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為范仲淹、唐寅、馮夢龍、文徵明、范成大、金圣嘆、顧炎武、沈周、張旭、葉圣陶,具體名單見下文。
一、蘇州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01、范仲淹
范仲淹,蘇州范家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他在蘇州創設學府,創辦府學,使蘇州一直保持著文風鼎盛的“狀元文化”。
02、唐寅
唐寅是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被譽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他玩世不恭而又才華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
03、馮夢龍
馮夢龍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他以他獨特的文學創作風格和對社會現象的獨到見解而聞名。
04、文徵明
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他以山水、蘭竹、人物、花卉等為題材,作品風格獨特,被稱為“四絕”,即詩、文、書、畫無一不精。
05、范成大
范成大是南宋時期的名臣和文學家,他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有《石湖集》《攬轡錄》《吳船錄》等著作傳世。
06、金圣嘆
金圣嘆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家和文學批評家,他以才子自居,狂放不羈的個性著稱。
07、顧炎武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清初三大啟蒙思想家。
08、沈周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畫家,他擅長畫山水,并且兼學宋元,能夠融會變化,自成風格。沈周的畫作風格獨特,他的筆墨深得人心,作品中常常體現出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和深入理解。
09、張旭
張旭是唐代的一位書法家,擅長草書,與李白、裴旻并稱為“三絕”。他的書法以草書為主,喜歡飲酒,被稱為“張顛”。
10、葉圣陶
葉圣陶是中國的著名教育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他致力于推廣現代漢語,編寫了多個使用白話文的雜志和報紙,大大方便了記者和讀者的閱讀。
11、祝允明
祝允明是明代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吸取了唐虞世南、元趙孟頫等書法之長,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狂草,被譽為“明朝第一”。他的作品《祝枝山字帖》被譽為“明朝第一”。
12、費孝通
費孝通是蘇州最有名的歷史名人之一,他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蘇州最有名的歷史名人之一。
13、孫武
蘇州是中國古代歷史名城,也是孫武的故鄉和功成名就之地。孫武是春秋時期的軍事思想家和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
14、張僧繇
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的著名畫家,他擅長人物和佛教畫,所繪佛像獨具樣式,被稱為“張家樣”。他的繪畫風格獨特,擅長畫龍,被稱為“畫龍點睛,破壁飛去”的故事。
15、陸探微
陸探微是南朝劉宋時期最杰出的畫家,他擅長人物畫,畫過帝王和當代功臣,也畫有一些風俗畫和佛教圖像。他在繪畫上的創新和獨創使得他成為了江南地區最早的杰出畫家之一。
16、陸遜
陸遜是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他憑借深謀遠慮、忠誠耿直的特點,在222年逝世。
17、陸機
陸機是兩晉時期的一位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他曾任平原內史,被稱為“陸平原”,與弟陸云合稱“二陸”。他擅長寫詩賦和散文,是古代駢文先河的開創者。
18、李玉
李玉(1591—1671;一說1596—1676),字玄玉,一作元玉,號蘇門嘯侶,又號一笠庵主人。吳縣人。明末清初著名戲曲作家,為“吳縣派”戲曲作家領袖。
19、顧頡剛
顧頡剛是蘇州人,他是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他編纂的《古史辯》受到了史學界的轟動,為整理出版這兩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巨著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20、沈德潛
沈德潛(1673年12月24日—1769年10月6日)是清代大臣、詩人、著名學者。他出生于蘇州府長洲,才華橫溢,被譽為“江南老名士”。
二、蘇州歷史沿革
