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要有上上下下各部門的通力協作和經濟發展向上的良好氛圍,年年必須接受考核、修訂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地上臺階。下面是三講話一通報書面檢查材料,快來圍觀吧。
三講話一通報書面檢查材料【篇一】
中國目前的貧困線標準是人均年收入2300元以下,目前全國尚有7000萬人口處在貧困線下,要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中國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許多老百姓就業崗位受到沖擊,收入增幅明顯下降的情況下,用5年時間讓7000萬貧困人口反向脫貧確實是十分艱巨的任務,筆者認為要打好這場艱苦的攻堅戰必須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通過大刀闊斧地改革努力調節社會各階層的收入分配(造成貧困固有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但也與社會上存在一個人能輕松吃掉幾百、上千人的口糧,在資本市場上少數利益集團能夠興風作浪,無顧及地拆整個社會"皮夾子"有關,要脫除貧困,攻堅戰得首先攻掉這些山頭),以促進居民住房面積標準升級為抓手(筆者測算如果中國近4億家庭戶均增加住房面積50個平方,拉動上下游各行業的經濟總量蛋糕約80萬億,房地產仍是今后中國經濟最大的增長級,發展中一是用稅收杠桿對開發商的超額利潤進行限制,不允許房價過快上漲;二是不再蓋已經過剩的小戶型住房,逐步拆舊房蓋大房,滾動有序發展;三是政府暫時取消二手房的交易契稅,政策上鼓勵人們買大房,按照中國的土地國情,房地產的發展目標是城市人口中的30%中高收入家庭都能住上200平方左右的聯排別墅以上的住房,50%工薪階層能夠住上160平方的寬大公寓房,相當多的家庭在郊區、風景區有第二套度假房,廣大農民都有自家的四合院),帶動幾十個行業的良性運轉,用全民大消費來逐步化解產能過剩,提高供需平衡點,改變經濟的不斷降溫,只有享受型消費和生產型消費興旺了、傳統制造業和新興產業共同振興了,經濟才能反身向上,才能為7000萬貧困人口脫貧提供發展的機會;
二、搞好不同地區的產業轉移和經濟的梯度發展,在東部地區利用好改革開放賺取的第一桶金、完備的基礎設施、完整的產業集群和龐大的生產產能,進一步吸引外資和全球一流的人才,幫助中國攻關核心技術,促進創新驅動,讓大多數產業邁向中高端;在不發達的中西部地區,承接好傳統制造業的轉移,利用現代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保持對新興經濟體在傳統制造業上的競爭優勢,只有中西部地區工業化了,跟上發展的步伐了,城市的工薪階層收入水平提高了,農村富裕勞動力找到了新的就業崗位了,永久脫貧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三、貧困地區各有差異,要認真分析貧困的原因,對癥下藥,利用比較優勢發展當地經濟,對自然資源稟賦太差,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地區,果斷地進行移民搬遷;
四、中國的許多貧困地區多是無污染、原生態的環境,旅游資源豐富,要針對國家面臨老齡化、旅游需求旺盛的趨勢,吸引社會資本將資金投向貧困地區的旅游產業,完善交通設施和住宿環境、開展農家樂、休閑療養、健身等旅游項目;
五、貧困地區要在這么短的時期脫貧,必須提供各項優惠政策,吸引各路資金來貧困地區尋找機會,投資強度必須大。政府要制定政策,打通城鄉管路,鼓勵城市人口到貧困地區承包經營土地,發展副業,用城市人的先進理念做示范,帶動貧困人口致富;
六、國務院扶貧辦創刊扶貧雜志和網站,介紹各地的扶貧政策、推薦扶貧發展項目、交流扶貧經驗、傳遞需求信息和前瞻性地為貧困地區的投資、生產提供咨詢,減少決策失誤;
七.貧困地區的政府官員是解決脫貧問題的第一責任人,要組建精干的隊伍、立下軍令狀,深入貧困地區駐村,一幫一地為貧困家庭做好服務,真抓實干;要引進項目和資金,用科技作為發展的推動力,努力提高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產出率;
八、脫貧工作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能讓責任人簽了脫貧責任狀后五年之后干等結果,脫貧要有上上下下各部門的通力協作和經濟發展向上的良好氛圍,年年必須接受考核、修訂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地上臺階,過程中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浮夸,脫貧的真實效果如何應當由貧困地區的老百姓來打分。
三講話一通報書面檢查材料【篇二】
本該是為人民群眾帶來希望的扶貧工作卻因為走過場似的“觀光床”這樣的事寒了百姓心。身負扶貧工作任務的駐村干部是國家扶貧方針政策的宣傳者,是銜接幫扶單位和幫扶對象的重要環節。駐村干部在幫扶措施的實施、扶貧資金的監管和使用、幫扶對象的發展意向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群眾滿懷期待熱情地騰屋搭床,扶貧的駐村干部卻遲遲不來,為群眾踏實辦事的誠意便一寸寸流失。扶貧駐村干部不到村往往扶貧政策難到村,幫扶工作也難見成效。若由村委會接管扶貧工作,扶貧的思路方法局限于基礎建設,把有限的扶貧資金均分給全村,貧困戶得不到真正實惠;扶貧項目開展過程中,資金的使用也缺乏監管。貧困戶對國家扶貧政策不理解,產生懷疑都會嚴重影響到黨和政府在基層的形象。
群眾心中有桿秤,做事只有做到百姓心坎里去才能稱得上實事,只有“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才是群眾期待的干部好作風。
杜絕類似“觀光床”的事,我們的駐村扶貧干部還應該擺正態度,踏踏實實做事,這既是基本要求也是基本準則。只有把人民的脫貧期待當做使命認真履行,不辜負群眾的信任才能讓“駐村干部”成為名副其實的“助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