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墻意識”,植根北京西城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的紅墻意識對照檢查材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師的紅墻意識對照檢查材料【篇一】
近日,互聯網上有關北京市西城區踐行“紅墻意識”、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消息非常搶眼。作為首都市民,對此項信息非常關心與關注。報道說,金色琉璃、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紅墻,一側連接著中央黨政機關,一側連接著地區干部群眾??地處中央政治中心、首都功能核心區,生活和工作在北京西城區的人們,都有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要維護好這一抹最特別的紅。
據報道,從1999年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正式提出“紅墻意識”概念,到西城區委將“紅墻意識”上升為全區工作指導思想,伴隨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開展和常態化,西城區不斷豐富和深化“紅墻意識”的內涵。同時將“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作為西城區踐行“紅墻意識”的時代注腳,也成為西城區將“兩學一做”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深化拓展的抓手。通過學習和實踐過程證明,“長期以來,西城人形成了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的優良傳統,‘紅墻意識’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通過深入地學習我了解到,區委宣傳部的馬克思主義經典品讀、區委黨校的“習語精讀”、區紀委的“紅蓮”講堂、西長安街街道的紅墻讀書會、實美職業學校的“每月一黨課”、金融街街道的全國首個社區廉潔教育基地……西城區各級黨組織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創新學習載體,探索方法途徑,搭建多元化學習平臺,打造出一批學習品牌,保證學習教育全員覆蓋。
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對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西城則將學習由“軟任務”變成“硬約束”。西城區特別把學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同區域科學治理結合起來,特別是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高城市發展水平、保障好民生等重大問題上,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幾年來西城區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開展調研累計700多次,其中下到基層調研比例超過70%,完成重點課題并已轉化為工作成果50余篇,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我還了解到,西城區堅持責任擔當,在區內棚戶區改造把黨支部建在項目上,在西城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棚改,總占地面積約29.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總戶數近5600戶的項目上,黨員每天挨家挨戶做工作,耐心講解政策;棚改區全體黨員帶頭簽約,不當“釘子戶”。在3個月的協議預簽期內,白紙坊地區重點棚戶區改造的兩個項目簽約率均超過97%,黨組織真正成為了民生工程一線的主心骨。今年初,西長安街道和平門地下空間清理騰退工作啟動,和平門小區8棟居民樓地下空間剩余9200平方米違規使用房屋徹底騰退,違規出租一去不返。
此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下,位于西城區中國北方服裝市場風向標之稱的“動批”,首個撤牌的“韓國城”天皓成服裝批發市場已經變成“寶藍金融創新中心”。不少商戶已經疏解到天津、滄州、石家莊、廊坊等周邊地區。“騰籠換鳥”的升級改造,讓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更加優化。實踐證明,通過踐行“紅墻意識”、推進“兩學一做”,讓西城區在深化學習和努力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身為首都市民,令我深深感受到了筑牢“紅墻意識”,堅持“兩學一做”經驗之寶貴。同時,也更加堅定了首都市民通過不懈努力,必將迎來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心!
教師的紅墻意識對照檢查材料【篇二】
堅持對黨絕對忠誠,是“紅墻意識”的首要內涵。“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西城區始終堅持強化理論武裝,夯實“學”的基礎,采取領導干部示范帶動、保證學習教育全覆蓋、大力培養樹立先進典型,幫助黨員干部“補鈣壯骨”,不斷提高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和政治品質。西城區各級領導班子把強化“紅墻意識”作為學習教育的根本任務,精心研究制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緊緊圍繞“建設什么樣的西城,怎樣建設西城”這個重大問題認真開展學習,給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做出了榜樣示范,帶動了全區學習教育的深入扎實開展。針對學習教育中層級多、領域廣的實際情況,不同崗位黨員學習需求不同的實際特點,西城區堅持區分層次突出重點,在機關、企業、學校中間打造了一批品牌,實現學習教育全覆蓋的同時,注重體現差別。
西城區在全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把握“做”的關鍵,以“紅墻意識”教育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嚴格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推動西城區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中敢擔當、敢負責、敢作為,做表率、當先鋒。西城區堅持把追求卓越服務和實現一流服務作為“紅墻意識”的重要內涵,深化“服務先鋒工程”,促進廣大黨員能銘記黨員身份,積極履職盡責,并結合“紅墻意識”,制訂了“四個認同”的標準,以贏得群眾的工作認同、干部認同、組織認同和思想認同為組織建設是否到位的最終衡量標準。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強調知行合一,學和做的目的,都是緊扣中心工作,核心還是落實到解決突出問題的行動上。去年年底,西城區召開了第十二次黨代會,深刻分析和把握區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明確提出深入推進科學治理、全面提升發展品質,扎實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向精細縱深展開。全區黨員干部不斷強化“紅墻意識”,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強化問題導向,聚焦“改”的重點,用敢于擔當、善于擔當、勇于擔當的精神,全面提升地區發展品質。今年以來,結合貫徹落實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西城區啟動了“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開展背街小巷整治,實施推進街區治理,逐步深入向城市管理精細化目標邁進。
教師的紅墻意識對照檢查材料【篇三】
踐行“紅墻意識”,促進“兩學一做”常態化。被西城區區委書記盧映川概括為“對黨的絕對忠誠、自覺的責任擔當以及工作中的首善標準”的“紅墻意識”,在經過西城區黨員干部群眾多年的工作時間探索之后,成為全區黨員牢固樹立是個意識的具體體現、衡量黨員是否合格的一把尺子、全區的集體意識和自覺行動。
一邊是中央黨政機關,一邊是地區的干部群眾,可以真正的用“皇城”來形容的西城區,與朝陽、海淀、豐臺以及其他遠郊區縣有所不同。地處中央政治中心、首都功能核心區的西城區,生活其中的人在有一種特別的自豪感、可以自詡為生活在首都的心臟的同時,更多責任感、更多壓力產生于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紅墻。
地處中央政治中心、皇城根下生活,絕對忠誠意味著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捍衛紅墻所代表的黨中央。離黨中央最近、日常生活在首都功能核心區,忠誠與否,除了與其他地區黨員一樣成為判斷黨性是否堅強之外,更關系著首都的安穩。更高的政治要求、政治素養、政治覺悟,成為對地處中央政治中心、首都功能核心區的西城區黨員的要求。絕對忠誠,不負紅墻之紅、心中始終跳動著紅色的火焰,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自覺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成為“紅墻意識”的內涵的同時,更是做合格黨員的前提和基礎。
“紅墻”之下、首都功能核心區,即是自豪、榮譽,更是責任、擔當。對西城區來說,事兒無小事兒。可能在其他區、其他地方算不上事兒的事兒,在西城區就成了大事兒,畢竟首都功能核心區,全國矚目、世界矚目。一言一行不僅僅代表西城區、北京,更代表中國,成為世界看中國的一個重要區域,決定了生活在西城區的黨員、群眾應該具備更大的責任和更多的擔當。白紙坊棚戶區改造、總占地面積29.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總戶數近5600戶,棚改區全體黨員帶頭簽約、不當“釘子戶”的背后,折射“紅墻”之下的黨員、群眾的責任擔當。大柵欄地區最大面積的單體違法建筑被拆除、展覽路五天進行四場拆違工程、新街口啟動全市最大平房保護區??西四北平房保護區的整治等難啃的硬骨頭被啃下的后面,沒有點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敢于動真碰硬恐怕只能永遠成為“老大難”問題。自覺的責任擔當,推動各項工作開展的同時,也讓“紅墻意識”推動“兩學一做”深入開展有了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