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義友善,是很好的精神品質。yuwenm小編整理了崇義友善好青年事跡材料,歡迎欣賞與借鑒。
崇義友善好青年事跡材料【篇一】
李xx,男,1980年9月出生于云浮市云城區前鋒鎮,目前是云浮市第一中學的一名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來,他努力完成本職工作之余,還積極參加社會志愿活動,甘于奉獻。
一、任勞任怨,為山區學校英語教學作出貢獻
1999年,李xx被分配到南盛鎮的一所鄉村學校擔任英語教師,學校非常缺乏英語老師,當學校的英語課安排不下時,他主動地接過重擔,負責3個班的英語課(中學英語老師的工作量一般是帶兩個班),他任勞任怨,始終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工作,為學校英語教學作出了貢獻。
二、積極參加社會志愿服務,搭建友誼橋梁
李xx老師努力完成本職工作之余,還積極參加社會志愿活動,甘于奉獻。多次參與我市的石材博覽會外事服務工作,2011年他還參加云浮市外僑局組織的志愿隊支援深圳主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2-志愿外派到東南亞國家支援華文教育。
2012年5月,李xx老師由云浮市教育局和云浮市外事僑務局推薦成為華文外派教師,遠赴菲律賓馬尼剌愛國中學支教。該校是一所粵籍僑胞創立的老牌華校,當初創辦的地點就是在孫中山先生手創的《民號》報社,是菲律賓碩果僅存的粵籍僑校。該校工作和生活環境相當落后,李xx老師不畏艱辛,在短期內迅速適應環境,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他擔任該校畢業班的漢語教學工作,認真負責,加強學生閱讀、寫作方面的訓練,推行中華經典教學,不遺余力。海外中文教學工作的最大問題是學生的中文基礎參差不齊,學生的課堂紀律散漫。為了解決問題他想了很多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后多與學生溝通,拉近和學生的關系,學生的漢語成績逐步提高,培養出了一批中文基本功扎實的好學生,其中有獲得菲律賓全國第二屆“杰立模范學生”榮譽的傅碧玉、黃明璇;班上近半畢業生成功入讀菲律賓各名牌大學,為該校的華文教學交出了一份優秀成績。
他成功牽線搭橋,于2013年幫助菲律賓馬尼剌愛國中學與云浮鄧發紀念中學結為姐妹學校,架起了友誼之橋;初在兩校舉辦了“我為好朋友寫封信”的學生書信通活動,拓寬了學生的國際視野,促進了兩校師生之間的友誼與合作。6月,李xx老師榮獲菲律賓華文學校聯合會頒發的優秀華文教師稱號。
三、關愛學生,樂于助人
李xx老師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一直擔任班主任或級長,他關心每一位學生,學生患病時,他時常親自送醫院,有時為學生墊付醫療費。有一次,一位男生癲癇癥發作,倒在地上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周圍的同學都很害怕,而且一副厭惡的表情。李xx老師立即把發病的學生抱到桌子上,為其清理嘔吐物,并將自己的手帕塞入其上下牙之間,防止舌頭咬傷,待其清醒后,李老師找來衣服給他更換。還耐心教導其他學生遇到事情不要驚慌,同學之間有困難要互相幫助,以喚醒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后來,這位學生再次暈倒時,其他同學都能主動救護,協助清理。
學生鬧矛盾了,李xx老師會盡快給予解決。有一天下了晚自習,他到宿舍巡查,就看到兩個學生正在摩拳擦掌,氣勢洶洶的準備斗毆,他立刻進行勸阻,其中一個學生說:“老師趕緊走開,不然會打到你別怪我。”但是李老師毫無懼色,仍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了很久,學生終于同意和解了,他才放心,后來繼續跟進,圓滿地解決了糾紛。2004年他被評為縣級優秀班主任。
無論是在工作單位還是在鄰里之間,李xx老師常常幫助他人,“別客氣”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2000年的一個周五下午,他在回家途中,發現鄰村的一名小女孩被河水急流沖倒了,向下游推去,李老師發現情況危急,及時把女孩拉上岸,隨后又趟過水流湍急的河流,幫小女孩把自行車搬到了對岸,然后告別回家了,就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他認為,自己所做的不過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幫助別人可以使自己更快樂。
崇義友善好青年事跡材料【篇二】
很多人問過我,為什么做公益?促使我與公益結緣的因素有很多種,但種種原因,可以高度概括為一句話:因為我怕死,所以我要精彩的活著!
