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分別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那么為什么要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呢?一起來探討吧。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已通過對中國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稿。連日來,引起轟動效應的,是*會上未作特別說明、與會者未展開討論的"普遍二孩"提議。恐令領導層始料未及,即所謂"問題導向"的表現,當其熱度降溫后,十三五"建議"稿的"目標導向",將回到焦點。
五年前*關于"十二五"規劃的"建議"稿,著重提出的"五個堅持"是堅持經濟結構調整,堅持科技進步和創新,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堅持改革開放。而今次由*主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五個堅持"變身"五大發展",即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與"十二五"規劃建議的"五個堅持",重在確定"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不同,今次"五大發展",則如*作"建議"稿說明時所言,提出并闡述"五個堅持"發展理念,是關系中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而這些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然而,中共因何要在今次五年規劃起草之際,提出這五大發展理念?
因何要把創新升上發展理念之首?因何提開放而未提改革?何為共享?又如何協調?外間會有諸多疑惑不解。按北京智囊圈中的說法,"五大發展"單獨均易理解,對其組合而成的釋疑解惑,則要把握中國制定"十三五"規劃的三大背景。
第一大背景,叫"天花板困境",意思是說,中國持續30年的高速發展,實際上也是粗放式的發展,不僅如過去所言進入"樽頸"地帶,實際上已觸摸到了天花板。之前智囊曾建言,要以"全面改革"來破局,以"新改革紅利"來推進,實際上改革也撞到"天花板"。這才發現,要靠"創新"。
中共領導層要在"十三五"期間,為中國找尋新的出路,目前找到的出路,就是創新。更進一步講,是創新驅動。也可以說,過去的改革,是"不破不立",現在的創新,是"無中生有"。而這回的創新,不止是原來說的科技創新,或總理李克強所提的"萬眾創新",而是包括技術、機制、模式、發展方式的全方位創新。當然,最重要也最難的是制度創新,要創出的是"新發展動能"。
第二大背景,叫"陷阱危局"。這個陷阱就是經濟學所講的"中等收入陷阱"。今次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稿的起草過程,較為風平浪靜,唯一有爭議的,正是有沒有"陷阱危局",如有此危局,又如何繞行甚至跨越而過。
由*財經領導小組牽頭起草的這份建議稿,一大特點就是直面"陷阱危局",看到中國經濟增長有被原有增長機制鎖定、人均國民收入難以由中等收入升上中高等收入,以及有可能進入經濟增長徘徊期的危險,所謂居安思危,在未來五年做好"跨越陷阱"的安排。而"五大發展"理念,幾乎個個與"跨越"動作關連,特別是創新和開放。
還有一大背景,就是今次制定五年規劃,不僅有特別的國內小氣候,還有完全不同的國際大環境。當前全球格局正發生急速變化,而且出現深度調整。一方面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地位和影響力提升,令中國對全球發展格局有重大影響,另一方面全球格局的變化,又更全面地制約中國的發展。
對此,*在起草"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稿時,特別要求要"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主動適應和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又從全球經濟聯系中進行謀劃"。在這層意義上,謀劃中國發展的"五大發展"理念,每項都對應著全球格局的變化,難怪有接近起草班子中人說,今次制定的是"首個國際化的五年規劃"。
還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十三五"規劃的制定,是*就任最高*之后,首次主持制定國家的五年發展大計。規劃對國家來說是發展藍圖,對政治領袖來說是治理理念。由*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為先,就是*建構其治國理念的核心,由之必將生發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中央提出“五大理念”正當其時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承載著全國上下對到“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熱切期盼,29日一經公布立即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和強烈反響。
各地干部群眾表示,全會通過了“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為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緊密地*同志為,把全會確定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共同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
讓廣大群眾有獲得感
干部群眾普遍認為,公報中既有目標要求,又有路徑指引,既有指導思想,又有具體措施,高屋建瓴,內容豐富,兼具理論性和操作性,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注意到,全會在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強調發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胡怡建認為,這預示著,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國家將更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以及經濟同環境、社會的和諧相處問題。
“我感到,‘十三五’規劃建議從本質上是為了讓廣大群眾有一種獲得感。隨著規劃綱要的正式出臺和實施,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一定會不斷提升,一定能夠不斷凝聚起廣大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創新美好生活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如期實現!焙邶埥”卑彩邪l展和改革局副局長董德寶說。
必須樹立新的發展理念
公報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這將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兆安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要抓住機遇,化解風險,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必須樹立新的發展理念,中央提出“五大理念”,正當其時。
創新發展理念,讓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汝捷看到了國家進步的力量:“如果不是擁有300多項專利技術,我們企業就走不到今天。一家企業想要走得遠走得好,關鍵是要有源源不斷的創新驅動力;一個國家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綠色發展理念,讓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含浦街道經濟發展辦主任黃立剛看到了地區發展的方向:“政策利好,農村大有可為。我們將根據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村生態休閑旅游業,既要綠水青山,又要農民增收!
藍圖已經繪就,關鍵要靠落實。公報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就是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把建議確定的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