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后,下設13個鎮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設東、南、西、北、中5個區公所;1950年5月各區公所撤銷,由公安部門接管。1951年11月初經蘇南人民行政公署批準,市政府決定按原區公所轄區建立東、南、西、北、中5個區。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1)蘇州市為省轄市。(2)設立蘇州專區。蘇州專區轄常熟市和常熟、吳縣、吳江、太倉、昆山、無錫、宜興、江陰、太湖辦事處(相當于縣)1市8縣1處,專署駐蘇州市。(3)設立松江專區。松江專區轄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嘉定、川沙、松江、寶山、嵊泗、上海10縣,專署駐松江。同年,太湖辦事處改為震澤縣,蘇州專區轄1市9縣。同年6月26日,嵊泗縣劃歸浙江省領導。1954年,常熟市改為省直轄市,并仍接受蘇州專署督導。1956年,將宜興縣劃歸鎮江專區,原轄鎮江專區的武進縣劃入蘇州專區,轄9縣。
1958年8月25日,原由省直轄的蘇州市劃歸蘇州專區領導;撤銷常熟市,并入常熟縣。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武進縣劃歸常州專區。4月8日,撤銷松江專區,所屬的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6縣劃入蘇州專區。4月12日,原江蘇省松江專區管轄的嘉定、寶山、上海3縣劃歸上海市管轄。11月21日,川沙、青浦、南匯、松江、奉賢、金山6縣,劃歸上海市管轄。蘇州專區轄1市7縣。
1960年,撤銷震澤縣,并入吳縣。1961年,設立沙洲縣(駐楊舍鎮)。1962年,蘇州市改為省轄市;原由無錫市領導的無錫縣劃入蘇州專區,轄8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蘇州地區的常熟、太倉、昆山、吳縣、吳江、沙洲縣劃歸蘇州市領導;常熟縣撤銷,改設常熟市;蘇州市共轄1市5縣4區(平江、金閶、滄浪和郊區)。1986年9月起,經國務院批準,先后撤銷沙洲、昆山、吳江、太倉(1993年)4縣,改設張家港、昆山、吳江、太倉4市。蘇州市共轄5市1縣4區。1993年,蘇州被國務院批準為“較大的市”。
1994年調整市區行政區劃:將蘇州市郊區的婁葑鄉,吳縣的跨塘、斜塘、唯亭、勝浦四個鎮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將吳縣的楓橋鎮及木瀆鎮的興隆、新升、明星、石城四個村和郊區橫塘鄉所轄的永和、獅山、何山、曙光、星火、落星、黃山七個村劃歸蘇州市管轄,由新區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1995年撤銷吳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吳縣市。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蘇州市總人口67922393人。其中:滄浪區313521人、平江區417064人、金閶區387882人、虎丘區226242人、常熟市1239637人、張家港市957223人、昆山市750074人、吳江市857104人、太倉市515063人、吳縣市1128429人。
2000年1月5日,國務院批準將蘇州市郊區更名為虎丘區(于9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2001年2月28日正式實施);吳中區轄原縣級吳縣市的長橋、胥口、木瀆、橫涇、浦莊、渡村、東山、西山、藏書、光福、鎮湖、東渚、甪直、車坊、郭巷1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長橋鎮;相城區轄原縣級吳縣市和陸慕、蠡口、黃橋、渭塘、太平、湘城、陽澄湖、北橋、黃埭、東橋、望亭、通安1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陸慕鎮。行政區劃調整后,蘇州市轄張家港、常熟、太倉、昆山、吳江5個縣級市和平江、滄浪、金閶、虎丘、吳中、相城6個區,市區面積擴大到1730平方千米,人口205.9萬人。
2002年7月,將相城區通安鎮、吳中區東渚鎮、蘇州新區代管的楓橋鎮、獅山街道等劃歸虎丘區,虎丘區白洋灣街道、虎丘鎮十字洋河以西部分、橫塘鎮的新興、虹橋2村劃歸金閶區,虎丘區虎丘鎮十字洋河以東7個村、金閶區的金門、桃塢2個街道以及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東環路以西3個居委會劃歸平江區,虎丘區橫塘鎮京杭大運河以西的6個村和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東環路以西的2個居委會劃歸滄浪區。蘇州新區管委會更名為蘇州高新區管委會,與虎丘區人民政府合署辦公。
2002年末,全市共有121個鎮、25個街道,2305個行政村、811個居委會,35111個村民小組,面積8488.42平方千米。其中,市轄區共有25個街道、33個鎮,349個居委會、715個村委會,9340個村民小組,面積1649.72平方千米:滄浪區共有8個街道,74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44個村民小組;平江區共有9個街道,47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60個村民小組;金閶區共有7個街道、1個鎮,47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151個村民小組;吳中區共有13個鎮,114個居委會、268個村委會,3413個村民小組:相城區共有10個鎮,26個居委會、227個村委會,2973個村民小組:虎丘區共有1個街道、5個鎮,14個居委會、127個村委會,1460個村民小組;工業園區共有4個鎮,27個居委會、65個村委會,1239個村民小組。常熟市共有24個鎮,176個居委會、406個村委會,6737個村民小組,面積1094平方千米;張家港市共有19個鎮,88個居委會、351個村委會,5279個村民小組,面積772.4平方千米;昆山市共有15個鎮,93個居委會、211個村委會,4170個村民小組,面積864.9平方千米;吳江市共有18個鎮,49個居委會、397個村委會,5663個村民小組,面積1092.9平方千米;太倉市共有12個鎮,56個居委會、225個村委會,3922個村民小組,面積620平方千米。(全市土地面積中含太湖、陽澄湖、淀山湖等大型湖泊水域面積,5個縣級市土地面積中未包括)