2011年4月,我的一位長年在外求學、工作的初中同學因病猝死,他去世后,他的姐姐用他的QQ給同學們發消息,請求同學們多提供些他的照片,多講些他的事情以供家人留作念想。不久之后的7月,又聽聞一位高中同學因病去世。他在臨終前總結自己短暫的一生時,說自己什么也還沒來得及做,就要與這個世界說再見了……同學的離世,讓我感傷生命脆弱的同時,開始反問自己“如果現在就要死去,我給世界留下了什么?”細細一想,我很驚慌,因為我發現以前的我,總會說“等我以后有錢了……”“等我以后有時間了……”這些“等”,讓我的很多想法只存在我的腦子里、嘴巴上;這些“等”,讓我的生活平淡無奇、枯燥無趣!
帶著對過去的審視和對生命的敬畏,我鄭重的告訴自己:從現在起,一定要精彩而有意義的活著,我要為這個世界留下更多的記憶?愛和溫暖。給我啟示的是我的奶奶。在我奶奶病重期間,奶奶的一位鄰居大伯經常去看望她。有一次,他們說起了災荒年的事情。那時,鄰居大伯家里已揭不開鍋,跟著媽媽到處討飯。有一天中午,他們娘兒倆來到我奶奶家,當時我奶奶毫不猶豫的把僅有一碗干飯給了他們娘兒倆。而這碗飯,是要給當時家里的唯一勞力??我爺爺吃的……提及往事,我爺爺、奶奶和這位大伯都淚流滿面。而在一旁的我,深深的被打動,忽然之間,我也明白了,我一直要找的是什么!是愛,是大愛!
知道了答案,就明確了方向。很快,我接觸到了長治的社會公益組織。我利用閑暇時間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在這些公益活動中,我體會到了付出的快樂,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感到正能量滿滿地,看到被自己幫助的人開心地笑,我感到心里暖暖的。公益帶給我的踏實感、愉悅感激發了我最大的熱情和正能量,我腦中開始對公益產生各種想法,這些想法如井噴般一發不可收拾。于是。在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公益朋友交流思想、反復磋商后,我于2月24日,組建了長治小雨點公益QQ群。
長治小雨點公益群成立后,我全身心投入,搜集信息源、聯系活動、實地考察、策劃活動、組織活動、擬寫活動公告、活動總結。每個環節我都會不遺余力的參與其中。全年,在我的積極籌劃組織下,長治小雨點公益群開展扶貧濟困、幫孤助殘、敬老愛幼等各類公益活動共31次,累計捐助29人次,累計捐款42242.1元,捐物約5萬元;城區、郊區、潞城、平順、黎城、沁縣、長治縣都留下了雨點的足跡。小雨點公益群的成員由最初的4人發展到千余人。
為了保障愛心人士的合法權益,使小雨點們有歸屬感,同時促進小雨點公益志愿者隊伍的正規劃、專業化和社會化,12月,我有了注冊協會的想法,12月16日,我開始著手籌備雨點注冊的事兒,而擺在面前最大的難題是如何解決注冊資金,當時面對眾管理的一籌莫展,我個人在朋友的幫助下,籌借來3萬元。錢一到位,我開始馬不停蹄得為注冊奔走……經過整整一個月的努力,2015年1月16日,長治小雨點公益在長治市民政局正式注冊成為長治小雨點公益志愿者協會。
協會的成立,是新的征程的開始,任重而道遠。協會成立后,我更不敢掉以輕心,如何把公益事業做穩、做實、做久,如何讓每個志愿者一如既往的保持對公益的熱情,是我一直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是一個普通的人,在做著最普通的事,在做這些事兒時,也會累、會困惑,其實,從公益的參加者轉換為一個組織者,角色的轉換,曾讓我心懷忐忑,因為對公益而言,我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公益路上遇到的一些困難,也曾讓我心生退意……而每當我委屈的時候,總會有雨點家人們安慰我、鼓勵我。大家的一句“加油”,一句“我們相信你”,一句“我們永遠支持你”,讓我心里溫暖至極;每當我疲憊的時候,閉上眼睛,腦中會浮現出受助者或企盼的眼神,或開心的笑容;耳邊會響起他們飽含真情的“謝謝”聲。大家的支持和信任,成為我公益路上前進的最大動力!
公益之路,并非坦途,心中有愛,就不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