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孝心少年事跡材料范文一
李淑萍,女,2001年7月出生,延安市黃龍縣白馬灘鎮初級中學學生
在她小的時候爸爸就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就只有媽媽、她和弟弟生活在一起,她從未有過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亂花零用錢。記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受傷了,連端茶倒水都很困難,是她把飯菜端到她面前,吃完后,還幫著收拾。
上小學時,她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提水,做飯等。上了初中后,她只能在節假日幫家人分擔家務。通常到家時,媽媽還在地里干活,或在給別人家幫工。她就先做作業,然后做飯。在家期間,她幫父母劈柴,做飯,照看弟弟,忙個不停,盡力幫助父母分擔家務。
班上有幾個同學成績比較差,產生了厭學的情緒。當她發現后,就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幫助他們,并耐心、認真的給他們講解,與他們共同探討學習方法,同時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在她的帶動下這些同學的學習有了進步,同時也對學習有了新的興趣,與此同時她們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家里,她有一份孝心,聽話、懂事,關注親人的冷暖2017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2017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對待鄰里,文明禮貌、與人為善,休息時間絕不會制造噪音影響鄰里的休息,深得鄰里喜愛。在學校,對于困難同學,她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因此同學有了困難總喜歡找她幫忙,她總是樂呵呵地,有求必應。
2017孝心少年事跡材料范文二
覃瀛,女,2000年4月出生,漢中市西鄉縣五中學生
覃瀛的家在農村,父母也都是農民。父親去年患了重病,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母親肩上,雙休日回家時她總會盡力幫她分擔,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因病情嚴重整天難過傷心,她努力開導關心父親。現實是殘酷的,后來父親去世了。
在父親去世后,母親辛勤勞動供她和弟弟上學
每周放學回家,她都幫母親去農田干活,鋤草,送飯,不忘認真完成作業,有時還輔導弟弟寫作業。因農活繁重,母親也病倒了,她帶母親到縣城看病及時治療,雖不放心母親,仍然堅持回校讀書,周末用零花錢買了一些母親愛吃的東西帶回家。
父親生前也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好好上學,將來考個好大學,出人頭地。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后,她又恢復了原來的學習狀態,步入了正常的學習軌道。雖然經歷了這么多事,生活也更艱苦了,但她比以前更堅強了,滿載著老師的鼓勵、同學的友好及親人的期盼。
2017孝心少年事跡材料范文三
文靜的模樣里蘊含著堅毅的性格,舉手投足間透露著靈動的氣質。這就是她,一個活潑開朗、陽光自信、聰慧善良、樂于助人的女孩-----金塔縣南關小學五年級四班同學裴。
她主動交流溝通,在家做父母的開心果。
父母經常教育她,從小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好孩子,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把裴培養成了一個有愛心的人。在爺爺奶奶眼里,她還是個孩子,可是她像大人一樣關心他們,是個“小大人”。裴的爺爺家在農村,每天一放學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爺爺打電話,噓寒問暖,叮囑爺爺按時吃飯,睡覺蓋好被子,不要太辛苦。有時候父母發生口角,她就主動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并講一些開心的事,直到父母“化干戈為玉帛”。每逢婦女節、母親節或者家人、同學的生日,裴都會自制賀卡表示祝賀,有時候大人們都忘了,可是她卻記得清清楚楚,在不經意間給家人帶來歡樂。雙休日在家,裴總是主動承擔拖地、擦桌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見了裴的人都說,這孩子真懂事!
她主動承擔責任,在校做老師的小幫手。
裴同學非常喜歡讀書,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她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自上小學起,每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班干部”。在老師眼里,她處處身先士卒,是老師的好幫手,在同學眼里,她品學兼優,是同學們的好榜樣。無論是哪一位老師,都對她信任有加,無論多么重要的事,只要交給裴去做,老師都很放心。她常說:“當班干部就是為同學們服務的。”裴同學不僅自己學習好,還積極鼓勵、幫助、帶動其他同學一起學習。班里成立了“幫困小組”。裴在班上的人緣還很好,在同學中威信高,同學們都愿意讓她當班干部,老師不在時,能代替老師獨擋一面,認真負責地管理班級,保持良好的學習秩序,真正成了老師的小幫手。
她主動履行義務,在社會做愛心的小使者。裴不僅是班里的班干部,還是學校少先大隊大隊委、升旗手、監督員。看到同學闖紅燈、不走斑馬線時,她會主動制止;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她會主動撿起來放到垃圾箱里。有一次,一位農村來的阿姨把喝完的飲料瓶隨手扔在了路邊,裴走過去,把飲料瓶撿起來扔在了垃圾箱里,那位阿姨看到她的舉動,非常不好意思。作為社會的一員,她自覺踐行道德規范,自覺履行公民義務。雖然她的年紀還小,但她關心公益,深切同情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
裴是一個平凡的少年,她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沒有叱詫風云的豐功偉績,但她始終把濃濃的愛獻給他人,用心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現在的她,依然在默默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