,讓他們回答簡單問題,讓他們重塑自信;同時我們要尋找“優生”的弱點,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班主任教育敘事三: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管理的組織和引導者,對學生的思德修養、學習生活和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頭緒多,事情雜,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沒有愛心、信心和耐心是絕對不行的。因此,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要善于發現和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張強(化名)同學是一個好動、散漫、脾氣倔強的男生,這位看似貌不驚人的學生,卻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個大難題。該生學生成績較差,由于基礎欠缺,所以不管什么文化課他都不肯學、不愿學,上課時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對學習沒有絲毫的興趣;下課和同學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課后不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即使做了,也是胡一下......幾乎每天都有學生向我告狀。不理他的那幾天,他便變本加厲地鬧起來!此時,我覺得無法逃避,只有正視現實,解決好這個問題!于是,我找他多次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做一個遵守校紀校規,認真學習的好學生。每次談話,他表態很好,但在行動上卻沒有一點兒進步,我幾乎對他失去了信心。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真是 “不可雕的朽木”。但我又覺得作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把他管好還會影響整個班集體。我心想:非把你轉化過來不可。
在中學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過于直率,尤其是批評他們的時候太嚴肅而接受不了。有一次我上課,身為他們班主任,學生一般不敢睡覺,他卻旁若無人地趴在桌子上睡覺,這成何體統,當時我心里非常氣憤,但怕影響其他同學上課,所以我就沒在班上批評他,直到下課后我讓他到辦公室里來,雖然心中充滿怒火,但我還是沒有嚴厲批評他,因為我了解到像他這一類的學生脾氣比較倔強,說得過重反而適得其反。我問他今天是否身體不舒服還是其他原因要這樣做,并談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及人與人應互相尊重„„他可能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態度不是很強硬。
談心、聊天,這是做學生工作一些基本的方法,也是班級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經過觀察,我發現他的一些愛好特點,例如喜歡上網、喜歡打羽毛球等。于是我積極走進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心理世界,從全方位對他關心,并積極引導他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做一名好學生。在路上遇到他,我會有意識地先向他問好;只要他的學習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生病時我主動關心他。久而久之,他也逐漸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好”,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學習成績有了質的變化。
通過半學期的努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不僅工整也能按時上交,各科測試成績都有明顯的進步,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師都夸獎起他。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學生最容易親近的人。學生有被認可的需要和被肯定的需要,他們在意家長對他們的看法,在意同學之間的評論,更在意自己閃光點是否得到了班主任的認可。至今我仍深深記得我校的一位老教師說過的一句話“表揚要點名,批評不點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班主任工作,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才能進行互動式的交流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