2003年,蘇州市鄉鎮街道調整情況:常熟市撤銷淼泉鎮、白茆鎮并入古里鎮,撤銷東張鎮并入新港鎮,撤銷任陽鎮、何市鎮并入支塘鎮,撤銷徐市鎮并入董浜鎮,撤銷楊園鎮并入辛莊鎮,撤銷唐市鎮并入沙家浜鎮,王莊鎮與冶塘鎮合并設立王莊鎮,撤銷張橋鎮并入練塘鎮,撤銷謝橋鎮、莫城鎮并入虞山鎮;張家港市撤銷三興鎮并入錦豐鎮,撤銷東萊鎮并入楊舍鎮、錦豐鎮管轄,撤銷晨陽鎮并入楊舍鎮、大新鎮、金港鎮,港區、后塍、德積3個鎮及原晨陽鎮部分區域合并設立金港鎮,撤銷妙橋鎮、鹿苑鎮并入塘橋鎮,撤銷合興鎮并入錦豐鎮,撤銷兆豐鎮并入樂余鎮,撤銷西張鎮、港口鎮并入鳳凰鎮,將樂余鎮的東華、東勝、東紅3個村劃歸南豐鎮管轄;太倉市撤銷歸莊鎮、岳王鎮并入沙溪鎮,撤銷鹿河鎮并入璜涇鎮,撤銷瀏家港鎮、金浪鎮并入浮橋鎮;吳江市撤銷南麻鎮并入盛澤鎮,撤銷菀坪鎮并入橫扇鎮,撤銷廟港鎮并入七都鎮,撤銷八都鎮并入震澤鎮,撤銷銅羅鎮并入桃源鎮,撤銷金家壩鎮并入蘆墟鎮,撤銷北厙鎮并入黎里鎮,撤銷梅堰鎮并入平望鎮;昆山市撤銷正儀鎮并入玉山鎮、巴城鎮,撤銷陸楊鎮并入玉山鎮、周市鎮,撤銷蓬朗鎮并入花橋鎮,撤銷石牌鎮并入巴城鎮,撤銷石浦鎮并入千燈鎮;相城區撤銷元和鎮、黃橋鎮、太平鎮,設立元和街道、太平街道,湘城鎮與陽澄湖鎮合并設立陽澄湖鎮;金閶區撤銷虎丘鎮設立虎丘街道;虎丘區撤銷橫塘鎮設立橫塘街道,撤銷楓橋鎮設立楓橋街道;蘇州工業園區跨塘鎮臨湖村劃歸婁葑鎮管轄。
2005年,蘇州工業園區撤銷跨塘鎮并入唯亭鎮。2005年末,蘇州市共有31個街道、64個鎮。2006年,相城區撤銷北橋鎮設立北橋街道;吳江市撤銷蘆墟鎮、黎里鎮合并設立汾湖鎮。2006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809.86萬人;戶籍總人口616.0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30.15萬人。截至2007年4月4日,全市共有32個街道、61個鎮。2008,將相城區黃埭鎮部分區域劃歸北橋街道管理。
2012年,《國務院關于同意江蘇省調整蘇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2]102號):一、撤銷蘇州市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設立蘇州市姑蘇區,以原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的行政區域為姑蘇區的行政區域。姑蘇區人民政府駐蘇錦街道平川路510號。二、撤銷縣級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以原縣級吳江市的行政區域為吳江區的行政區域。吳江區人民政府駐濱湖街道人民路1000號。調整后,蘇州市轄5個市轄區,代管4個縣級市,即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常熟市、張家港市、昆山市、太倉市。市政府駐姑蘇區彩香街道。
三、蘇州簡介
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之間,東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總面積8657.32平方公里。全市地勢低平,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太湖水面絕大部分在蘇州境內,河流、湖泊、灘涂面積占全市土地面積的34.6%,是著名的江南水鄉。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2021年平均氣溫18.3℃,降水量1318.6毫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然條件優越。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林果等。低洼塘田較多,出產蓮藕、芡實、茭白等水生作物。特產有鴨血糯、白蒜、柑橘、枇杷、板栗、梅子、桂花、碧螺春茶等。長江刀魚、陽澄湖大閘蟹和太湖白魚、銀魚、白蝦等為著名水產品。
蘇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2500多年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以“小橋流水、粉墻黛瓦、史跡名園”為獨特風貌,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881處,其中國家級61處、省級128處。
蘇州是全國重點旅游城市。平江、山塘歷史街區分別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和中國最受歡迎的旅游歷史文化名街。蘇州大市范圍內現有108座園林列入蘇州園林名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虎丘、盤門、靈巖山、天平山、虞山等都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太湖絕大部分景點、景區分布在蘇州境內。